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袁文化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6:0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23-7-14 16:07 编辑

三袁文化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州市三袁文化协会主席 王福学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检索中国文学史,梳理中国文化,三袁文化当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史》载:“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袁氏兄弟皆为进士,又因宏道与中道先后在北京和南京担任过吏部郎中,“三袁”故里人便美称袁家曰“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不过,“三袁”的名垂青史,并不在于他们都中过进士和在朝廷担任过官职,而是他们共同为晚明文学革新作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公安派”。因此,不光《明史》有载,无论哪一部中国文学史,都用专章加以评介。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称赞“三袁”曰:“伯也稳实,仲也英特,皆天下名士也。”

  三袁文化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袁氏兄弟三人著作等身,且造诣高深,成果斐然。宗道著有诗文22卷,合为《白苏斋类集》;宏道著有洋洋百万余字,有《袁中郎全集》;中道有诗文25卷,合为《珂雪斋集》和一部日记《游居杮录》,也是近百万字。

  与历代文人墨客一样,“三袁”尤喜登山临水。在山水游历中,在四方交友中,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风。而求新创新、不袭陈言、不落旧套,又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明人姚士麟评价宗道诗文就着眼一个“新”字,称之“情情新来,笔笔新赴”“提人新情,换人新眼”。宏道是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个性、最有特色的作家之一。晚明散文家张岱赞曰:“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对于中道的文笔,当代学者钱伯城认为“大都写得色彩绚烂,文情并茂,引人入胜,足以传世”。

  鲁迅先生说:“宏道是一个关心世道的人。”其实袁氏三兄弟都是关心世道的。他们文笔所至,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宗道的《论文》《论大人小人》《论用才》是社会学;宏道的《广庄》、中道的《导庄》是完完全全的哲学。尤其宏道,他的《瓶史》是研究插花艺术的专著,《觞政》则展现出丰富的酒文化知识和高超的品位。

  “三袁”还有大量的书札、传记、评论、序跋、杂说,处处性灵闪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历久弥新,是中国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派”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明中叶以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发生了拟古主义与反拟古主义间的激烈斗争。以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前后七子”一再发起文学复古运动,畅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万历年间,强烈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的则有“以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公安派”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就有各种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模拟古人。宗道通过他的《论文》上下篇系统散发开去,在京城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率先举起打倒王李模拟之风的旗帜,为“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擂响了战鼓。此时在吴县为官的宏道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之策应的问题,于是在《小修诗序》中鲜明地提出了他们的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中道认为,模仿是诗文的大敌,“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反模仿,即是主性灵……

  学界对于“公安派”领袖的评价分别是:宗道是发端和先锋;宏道为主帅,为旗手;中道则起到了不断完善的作用。“其后,王李之风渐息。”(《明史》)

  “公安派”也并非仅指出生于公安县的袁氏三兄弟。“三袁”是公安派的核心人物和代表作家,是“公安派”的代名词,没有“三袁”就没有“公安派”。既为一派,就有众多成员,其重要成员有桃源人江盈科、会稽人陶望龄、南充人黄辉、夷陵人雷思霈等。既已形成流派,且上了国史,“公安派”便不是任何地域之品牌,而是一个高气盖世的国家品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三袁”研究延及海外

  “公安派”文学的创新精神,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打破了拟古主义的陈腐格局,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加之三袁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故历来对于“公安派”及三袁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从未中断,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早已跨越国界。因此,完全可以说,三袁文化属于东方,属于世界。

  在日本,不少人把袁宏道的《瓶史》(1599年著)作为“宏道流”插花艺术的“圣经”。自《瓶史》传到日本后,日本人一直研究不辍。特别是望月义想以中国人的名字开创“宏道流”之后,更是连绵280年而不断。根据历史记录,江户相模地区,大约是现在的神奈川县一带,就有宏道流弟子3000多人。如今“宏道流”已传到八代望月义瑄手中。日本很多茶道花艺馆也立有袁宏道塑像,把袁宏道当作神仙一样供奉并顶礼膜拜。

  法国法汉文哲研究中心主任倪平博士,中国邯郸人,主要从事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他热衷于三袁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著有《袁宏道:文经哲纬——佛家唯识论现象学》等。2007年至2019年,倪平先生先后四次专程探访“三袁”故里,与中国学者交流和畅谈自己研究袁宏道的体会及“公安派”在法国的影响。

  公安“三袁”从显名于世到创立“公安体”和“公安派”,经过了晚明几十年的艰辛历程,又经过四百多年的沉淀、研究、比较与传播,已经在广大学士文人心目中矗立起一座丰碑,并且已然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所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过程中,理应将三袁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纳入其中,打破地域局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平台上,共同享用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来源:学习强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2:58 , Processed in 0.1880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