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美援朝战士、北京市劳动模范袁大器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9: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18-8-14 19:33 编辑

抗美援朝战士、北京市劳动模范袁大器的故事


    近日,众亲友和众球友在北京聚会,深情庆贺袁工85岁生日,也纪念他打乒乓球的球龄达到了80年。

    被球友们称作袁工的这位老人叫袁大器,是抗美援朝老兵,原北京无线电厂高级工程师,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331工程)研发专家,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电子工业系统劳动模范,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当然,他还有一个被分外珍视了50多年的称号: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

    砥砺奋进球做伴

    1933年6月,袁大器出生在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忘不了5岁那年,也是一个热天,大他三岁的堂侄袁道良塞给他一只木头球拍,硬要教他在茶几上打乒乓球。两个人哪里会打?只能学着大人的样子托高球。一个回合,两个回合,乒乒乓乓,无意间敲响了他一生钟爱乒乓球的开场锣。

    他开始在家里茶几上打,到学校的球台排队去打,到南京很难找得到的球台去打。从小学打到初中,从初中打到高中,他成为全校乒乓球翘楚。高中二年级,朝鲜战争爆发。17岁的袁大器一夜之间长成了热血男儿。“没有国,哪有家?”忠厚寡言的他开导父母。替母亲擦干泪,他毅然投笔——自然也投了心爱的球拍,扛起枪杆。踏上鸭绿江大桥,他在心中低吼:“在中国生,在朝鲜死,在朝鲜埋,无上光荣!”

    从朝鲜战场凯旋,从防化兵学院毕业,防化兵参谋袁大器接连在几座军营兴冲冲打起了乒乓球。

    1958年,受父亲被错划为右派的影响,袁大器被复员到北京工厂,从一名军官成为每月只有18元收入的学徒工。

    帮他快速走出低谷,使他的热血再度沸腾起来的,是他的判断:大工厂最讲究技术,作为防化兵学院毕业的优等生,作为爱钻研的理科尖子,岂能在工厂报国无门?他潜心学徒苦练工匠绝活,报考电大攻取他的第二张大学文凭——作为无线电工业理论基础的大学物理。动磁生电、动电生磁、麦克斯韦方程……他把千百条概念、定律和公式烂熟于心,运用裕如。渐渐地,他在厂子里声誉鹊起:他率先车出了工艺要求极为苛刻的自动车床主轴,他多次纠正图纸误差减少了生产废品,他熬夜算出了生产一线急需的机械模具曲线曲面角度的全部数据。他也有大难临头的恐惧:“文革”中有人竟在厂区贴出“打倒工人队伍中反动技术权威袁大器!”的大字报……拨乱反正后,父亲冤案得雪,他光荣入党,他的才华像岩浆喷发一般充分施展。他从工人被一路破格提拔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车间、在工厂、在行业、在地球同步卫星研发的会战中,他晨昏颠倒夜以继日独具匠心地思考,绘图,制作,测试,失败,再失败,他与各界专家与工人师傅们倾心合作,终于携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迎来了捷报不断,喜讯连连……《北京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先后报道了袁大器科技攻关的事迹,颂扬他热忱报国愈挫愈奋大器晚成……

    袁工庆幸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较好,是由于两个轮子在驱动:一个是报国心,一个是对乒乓球的酷爱情。乒乓球是那样完整地贯穿在他人生的每一步:孩童、学生、当兵、苦练工匠绝活、攻读大学双文凭、改革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培训技术骨干、攻克卫星监控难关……袁工说:“在我眼里,乒乓球有灵性,我5岁它就善待我,此后无论逆境顺境,它都忠诚陪伴我。这虽然有一点笑谈,却也反映出乒乓球具有可以同任何年龄的人交融同乐的特性。多年来,我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能有爆发力支撑工作攻关,很大程度上应该拜乒乓球所赐。”

    他回忆,这一生,除了入朝作战一年不可能打球,其余时期基本做到了年年打球、月月打球、每周打球,退休以后更是几乎天天打球,一直打到今年,打到今天!

    见证球运国运兴

    聊乒乓球,袁工总是如数家珍,“除了一百多年前英国人打‘桌上网球’用的羊皮球拍我没摸过,其他各种球拍我都用过——光板木拍、钻了孔的木拍、软木拍子、粘了一层羊皮的木拍、只粘胶粒的拍子、胶粒粘海绵不限厚度最厚可达10毫米的拍子、胶粒粘海绵厚度不得超过4毫米的至今盛行的正贴或反贴球拍。”

    他最初打球的十几年,中国没资格参加世界比赛。他搜集了一点资料:到1948年,前18届世乒赛共设117项冠军,除美国人8项夺标,其余109项冠军皆为欧洲人所属。欧洲人当时宣称乒乓球是欧美人的运动,横握球拍才是正统!他心中不服。

    1953年从朝鲜战场回国,他从旧报纸中翻出了两条大新闻:一、1952年在印度孟买世乒赛上,直握球拍的日本人手持新发明的海棉球拍,将横握球拍的欧美人打翻在地,一举夺下4项冠军;二、中国在北京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乒乓球队,清一色用直拍,男队主将是王传耀和姜永宁。

    1954年,他终于在军区体育馆看到了前来沈阳表演的国手英姿。他被姜永宁的奇妙打法迷住了。只见姜永宁直拍削球,左削右削,腾挪进退,特别是他那一板“超低空”削球配合反攻,常令对手生乱,就连当时的世界冠军英国人李奇,都曾败在姜的拍下。

    他开始模仿姜永宁,用拇指压拍面,四指托拍底,改打直拍削球。当时业余球手的打法都很简单,也就是发个球抢攻一板得分,普遍不会打削球,削球便占了先机。1963年,袁大器竟战胜了6名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又在北京市东城区乒乓球比赛中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第三名,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和证章。

    50多年后,早已放弃了削球打法的袁工,回答了年轻人的发问。

    问:您干吗不打削球了?

    答:这50多年,中国乒乓球的打法变化太快:直拍快攻,横拍快攻,快攻结合弧圈球,用长胶搞旋转变化并增加抢攻的削球,直拍增加背面攻……哪一样打法中国人不拿世界冠军?业余球手争相模仿国手,越打越快,越拉越转,一板弧圈球能冲到挡板,还怎么削?是时代淘汰了我当初占了一点小便宜的直拍反胶削球。中国业余球手的水平也在同国手一起突飞猛进。我年龄大了,体力和球技渐渐不济,只能选择跑动小一些的打法,改在近台打发球抢攻,也一样乐趣无穷。

    问:您打了80年球,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答:无论是咱们国家还是乒乓球,都发生了沧桑巨变!小时候我赶上了南京大屠杀,父亲上前线和日本人打仗,母亲领着我和姐姐逃难,从南京一直逃到湖南沅陵,当难民当亡国奴非常悲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志愿军把美帝从鸭绿江边一直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南,中国才赢得应有的尊严。过去,我们在世界上任人欺负,现在是全球的老二老三!过去,中国没资格参加世界比赛,现在是世界乒坛霸主。应该说,是国运兴带来了球运兴,球运兴助推了国运兴。贺老总当年说,体育工作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我很荣幸,是这个战略一步步成功实践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业余球龄无上限

    近年来球友们总想给袁工过生日,他怕麻烦大伙,自然不能说生日是哪一天,结果闹了一场笑话:2012年12月的一天,北京童玲乒乓球俱乐部的十位球友热情买来蛋糕,要在球房为袁工庆贺80岁(见下图)。得知日子搞错了,比寿期早了半年,众人哈哈大笑,纷纷感慨:“跟您在一块儿,我们都不觉得自己老,都不好意思考虑是不是该挂拍养老了。”“给您过生日,也是给我们自己加油!”

    袁工笑着说,退休后能天天打球是很幸福的事。每天一早灌一大瓶白开水到球房,连练带赛斗智斗勇俩小时,水喝光了,浑身湿透,擦干了汗回家,等于给全身血管洗了澡,一天都精神。“前两年,我上楼还可以一步俩台阶,至今仍觉得两条腿有劲儿。除了耳朵有点背,我身体基本没毛病,球打下去应该没有问题……”球友们乐开怀,纷纷说,再过五年,您85岁,如果还能打球,球龄就是80年了!当时,《中国体育报》刊登了《争取球龄80年》一文,表达了众球友对袁工的美好祝愿。

    如今,美愿成真。袁工的乒乓球还能再打下去吗?他如实相告:“今年初有几天头晕,血压升高了,还住了几天医院,吃了降压药,血压正常了。我一向以为自己没有‘三高’,没料到血压不稳了。医生说您够棒的了,您的降压药比别人晚吃了二十年!只要您记着每天吃药,血压正常,身子骨有劲儿,球可以照打……”球友们鼓掌,感慨眼前这一道不寻常的人生风景。

    清晨,背上球包,85岁的袁工每天照例乘公交车去球房。深爱乒乓球的激情,依旧在他的心中飞扬。


(来源:《中国体育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4-20 12:16 , Processed in 0.1908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