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外公袁承业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4:5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外公袁承业先生

周荣秋


  清末民初东台安丰学者袁公承业是我的外公,虽然在1938年我出生时,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但是经常从父母口中得知老人家在治学和服务社会方面的轶事,内心充满崇敬。

  2022年出版的《江苏文库(研究编).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撰写的词条"袁承业"扼要介绍了袁公生平和主要学术成果,内容如下:

  袁承业,字伯勤,以字行,号厚基,晚号砚寿老人,同治五年(1866)生,东台安丰人。袁承业自幼熟读经史,聪慧明达,长期致力于实用之学。光绪七年(1881),16岁的袁承业往安丰镇上的北火星庙,帮助方丈抄写经文谋生。次年偶得医书一卷,内载医治痨病秘方72种,研读之后,兴趣愈浓,自此攻读医术,越三年,挂牌行医。当时王氏家祠恰好位于北火星庙旁,系王艮讲学的东淘精舍旧址,于是袁承业边行医,边利用串行于乡村,来往于士绅之间的便利,广泛搜集王氏的遗著。

  光绪十七年(1891)适逢王氏辞世350周年,袁承业毅然弃医从儒,一心钻研王艮学说,他将王艮后裔整理的心斋遗著和本人收集的王艮传说、遗著,综合整理,加以注释并认真修订。宣统二年(1910),他纂辑出版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王艮学说遗著《王心斋先生全集》,其中包括《王心斋先生遗集》,分语录、书信、年谱、谱余、疏余五卷,后附《王一庵先生遗集》、《王东崖先生遗集》、《明儒王心斋先生弟子师承表》等,为后人系统研究王艮学说,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地方文献。胡适在向学生推荐国学书目时,将袁承业编辑的《王心斋先生全集》列入其中。袁承业搜集整理编撰的还有《东台文征》、《东台诗征》、《季大来先生遗稿》、《东台茅山小志》等四十余部,袁承业也因此被时人称为"文坛健将》。

  光绪二十年(1894)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建立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着袁承业。1904年,他与东台名医杨葆寅一起,赴上海秘密参加以蔡元培先生为会长的光复会,积极筹划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革命活动。(注一:袁承业先生在此期间,积极向在上海出版发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刊物《国粹学报》投稿并担任编辑。加注者 周荣秋)

  辛亥革命后,杨葆寅自武汉回家乡东台,联络丁立棠、袁承业等反清志士,赴扬州请来革命军光复东台。东台光复后,袁承业被推举为东台县首任督学,并与人合资创办东台师范学堂(后转让给张謇,续办母里师范学校)、东台中学等,被誉为东台引进现代教育第一人。

  东台首任民政长杨葆寅特请黎元洪为其题曰 "澤蔭桑梓"四字,以彰其德。袁承业先后出任省教育总会评议员,省修志局编审员,省通志局采访员,在任通志局采访员期间,测得东台全县土地面积为5125平方里,并绘制出东台建县以来的第一张县域地名实录地图。

  1928年袁承业病逝。

  外公住宅位于安丰镇古南街,现存三进八间,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4日,是袁公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铭记先贤的历史功绩,盐城市、东台市和安丰镇很重视,当天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

  上午十时纪念会在古戏台前广场举行,出席纪念会的有盐城市、东台市、安丰镇的领导人,东台首任民政长杨葆寅先生的曾孙杨悌伟教授,东台市教育局、文化局和一中的负责人,袁公出生地墩头镇领导人,东台和安丰文化界人士以及七十多名袁公后裔。

  我在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袁公具有刻苦治学的进取精神。一生以弘扬泰州学派思想为己任,花了十几年时间,搜集整理编纂的《王心斋先生全集》于1910年出版,共编纂出版先贤遗著和本人著作四十余部。被上海《国粹学报》主编邓实聘为编辑,该刊编撰人中有刘师培、章太炎、王国维、柳亚子等国学大师,这是对他学术水平的肯定。二,袁公具有知行合一的担当精神。他不仅在学术上弘扬王艮的平民思想,在清末民主革命的洪流中,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与杨葆寅、丁立棠、钱乾等反清志士共谋光复东台,当得知满清东台驻军欲洗劫东台时,袁公带领一位青年冒死策马去扬州请来革命军,粉碎了清军阴谋。三,袁公具有服务地方的奉献精神。他担任东台师范学堂筹备主任,创办师范学堂和西溪、安丰高初两等小学堂,让寒门子弟接受教育。他广交张謇、韩国钧、杨葆寅、吉诚等名士,造福桑梓。他于1917年亲自率领民众在风雨中捍卫高宝湖大堤,里下河免遭洪灾。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弘扬传承袁公精神,为建设祖国和家乡奉献力量。

  纪念会后,举行了袁承业故居纪念馆揭牌仪式,由原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盐城工学院院长谷容先同志和东台市政协主席王亦频同志共同揭牌。接着与会人员参观了纪念馆陈列室。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展品,展示了袁公的历史功绩,令人赞叹。

  下午由安丰镇镇长杨小峰同志主持,召开纪念袁公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专程从武汉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杨悌伟教授,他是民国时期东台首任民政长(县首长)杨葆寅的曾孙,有程可石先生、顾礼学先生等东台和安丰文史学者,有袁公侄孙(嗣孙)袁东元、外孙姚家鸣、外曾孙徐健和周振宇等。大家从各个角度缅怀袁公历史功绩,对如何弘扬袁公精神、保护文物积极提出建议。

  我的外公和外婆傅氏育有一子寄淘三女兰贞、甲午、申官,袁申官是我的母亲。舅舅袁寄淘自幼聪慧好学,外公寄予厚望,可惜舅舅在十四岁(1919)因病去世,外公外婆非常伤心。外公将位于安丰太平桥河西的园子淘西别墅改名为袁伯勤生圹,并于园的西北隅建思子塔寄托哀思。思子塔于1922年建成,三层六面锡顶,造型挺拔秀美,在以青砖黛瓦平房为主的年代,思子塔是一座突兀的建筑,为安丰一景。依旧俗,在外婆劝说和操持下,外公娶侧室陈氏夫人,生一女寅生,是我的小姨母。如今,外公的后代已有五代近百人,分布在大江南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效力。

  (写于2023年6月)

  【作者简介】周荣秋,海安人,1938年生。1959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分配在江苏省盐城中学任教,曾任物理教研组组长。1977年到盐城师专任教,历任物理系主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校长,直到师院成立。接着在师院教学督导组工作十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3:11 , Processed in 0.2002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