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历史名人袁世彤的信息今天上了微信公众号

2018-11-6 17:33| 发布者: 项城袁氏| 查看: 844| 评论: 0

h12_副本.jpg (433.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半小时前 上传

袁世彤画作

       2018116日,见微信公众号刊载文章,介绍了项城历史名人袁世彤,全文如下:
                                   
袁世彤画作

    袁世彤(18671917),字孟昂。河南项城人。生于同治六年(1867),卒于民国六年(1917)。

       祖澍三,字松农,癝生,以孙贵获赠光禄大夫。《项城文史资料  十一辑》

       叔祖甲三(18051862),字午桥。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同光中兴名臣,官至漕运总督。谥“端敏”。

    父保中(18231874),字受臣。附贡生,捐同知。总管袁氏家族内务。同治十三年(1874)主持修撰完成《项城袁氏家谱》,并将谱系铸于铁牌之上,史称“项城袁氏铁牌家谱”。

    叔父保庆(18251872),字笃臣,号延之。咸丰八年(1858)举人。咸同年间,随叔父甲三从军,驰骋鄂豫皖苏诸省,以平乱剿捻有功,授二品衔。同治七年(1868)两江总督马新贻奏保保庆办理江苏长江防务,官至江宁盐法道。同治十二年(1872)卒于任所,刘铭传、吴长庆为之料理后世。从弟保龄为之编有《自乂琐言》,见于《项城袁氏家集》。

    四兄世凯(18591916),字慰亭,号容庵。19131010日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详见 骆宝善、刘路生《袁世凯全集》
                                
骆宝善、刘路生《袁世凯全集》

      世彤行六,敦纯守素,崇气尚节,学养深厚,文采冠于一时,工于画,取法恽南田,没骨天真,设色古雅,世人叹为观止。

    光绪十年(1884),尝与四兄世凯随吴长庆至朝鲜,越岁返国。光绪十四年(1888),报捐同知,旋报捐道员。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龚照瑗出使英、法、意、比利时,邀世彤参赞同行。三年后回国,奏保为道员任用。以二品衔补用道用(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第一卷)。宣统三年(1911)随端方入川,事所难料,军队哗变,遂退隐项城。

    清末民初,国体剧变,时局纷乱,世彤交结当世名士,日以书画吟咏为乐事,徜徉于山林,淡泊明志,不复出仕。四兄世凯权倾一时,遂有南面之想。 世彤数次致书声言与其四兄“志向不投,以致水火不入,不相通”,《申报》尝专刊其书信,国人甚敬佩其人品行高洁,有古君子之风。

    世彤悲天悯人,“素好施兴抒”“赈贫舍药,以济疾夭”,兴学助教,名重乡里。

    据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顾芳宗建虹阳书院于文昌宫西,后岁久倾圮。乾隆二十五年(1761)知县梁作文以其基址低洼狭小,遂于县署东南隅准提阁旧址构讲堂两楹,旁房十余所以为书院。因虹河旧有瑞莲之兆,乃名莲溪书院”。莲溪书院是项城县内最高学府(遗址位于今项城老城高中校址)。至科举废止的三十年间十余次科考中,项城共中了十九名举人,十名进士(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第九卷)。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世彤兴建义学,“捐城西南汝阳西盛营地六十亩”建莲溪书院。世彤晚年志心于乡邦,超然度外,作画自娱,“当以沧浪洗耳,远避山林”。

    民国六年(1917),袁世彤终老于项城(《项城政协文史资料》第11辑)。

      其所作《拟恽南田花卉册》凡十二帧,有徐世昌、樊增祥、周肇祥、王伯恭、李兆珍、陈燕昌等人题跋。今藏于台湾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著名学者、作家高拜石在《古春风楼琐记》中曾有《袁世凯的才子兄弟:项城高士袁孟昂》一文专门述及袁世彤。
                                            
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莲溪书院平面图

宣统三年《项城县志》

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第九卷记载袁世彤捐地六十亩

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第九卷记载袁世彤捐地六十亩

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第一卷

袁世彤墓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网友评论

分享到: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6 09:51 , Processed in 0.1483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