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汉袁氏兄弟筑建连州龙腹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1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16-8-12 15:20 编辑

东汉袁氏兄弟筑建连州龙腹陂
   
作者  黄世康


    水是农业的命脉。人类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而成贮水或引水工程,其功能是溉田,促进农业增产。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白华》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农田的记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二十四史撰有《河渠志》专篇,《地理志》、《一统志》中也有记载关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开沟引水和打夯田埂等排灌技术,促使该地区农业低产变高产,这就是在连州龙口一带首创先河,具有传奇色彩的连州龙腹陂。

    双窦水闸龙口良田和引水渠乱世择居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有关。我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据《广东省志·水利志·大事记》(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1995年出版)载,汉代时期水利重大事件有二:一为“整治武水,东汉灵帝建宁、熹平年间(168-178年),桂阳郡守周昕(一作周憬或周煜)整治乐昌县境武水‘六泷’险滩,使航道平直,船只畅通。”(汉桂阳郡,辖今湘南粤北广阔地域,时桂阳县为今连州。)另为“连州龙腹陂,在今连县,相传是东汉时(一说是三国初,约220年左右)袁氏兄弟三人所筑。”袁氏三兄弟,就是东汉时期赫赫有名且在《后汉书》卷58《臧洪传》被称为“四世五公”的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等世家大族的后裔。据《连州志》载:“汉袁忠,高良(即今连南三江、连州龙口一带)人,辟龙腹陂灌田五千亩。后,民立广利庙祀之。”查袁家祖籍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周口市西)袁氏家族谱系,袁忠,陈国(今河南淮阳)人,与汉末、三国时期具有悲剧式的且争议千年的袁绍为同辈人,东汉初平(公元190年至193年)任沛相,后来由于战乱纷争,弃官客居会稽上虞(今属浙江)避难。不久,董卓被诛,李傕、郭汜乘机暴乱,袁忠与徐州刺史陶谦拥护车骑将军朱镌讨之,但没有奏功。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破会稽,袁忠与桓晔等浮海南投交趾(今越南一带)。据《三国志》记载,流寓交州(越南北部在隋朝末期称交州,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著名人士有许靖、袁沛、邓小孝、徐元贤、张子云、许慈、刘巴、程秉、薛琮、袁忠等,“袁忠”成为流寓交州一个难得的人才。后汉献帝召他为卫尉。袁忠却在由交趾经广西、广东的途中去世了。

    早在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大司农郑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他将连州骑田岭古道铺设成了由岭南通往京城的“康庄大道”。史载:“此路一开,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连州顺头岭南天门古道正式成为了秦汉时期岭南通往京城的第一要道。袁忠的族人原本想由顺头岭南天门北上,无奈族头领袁忠突然逝世,其族人只好留在桂阳县(今连州),并在高良即今连南三江至连州龙口一带居住,开拓良田,修筑水渠,筑成“龙腹陂”,使连州成为了岭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连州志》载“辟龙腹陂灌田五千亩”为袁忠,丨实为袁忠后裔,所载“汉袁忠,高良人”,应是修志者借袁忠“沛相光环”为连州增光添彩。

    据史载,汉代,陂塘兴筑已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陂塘水利适建于丘陵地区,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汉中地区也颇发达。袁氏家族可谓兴旺豪门,财大气粗,又懂中原使用铁犁耙田的先进农耕技术和汝南陂塘水利技术。既然袁忠已逝,时世局动荡,选择一处适合族人生存繁衍生息的地方变得尤为重要。连州龙口一带大片广袤良田和林地成为了袁氏三兄弟的首选。这片林间隙地或边缘地带,有较厚的腐殖黑土,族人可以把灌木和小树砍倒,甚至可以把周围的枯枝败叶扒堆积,晒干焚烧后作肥料。根据中国南方从事刀耕火种的经验,袁氏三兄弟注意到地形的因素,选择较平缓,两面稍高,中间稍低,略成槽形,或光照较长的地段,连州龙口不失为一个水肥集中、林木丰茂之地。


    捐资筑陂

    如今的连南县城,城之西北,谓西北山,山麓有三条河流,连山河、涡水河和三排河齐汇于此,三条江合为一条,故称三江河。清道光二年《广东通志》连州卷一百十三·山川·略十四收录《大清·一统志》载:“高良水,在州西,源出连山县上叶山,东径辰溪,为大获水。又长径水,亦出上叶山,至採陂合流,又西入湟水。”三江河,犹如一条蜿蜒生动的龙身绕城而过,迤逦风景千百年来辉映着神秘的瑶家风情,吸引着外界神往的眼球。

    袁氏家族择居落户后,袁氏三兄弟看到三江河南五千余亩田地因为干旱,泱泱大片禾苗庄稼难以畅饮近在咫尺的三江河水,也着急起来。于是,商议拿出巨资,在三条江河汇合处修筑一段陂头,横亘于两岸,将水拦入良田,另外再修引水灌田的圳沟,将水穿梭在各田垄间。

    筑陂建堤采用土、石、木结合办法。陂中砌石涵,下用松桩,上用方石。当然,当时虽采取开圳引水,至于有没开窦闸引水工事,笔者并没找到有关记载。

    袁氏为豪门一族,在这低丘盆地谷壑相间的丘陵区域筑陂修渠,引水灌溉农田,且首创,肯定规模大,劳费巨,龙腹陂的成功壮举,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唱。如今三江河两岸的几个村名、山名与“龙”有关,龙咀、龙口、龙头山等,而处于这“龙脉”之地河流,自然而然为“龙之腹部”,袁氏所筑之陂就曰:龙腹陂。后人为了让子孙铭记袁氏三兄弟的千秋伟业功德,既立“广利庙”感恩祭祀,还代代口头相传这陂为袁氏三兄弟所筑。清·道光二年《广东通志》卷一百五十二·坛庙八记载:广利庙,在高良龙口里,祀袁氏兄弟三人,服勤稼穑,肇创龙腹陂,灌田五千余亩,民感其惠,为立庙。

    据雍正《广东通志》记载,粤北地区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在连州辟龙腹陂,开渠溉田五千余顷(按:“顷”似为“亩”之误)”。另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同治)连州志·卷二·疆域》记载:龙腹陂在州龙口村,相传东汉袁氏兄弟三人筑。

    孕育文明

    《广东通志》载,唐宋时期的连州“人物富庶,商贾埠通,溪山钟美,风俗淳厚,视为佳郡”,使连州成为了“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的富庶地区,连州的人口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46年)有32210户共143533人,多于韶关仅次于广州,连州和广州、韶州一起并列为“岭南三州”,由此可见唐时连州之繁华。

    今龙口村为连州最悠久的古村之一,有四五千人之众。上世纪70年代在该村出土的晋代“牛耕犁耙田模型”陶器,说明早在晋代这里的先民便能应用牛耕事农。后来沛相袁忠的子孙袁氏三兄弟修筑的龙腹陂,表明汉代的连州人已懂得控制农田用水,加畜力拉犁耙田技术,可谓拥有雄居古代中国稻作地区一流的耕种水平。这种先进的农耕文化,在省内更属罕见,进一步证实早在汉代,龙口人烟就已经非常稠密,繁华无比。同时,也表明了以漏斗型沟排灌、控制农田用水等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技术,以及舂米、簸米、蒸馏酿酒业等日渐发达。

    据连州文物普查及考古发掘龙口一带,发现诸多古代遗址与墓葬群,发掘出各式各样的古代器物。从历代考古发掘中发现,连江上游的历史遗迹主要集中在三江河流域,这不得不让我们震撼三江河孕育且蕴藏着丰富而难以估量的农耕文明。


    泽被后世

    龙腹陂的筑成无疑成为泽被龙口一带农业发展的重大水利工程,但江河冲刷,日月轮回,陂头在沧桑岁月日渐损毁,管理以及修缮成为了日后重大问题。据《连县水利志》(1994年出版)载自民国《连县志》:龙腹陂,三江木厂对面起至水湃塘,相传东汉时袁氏兄弟三人筑,现已废。

    但袁氏筑龙腹陂,在三江河绵绵历史长河里成为了带头性质的模范,后来者竞相仿制“陂头样本”,以利民生。

    明·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下)卷五十五·列传人物·二四十八记载:“黄损,字益之,连州人。少慷慨有大志,筑室于静福山,扁之曰“天衢”,读书吟啸其中,罕与浮俗,接以积学绩,文闻于时。尤善为诗……所撰述有《桂香集》行于世。损为人该博多能,性轻重义,尝损赀筑高良之邪陂灌田,畴多所收,乡邦赖之……”可见黄损捐资修筑高良邪陂,引水灌田数千亩,乡民颂其德。黄益之在龙口一带筑邪陂,已距袁氏三兄弟筑龙腹陂约700年。

   《全唐诗》注:黄损,字益之,连州人。梁龙德二年登进士第,仕南汉刘龚,累官尚书仆射。

  据《广东省志·水利志·大事记》载,五代时期“连州耶陂,南汉时(917-971年),大臣黄损在其家乡连州‘捐资筑高良之耶陂灌田,乡里赖之’”。(“耶陂”即“邪陂”,耶与邪同音)

  据《连州志》载:老婆陂,宋朝初年兴建,陂址在三江河地名牛脚山下处,受益农田1627亩。传说,古代连州龙口村的农民兴建此陂时因要占用东塘村的土地而遭到该村反对,并被强行拔除木桩,抢夺工具,致使工程无法动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龙口村改由妇女开工。古时礼教,男人不能动手抢女人的工具,又因两村之间妇女有姻亲关系,不是姑嫂就是表亲,不忍动手。东塘村民只好到官府告状,官府即派各姓黎、熊、胡三人来勘察调解,他们不但支持龙口村修陂筑圳,而且出力出钱,使这项工程顺利完成。之后,他们三人目睹龙口田地宽广,灌溉便利,都举家来此定居。为了纪念三姓人的恩德,龙口村建“三神庙”塑造三座大神像来供奉。建陂开圳又得力于妇女,故名:老婆陂。(据查,“老婆”一词源于唐朝)。

  但笔者在《广东省志·水利志》里没有找到“老婆陂”的记载,另外在明·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十七·《舆地志》中也没有找到有关“老婆陂”的记录,其载“连州陂十一:邪陂、枫陂、龙腹嶽、前福济、长江、东江、龙塘、田心、刀禾、太平、三乐、共灌田三百七十余顷”,连州“邪陂和龙腹嶽”(按:“嶽”似为“陂”之误)赫然在目。

  令人惊奇的是,如今,龙口一带对三江汇合处用水泥加固的陂仍称为“老婆陂”,老婆陂灌溉着龙口村委会三千多亩和属连南管辖的东和村委会的两千多亩田地。可见宋至今,朝代更迭,年月变幻,陂是毁了修,修了补,在这修修补补、补补修修的近千年间,岁月也一同随三江河流远消逝了,但当地农民还在坚守着这个亲昵而温馨的名字:老婆陂。

  黄损筑邪陂、宋初龙口合众群策之力建老婆陂,虽然没记载修建陂之规模,就连具体位置也没说明是在原来龙腹陂原址修筑,还是朝龙腹陂之三江河岸移上移下了多大距离,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毋容置疑的是,因为袁氏首创龙腹陂为民造福,其后来者要么参照筑之,要么学习扩建。

  社会影响

  唐代诗豪刘禹锡牧连四年有半,有《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莫徭歌》、《蛮子歌》等专门描写瑶族劳作的诗作传世,其中《莫徭歌》在康熙、乾隆、同治、民国等版《连州志·艺文》均有记载: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莫徭歌》用粗线条笔法勾勒,描写出连州瑶人的生活习俗,是一幅生动形象的瑶山风情画,在连州流传甚广。诗中“西山”、“莫徭”就是连州城西龙口、连南瑶族族居的生动描述。

  袁氏龙腹陂的筑建,不但解决了泱泱五千余亩水田的春耕秋收,繁衍着龙口一带的后代子孙,后来者修筑的龙口一带的陂头,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

  首先在农业上,引水灌田,不误耕时,耕垦田地,大大地扩大了耕地面积,达到了防洪防旱保收的目的,使山区得到开发。由于讲求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民百姓为了巩固堤基而倡导种植果树、蔬菜等,又促进了农业集约经营的产生和发展。从此经营商业性经济作物的农家逐渐增多,改变了单一经营水稻的经济结构,使连州龙口地区成为鱼米之乡。

  其次在手工业和商业上,随着水利事业的勃兴,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手工业生产力,随之,山区的商品经济也有所发展。

(来源:《清远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5-14 22:34 , Processed in 0.1889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