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书院与项城袁氏家族

2014-9-21 22:40| 发布者: swxueyi| 查看: 399| 评论: 4

莲溪书院与项城袁氏家族

          莲溪书院位于秣陵镇城区内。是原项城县清乾隆年间所创立的县内最高学府,(今老城高中校址)。据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因原虹阳书院渐圮,地址低洼狭小,知县梁作文为兴学育才,在城西南隅兴建此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讲堂、习房、号房等七八十间”。


94cad1c8a786c917d81b6837c93d70cf3ac79f3df8dc779f.jpg
莲溪书院

6159252dd42a2834c45b5d275bb5c9ea14ce36d3d5399f21.jpg
莲溪书院想象图
    书院简介
    “县之有书院也与乡学并重,凡乡之秀美而文者,自成人以及小子咸得攻诗书习礼乐,交相鼓励于其中。”“书院以莲溪命名者,缘虹河旧有瑞莲之兆。书院周围环绕虹水之分流,水中种以芙蕖(荷花的别名),其沿堤四面皆植柳槐,红香绿荫,交映相辉,所以使都人士肆业其间者,豁其耳目,扩其心胸,益有以长文思而助吟兴”。清末,戊戌变法之后,于光绪三十年改为高等小学校。民国年间,项城县中、项城县师设此。项城县中、项城县师于一九六九年改为现在的老城高中,老城高中是河南省周口地区成立最早的高中之一,培养了周口地区的许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老城高中校址院内还保存原讲堂五间。
       莲溪书院旧曾为项城八景之一,清柳堂赋诗赞之:“微雨初晴望眼空,莲溪门外立春风。半湾芳草萦深碧,夹岸小桃放浅红。水面浮沉双鸭子,船头漂泊一渔翁。天然诗趣天然画,欲学维摩愧未工。”
     豫东颇具声望的莲溪书院,后来的项城县第一中学、项城县师,到现在的项城市老城高级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莲溪书院人物
    莲溪书院与袁氏家族
同治十二年(1873年),袁保恒回乡为祖母做寿、安排祖母的颐养事宜,还做了几件大事,其中第四件事是整顿项城莲溪书院。他和县令一起,将被吏胥隐瞒的旧有书院田地一律查出,连同书院房屋一并出租。并以袁家名义捐了一千两银子,县令捐了二百两银子,加上旧存,共得三千两银,开一当铺生息。两项生息一年共一千两银子。用这笔经费,请一山长,购买书籍,交为乡、会试的考生补贴盘费。经此一整顿,“可期振兴文风”。从此一年至科举废止的三十年间十余次科考中,项城共中了十九名举人,十名进士。其中一定有项城莲溪书院之功。(刘路生研究员)
     莲溪书院建成几十年后,已显破败不堪,每逢乡试科考,烈日炎炎之下上千学子均露天考试,其辛苦甚不忍睹。为重修及扩建莲溪书院,据清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载:
       袁甲三捐钱一百千
     同治五年(1866年)袁保恒捐银五千两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凯捐银五百两
     光绪三十年(1904年)袁世彤捐城西南汝阳西盛营地六十亩”
     
     注:袁世彤 即原项城市政协副主席袁晓林先生的曾祖父。

                                       资料来源:《项城县志》、项城市政协文史资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友评论

分享到:
项城袁氏 发表日期:2014-2-19 00:05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0 编辑

转发很多资料,辛苦了!

引用
袁明军 发表日期:2014-2-19 08:40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0 编辑

明军叔转发很多珍贵资料,辛苦了!
袁氏后人理应为袁氏宗亲网尽点绵薄之力!

引用
袁明军 发表日期:2014-2-19 08:46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0 编辑

谢谢高人给添加的照片!!

引用
袁平 发表日期:2014-2-19 08:49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6 10:21 编辑

      明军宗亲说得好啊!“传承袁氏文化、弘扬袁氏精神”,作为袁氏后裔人人有责。

引用

查看全部评论(4)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7 05:09 , Processed in 0.1686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