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品 文风简介 袁枚的古体诗长期以来更是受到重视。实际上,古体诗创作集中体现了袁枚诗歌的天才特色,激情澎湃,纵横恣肆,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呈现出不同于近体诗创作的美学特征,是我们全面认识袁枚诗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袁枚是清代中叶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执诗坛牛耳近50年。他在考据成风的乾嘉时期,在重经学、重学问的诗坛上,以充满创造精神、洋溢着天才之气的诗作,独树一帜,非同凡响。 文学著作 袁枚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 ,尺牍等30余种。 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如皋县志》、《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袁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八年后写成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苏古籍出版社已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其中《小仓山房集》中的《黄生借书说》收录到上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22课)。 诗作
七绝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论诗绝句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遣兴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上官婉儿 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 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遣兴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好作古文苦无题目,寻春辄不如意,戏题一首。 有笔无题每自瞋,黄金何处买阳春? 论文颇似升平将,娶妾常如下第人。
温泉 华清宫外水如汤,洗过行人流出墙。 一样温存款寒士,不知世上有炎凉。
春日杂诗 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 山上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
沙沟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
山居绝句 万重寒翠荡空明,四面红墙筑不成。 十丈篱笆千竿竹,山中我自有长城。
题柳毅祠 风鬟雨带藕丝裙,素手传笺寄暮云。 世上女儿多误嫁,诸龙羞恼洞庭君。
西施 吴王亡国为倾城,越女如花受重命。 妾自承恩人抱怨,捧心渐觉不分明。
张丽华 结绮楼边花怨春,清溪栅上月伤神。 可怜襃妲逢君子,都是《周南》传里人。
买梅 为买梅花手自栽,朝衫典尽向苍苔。 笑他绝代高人格,不等黄金也不来。
寄聪娘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 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
养马图 养马真同养士情,香萁供奉要分明。 一挑刍草三升豆,莫想神龙轻死生。
山行杂咏(六首选一)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选一) 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 天意小朝廷已定,岂容公作郭汾阳。
五绝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品画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古意 妾自梦香闺,忘郎在远道。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
剑 气走蛟龙窟,心争日月光。文章奇绝处,人道太锋芒。
五律 良乡雾 不雨征鞍湿,方知雾里行。 晓花难辨色,溪水但闻声。 对面人千里,终朝天五更。 前程原似梦,何必太分明。
七律 自嘲 小眠斋里苦吟身,才过中年老亦新。 偶恋云山忘故土,竟同猿鸟结芳邻。 有官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 自笑匡时好才调,被天强派作诗人。
江中看月作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万里鱼龙争照影,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过虞沟游虞姬庙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咏钱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
哭聪娘 记得歌成陌上桑,罗敷身许嫁许昌。 双栖吴苑三秋月,并走秦关万里霜。 羹事手调才有味,话无心曲不同商。 如何二十多年事,只抵春宵一梦长。
箴作诗者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古体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陇上作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散文 原文【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劝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内府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用绳子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姑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白色的蠹虫、灰色的游丝,常常罩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赏析 文学主张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其中,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张问陶和黄景仁。朱庭珍评述袁枚:“袁既以淫女狡童之性灵为宗,专法香山、诚斋之病,误以鄙俚浅滑为自然,尖酸佻巧为聪明,谐谑游戏为风趣,粗恶颓放为豪雄,轻薄卑靡为天真,淫秽浪荡为艳情,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华。 观点主张 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 《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随园诗话》是他的代表作,有独特的文学见解。他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发难,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主张直抒胸臆,词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强调自创精神,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公安派之后揭橥“性灵说”。这种文学论调与当时的吴敬梓、曹雪芹、郑燮、张问陶等人的进步文学思潮、哲学思潮、史学思潮相互对应着。他认为诗必须有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 “真我”,反对儒家传统诗论,认为艳诗可作。他的诗论为清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对扫除拟古之作有积极作用。其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或叹古讽今,往往随性而发,富于情趣与意境,追求明白晓畅、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散文思想颖锐,部分作品直接揭露现实黑暗与官场腐败。抒情作品则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具有清新自然,文笔生动的特点。 他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肌理派是“玲。
|
|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
GMT+8, 2025-5-2 01:08 , Processed in 0.159608 second(s), 25 queries .
© 2001-2013 Comsenz Inc.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