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宅街的荣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08: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9 编辑

袁宅街的荣耀

作者:李效战

      在开封这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有个袁宅街。上周日从木厂街路过,无意间发现路北大片的拆迁工地上有即将拆除的老建筑,顿生好奇。
                                                    

      这是几栋民国时期的建筑,高大、宽敞,拱形牙券,前有厦檐,檐下是朱色木柱,是被民间称为“明三暗五”的那种豪华式建筑。坐北朝南的正房两栋,东侧厢房一栋。从正房向南走20步则有一残旧的门楼。
    我对古代建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总感觉古建筑里有我想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反正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门没了,门框也没了;窗没了,窗框也没了,只剩下僵硬残败凄凉的豁口。屋内,曾用作顶棚的芦苇秆也散落了一地。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很痛。于是我打电话给汴梁博客圈的伙伴,告诉他们时间、地点和古建筑的危难状况,我甚至希望他们能马上到来,拯救古建筑于水火。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知道即使伙伴们全来,也改变不了这几栋古建筑将覆的命运。              
                        


      

      人都是有地域情感的,你出生在东方,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东方色彩、东方文化,当然也包括这东方建筑。
    围着这些老房一圈一圈地转、一遍一遍地看,看它高高的花脊,看它檐上精美的瓦当和滴水,看它众多的朱色廊柱和石基。
    历史就是历史,它并不因为时间长而霉变,相反,随着时间的延长,它愈发醇香。
    一位老者说,这房子百十年了,拆了实在可惜。我问老者可是这里的住户,他说,他们已在这里住了五辈,他顺手指了指另一栋青砖建筑。
      来到老者所住的建筑,让我惊讶的是老人所住的房子后面,砖头瓦砾下压着一条羊肠小道,且小道已到尽头。我问老者,这条小道叫什么名字,老者说,袁宅街。袁宅街?我来开封20年里第一次听说。以前,我只知道自由路西段和木厂街之间居住着许多住户,根本没想到本不太远的两条街道中间还有一条街,且是一条很有名的历史街道。
    老者说,袁宅街是条老街道了,清代的时候就有了。民国时,袁世凯的妹妹就在这里居住。他指了指已经翻修过的一个院落说,这里就是原来的袁家大院,曾经门楼高大、宅院深深,也正因为此,这条街才叫袁宅街。
    和老者一边谈一边往东走,我们又遇上了几个人,他们和老者是邻里。谈起袁宅街,他们都很兴奋、很自豪。他们说,袁宅街在民国时是条很重要的街道,好多国民党的办公要地都在这里,当时是条“位高权重”的街道。末了,他们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说袁宅街在新中国成立后还被评为河南省卫生先进街道。当时,这条街道别提有多干净了。
      我始终相信“传说都是真理的化身这句话。回来后,我遍查资料,原来,袁宅街还真是这么回事。资料上说:“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从叔袁保恒(清代官员)在此街居住,故名,属祥符县第一隅。”上世纪50年代,袁宅街“曾被评为中南区及河南省、开封市卫生先进街”。
      写此文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寻访那天,几个老者争先恐后诉说袁宅街曾经辉煌的样子,原来他们记住的并不仅仅是袁家的兴盛,还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亲手创下的荣耀。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13 08:5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9 编辑

有机会当去逛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13 09: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9 编辑

有机会当去逛逛
     只怕是“人去楼空”,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09:5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30 编辑

再拆迁,恐怕连街道都不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13 20: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30 编辑

我自小生活在开封,一直到高中毕业才离开。
图中标的这地方是相国寺南面,小巷。记得高中毕业那年,我们几个同学寻开心,就到马道街和自由路交叉口那里聚餐。一顿饭海吃下来,老板说饭钱是10块,天哪,10块啊!咋恁贵?我们几个穷学生顿时傻眼了。这可咋办?把各自兜里的钱都掏出来,也才凑7块多钱。无奈,只得哀求老板高抬贵手啦。大家商量后让我留在饭店当人质,几个同学撒丫子就跑到相国寺南边这条巷子里回家拿了三块钱,才把我从饭店赎回来。
开封至今仍有许多项城袁氏后人。袁甲三住没住过这里,我不清楚,父辈们也没说过。但我知道项城袁氏的确有许多人至今仍住在开封。我和他们也有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13 20:1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30 编辑

袁甲三是项城袁氏第一个做到清廷一品大员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13 20:1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30 编辑

现在的开封,虽然旧貌换新颜,是著名旅游城市,但终究还是经济欠发达,不富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13 20:4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31 编辑

史料记载,袁甲三1825年中进士,而后屡屡升迁,声腾中外。
袁甲三长子袁保恒,道光三十年进士,后以编修从父军中,曾佐李鸿章、左宗棠二十余年,以清操、朴直著称。
次子袁保龄,曾督办旅顺口海防,兴修炮台,设学堂,教民纺织、读书,也是一位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7 04:53 , Processed in 0.1966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