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报奇人袁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7-7-29 07:13 编辑

中统?军统?特务?汉奸?中共党员!
情报奇人袁殊

文/记者:张映武

  记者出身的他曾以多重身份先后在国民党中统、军统、日方特务机构和汪伪政权任职,是公众眼中的“反动派”、“汉奸”。但抗战胜利后他却突然出现在中共解放区,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一名中共党员,是由潘汉年直接领导的地下情报人员,十几年来为党提供了大量的秘密情报。他就是袁殊。
  近日,记者采访了曾与袁殊有过接触的顾雪雍同志、南京理工大学传播新闻系的胡正强教授,一探袁殊的情报工作经历。
  从北伐战士到“文艺青年”
  袁殊原名袁学易,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县。因家境困难,跟随母亲到上海投靠亲戚,大革命期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袁殊远赴日本留学。
  袁殊1925年开始向报刊投稿,因不满国民党当局的报刊主张,他决心自己办一份报纸。1930年年底,他用妻子从娘家借来的500元创办了一份名为《文艺新闻》的小报。
  胡正强教授告诉记者,袁殊“创办的这份小报虽然偏重文艺新闻,但主要以‘左翼’进步人士的文章为主,上面常可看到鲁迅、瞿秋白等的文章。”
  1931年2月,柔石、胡也频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为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袁殊让中共在沪的代表冯雪峰化名以“读者来信”的形式,透露五位作家蒙难的消息。接着又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既向公众传达了这一消息,又避免了遭到国民党的破坏。
  袁殊创办报纸,接触到了许多进步文人,小报的发行量也由3000份迅速上升到10000份左右。“当时的我党领导的许多进步刊物屡遭破坏,而袁殊办的这份小报却坚持发行了一年多,这跟他广泛的人脉、机智勇敢的处事风格是分不开的。”胡正强说。
  从报界进入中统、军统
  1931年,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潘汉年指示他设法打入国民党上层收集战略情报,自此,袁殊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情报生涯。袁殊停办了报纸,通过关系结识了国民党中统的特务头子吴醒亚,担任了情报股股长。
  没多久,袁殊经人介绍进入当时最大的经济新闻通讯社“新声通讯社”。后来,他改名为“袁霄逸”,成为新闻界的名人,由此认识了许多国民党的上层人员,还结识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日本外务省特务)岩井英一。
  就在一切进展顺利时,1935年,袁殊却突然被捕。原来,国民党特务从共产国际成员罗伦斯的通讯簿中发现有“袁霄逸”的联系方式。袁殊入狱后经人营救,于次年出狱。
  抗战爆发后,戴笠知道袁殊是“日本通”,邀请他加入军统,袁殊请示潘汉年后得到允许,从此改名为“袁殊”。
  家在常州的顾雪雍是抗战时期的一名远征军随军记者,他的舅父恽逸群与袁殊是同一战线的战友。1938年,顾雪雍在一所夜校读书,白天空闲时他常到袁殊的办公室去看报聊天,“印象中的他身材矮胖结实,十分能干。他的交际面很广,经常见到有人来办公室拜访他。他办事很讲效率,桌上贴着一张写有‘每次谈话不超过五分钟’的字条。”
  据顾雪雍介绍,袁殊除了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提供给军统外,还组织了两次特别的抗日行动,一次是派人炸毁上海虹口日本海军的军火仓库;另一次是组织工人挖地道到汪伪的特工总部“76号”,企图把特工总部炸毁,不料因叛徒出卖被捕。特工总部头目丁默村打算杀掉袁殊,但他却被岩井英一救了出来。
   岩井英一为什么要救袁殊呢?这就不能不提到日方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
  主持“岩井公馆” 营救许广平
  1938年4月,日本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情报机构,被称为“岩井公馆”,旨在搜集中方抗战的情报。岩井英一急需招揽中国人来充当自己的情报人员,“袁殊因懂日语,又在中国各界有广泛的人脉,加上岩井英一与袁殊以前的交情还不错,于是,就想拉拢他加入这个机关。”胡正强分析说。
  袁殊深感此事重大,忙向上级汇报了此事。潘汉年权衡后决定让他加入。袁殊随后以公开的“汉奸”身份加入“岩井公馆”。岩井英一对袁殊委以重任。没多久,党组织又派遣了恽逸群、翁从六两人协助袁殊的工作,进行情报的搜集和输送。
  但岩井英一对袁殊到底还是存有戒心:他暗中派人监视袁殊的一举一动。顾雪雍告诉记者,袁殊外出时总有日本特务跟着。为了安全,袁殊就和恽逸群常到福州路“红灯区”去,在酒桌上讨论工作。特务们见他们两人常往这种地方跑,觉得他们生活糜烂,不会有什么反日的想法。岩井英一听后终于打消了顾虑。
  “岩井公馆”设有多个秘密电台。袁殊等人主持“岩井公馆”后,定时将跟延安、重庆有关的情报抄送给上级党组织。在上海沦陷期间,延安党中央和上海地下党的电波联系也因此从未中断过。通过这部电台,他们向延安发送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情报。而这些情报为抗战和保护我党人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1年,日本宪兵突然逮捕了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并将她押送到了汪伪“76号”特务机关。他们急于想知道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名单及住址,在狱中对许广平严刑逼供,但许广平坚贞不屈。袁殊利用自己的关系从中斡旋,在多方努力下,最后由内山书店顺利将其保释出狱。此外,袁殊还先后掩护过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人进入根据地。
  闭口不谈情报经历
  抗战胜利后,戴笠准备提拔袁殊,对他委以重任。但袁殊根据组织指示已经秘密撤离了。他遣散了“岩井公馆”的人员,将机构留下的大量财产集中起来,送到西藏路的一家银行。几天后,他们避过了国民党接收人员的侦查,将这些财物全部交给了党组织。
  袁殊随后将敌伪留下的枪械、弹药装了几只木船,驶向苏北解放区。戴笠此时才意识到他是中共人员,但下令通缉时已经晚了。
  袁殊抵达解放区后,中共华东局的重要领导曾山亲自找袁殊谈话,考虑到各方因素,让袁殊暂时改名为“曾达斋”,重新登记入党。袁殊后来成为李克农情报部门的人员,在山东、东北、大连等地从事策反和在遣返日本军人侨民中收集情报。
  新中国成立后,袁殊一直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很少提及。上世纪80年代,顾雪雍曾拜访袁殊,袁殊当时已年迈多病,顾雪雍询问他:“你能否把你的经历告诉我,让我为你写本传记?”袁殊忙摇手说:“不行啊!我的经历都是党的秘密,是不能外传的。”1987年11月,袁殊在北京逝世。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2013年7月6日B9版)

袁殊
1927年袁殊北伐途中摄于皖赣边境
袁殊早期翻译的新闻学术作品

1984年袁殊(右二)与儿子曾虎(左一)以及学生们合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5:4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7-7-29 07:14 编辑

袁殊

人物简介
    袁殊(1911~1987),原名袁学易、学艺,又名军光,化名曾达斋。笔名碧泉。著有《袁殊文集》。是电视剧《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出生于湖北蕲春蕲州镇。8岁来沪。父亲袁晓岚是老同盟会员,后任职于国民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袁学易改名袁殊。
    民国17年(1928年)赴日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民国20年(1931年)3月16日至翌年6月20日,在沪创办并主编《文艺新闻》周刊,最早发表左联五烈士被害的消息,并刊出中国新闻学研究会主编的《集纳》专刊。《文艺新闻》即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民国21年(1932年)下半年到新生通讯社当记者,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5年(1936年)担任外论编译社副社长。翌年参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创办活动,被推选为总干事。在“孤岛”时期,他受党的委托,创办《译报》,打开局面后交梅益接办;还与美籍犹太人伊罗生合办《中国评论》,并担任《华美晚报》记者。日军进入租界后,受党的派遣,利用社会关系打入敌伪内部,以办《新中国报》和担任伪职为掩护,从事情报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渡江北上到达解放区,先后在苏北、山东、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工作。后一度到香港工作。民国37年(1948年)在大连办《海燕报》。
    1987年11月26日在北京病逝,死后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4月,袁殊(袁学易)诞生在湖北蕲春一户没落的官宦人家。秀才出身的父亲袁晓岚精于算学,热衷排满运动,年轻时即为同盟会会员,为革命活动几乎倾尽家资。母亲贾氏出身于前清盐官巨贾之家,夫家没落之后,她曾带着学易、学礼兄弟两人依靠娘家资助及典当家什生活。贾氏父母去世之后,贾氏带着兄弟两人前往上海投奔夫君,时任国民党驻沪机关要职的袁晓岚却因与学生姘居而冷落贾氏母子。贾氏母子三人遂在上海浦东以教棚户区工人认字为生,兄弟俩曾当街卖过大饼油条,擦鞋擦老虎灶。袁学易的童年生活甚为贫苦艰辛。
    袁晓岚没有在经济上资助贾氏母子,却仍然关心着儿子们的成长。他托友人将学易介绍进上海立达学院,免费入读。在读书的这几年中,袁学易加入“黑色青年”团体,主张建立“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状态社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大游行,改名袁殊。
    冯雪峰建议他以青帮身份“找杜月笙想想办法”,办起了时事刊行社。
    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入狱,中共身份暴露,在各方营救下提前出狱,再次到日本留学一年。
    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
    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首先是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毕竟是国共合作时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
    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了下来,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枪杀臭名昭著的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爆炸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1937年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一个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组”,袁殊自然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当然,这事不仅潘汉年知道,军统也是知道的……由于袁殊迭立奇勋,戴笠把他召到香港予以奖励。在香港,袁殊还见到了潘汉年。
    由戴笠亲自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后根据组织安排充当“汉奸”,打入日本谍报机关,出面组织“兴亚建国同盟”,并以此为招牌,秘密组建新的情报据点,将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了延安。袁殊从“岩井机关”获得的重要情报有:
    ⑵1941年6月13日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报告,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
    ⑶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等。
    袁殊当时不仅为我方搜集和输送敌人情报,还负有“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等任务”,1941年7月奉汪伪政府之命去苏州筹备组建“清乡政工团”,并利用“清乡工作条例”中“凡属中国抗日人员,被俘者一律交政工团处理”的一条,营救了许多抗日人员,如鲁迅夫人许广平等,并还亲自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
    根据潘汉年指令(事实上,是中央的具体部署并研究批准),袁殊向岩井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部,“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
    潘汉年借岩井之名,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除了掩护一个电台外,更重要的,则是出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考虑。
    在日伪与顽固派的夹攻下,隐蔽战线工作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深入敌人内部。在这之前,潘汉年已派关露打进76号。有袁殊进入了日本人活动的圈子中,对获取情报也就更加有利。延安由于远离情报中心上海,正急待掌握日本大本营动向及日、汪、蒋三方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的微妙关系与变化。于是大量情报发往延安。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陈孚木与袁殊一道,作为“兴建运动”的代表,应邀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是组织这一访问的主角。吉三郎向陈、袁透露,当前的国策,是准备诱降蒋介石,建立一个以日本国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这一消息,让袁殊为之一震。
    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表明,日军南进,已是确定不移的战略决策了,潘汉年即告延安。
    在欧战全面爆发之后,苏联始终担心腹背受敌。在有了确定日军南进的情报后,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到西线。
    自1939年到抗战胜利,袁殊从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无疑是与他的智谋与出色的活动分不开的。
    后来,袁殊又担任了一系列伪职,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他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
    1945年初,袁殊辞去了伪教育厅长等职,仅留下一个上海市参议的名分。“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
    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国民党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抗战有功人员袁殊”,立即变成了“共党汉奸”,军统对袁殊下了通缉令,并派人去苏州抄家。
    身陷囹圄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潘汉年每次到北京开会,两人都会见面,最后一次,即1955年,袁殊到北京饭店看潘汉年,潘十分伤感地说了一句:“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
    在“潘汉年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袁殊也被捕了,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
    但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显然已不在人世了。
    晚年岁月
    1980年,袁殊被释放,却仍无自由之身,行动亦受限制。他曾向组织提出前往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却未被允许;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袁殊亦被宣判无罪。
    此后,年迈的袁殊曾回到潘汉年家乡前去悼念早逝的故友,与逝者共同缅怀过往的峥嵘岁月。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极为紊乱,时常号陶大哭,同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袁殊没有像关露,先后精神分裂多次,终无奈自尽。在狱中,他通读了《资本论》、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写下史料性传记《大流氓杜月笙》,并且仍然关注着党的情报事业,写了近8万字的《南窗杂记》,总结敌后情报工作经验。直到1982年平反后,还写了不少文章。他一生留下的文字近千万字。
    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一概念,并最早对报告文学作出研究。同时,也在中国新闻学史上留下好些个“第一”的记录。(首创将journalism翻译为集纳主义。)他如不“改行”,当不弱于同在二、三十年代一同出山的著名作家。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袁殊

袁殊在日本东京留学时留影


袁殊(1927年北伐途中摄于皖赣边境)


袁殊与袁牧之合影(1931)


袁殊于大连工委(1948)


1984年袁殊(右2)在江南旅游留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14 15:0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7-7-29 07:14 编辑

经历复杂,传奇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7-27 21:31 , Processed in 0.1813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