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袁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水袁氏历史研究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5-30 15: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敬“老斋公”
——答禹明先的《土城袁氏历史研究》
袁  志
前者,因禹明先多次撰文“研究”我袁氏,本人一不小心就写了一篇《考知禹大师奇人奇文》(以下简称《考文》),承蒙“大师”抬爱,很快有了回应,居然署名《土城袁氏历史研究》(以下简称《研文》)。之前有族中亲人电话,要我尊重长者,说“大师”之母也姓袁,是亲戚,我也深感愧疚。今听说“大师”在网上回击了我,我想:一者对方年长,二者是亲戚,如果“大师”教训得对,我自当感激,还要前去拜访、谢罪和请教;退一万步,即使“大师”对我个人有恶意攻击,袁某也能接受。这是摸着良心的话。
可一看“奇文”,竟让我大跌眼镜,怎么也不敢相信此文竟然出自一个“研究历史”者之手。袁志本想沉默算了,但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大是大非,虽然禹某算不得一言定案的金口,袁某也不得不言。
禹某在教训袁志前引用了“没吃三两煎豆腐,就不要在这里称自己是老斋公”的俗语,为尊敬起见,本文才不得已命名为《回敬 “老斋公”》。然而笔者却从中看到了一个手提砍刀,边挽衣袖边骂娘的唾沫四溅的大屠户形象,笔者甚是恐惧,斗胆敬请“老斋公”开恩,容在下把话讲完再杀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5-30 15: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讲座”的讲座
《研文》一开篇就给袁志开设“讲座”,竟挥舞民族大棒,因此袁志不得不首先从此问题谈起。第一,笔者在《考文》中从未说过有关民族归属和民族歧视之言,即便是回到“文革”时,禹某的这顶帽子也扣不上袁志;其二,笔者自小就无民族歧视之心,我的邻居、同学,都有少数民族,我们从未闹过“民族矛盾”,而且至今感情很好;第三,笔者认为不同的民族只不过称谓不同而已,人格是平等的,今人和前人对于民族的自我更改,目的各异,不在讨论之列。哪怕禹某能够“考知”出我袁氏是某某族也无关紧要,但所谓的“历史学家”满篇恶意的挖苦语言世所罕有,而且一棍子打一姓人还不过瘾,而今更打一族人,一国人,打天下所有黄色人种,那才真正是破天荒之举。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禹某一开始就说 :“我早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的时候,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告诉我”:“不要以为自己是汉族人就了不起,要知道:从民族成分上讲,汉族人是‘杂种’,是‘混血儿’,因此汉族人聪明,历史上当官和做皇帝的人多。相对来说,少数民族的血统要纯正得多,因为历史上长期实行‘族内婚’,很少有‘混血儿’,因此他们的个头相对来讲要矮小些。”
“斋公”首先炫耀了“中央民族学院”的牌牌;然后才请出某某家的“尚方宝剑”,却又不敢提名,许是自称也。但这论调又实在太高深了,笔者只得请教“斋公”:第一,说“汉族人是‘杂种’,“因此汉族人聪明”,这是何方高论,有没有取得专利?证据何在?经过统计么?如果说仅凭“当官和做皇帝的人”多,就得出如此结论的话,那请问:是不是皇帝和官就一定比其他人聪明?再者,以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口比例来看,到底谁当皇帝的比重大,请问“老斋公”统计过没有?
你说汉族比他族聪明,为何先亡于蒙,后又亡于满,而且一亡就是数百年?你说汉族比他族聪明,那中华民族近代的百年耻辱从何而来?你敢撰文论证此题么?不敢,你就难逃歧视民族之嫌!
其二,你凭什么就认为“汉族人是‘杂种’”,而“少数民族的血统要纯正得多”?众所周知,汉族主体的农耕文化已延续数千年,以前非但女子足不出户,普通男人活动范围也很有限,通婚距离也就数十百里。而在那很长的时间内,单我国境内就有很多民族还未定居,特别是在蒙古草原上,人都称其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征战频繁,其分、和、灭、兴,时有更替。除了抢夺财物,还要抢夺妇女儿童。特别是在对南方定居民族的掠夺中,妇女儿童一直是他们抢掠的主要对象。妇女自然是性奴,是生育的机器,儿童又是人口再生的后备军。他们这种血统的杂交融合,远远快于其他民族。你今反说“汉族人是‘杂种’”,将民间骂人的俗语赤裸裸地用于网上,算不算对全体汉族人的极大侮辱和公然挑衅?再有,你说少数民族因为“族内婚”而个头矮小,可据我所知,蒙军南侵和清军入关时,他们皆人高马大;就今天的藏族、维吾尔族平均身高也不一定低于汉族。请问你这是哪门子高论?这不是民族歧视又算什么?
再看另一个“高论”:“中国人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是公认的‘蒙古人种’”。请问“斋公”:是谁“公认的”?多少人承认才算公认?有没有签字画押?就算你自己承认你老祖先是蒙古人种,那么请问“斋公”:在蒙古入侵以前,我们的西夏、金、南宋的广大民众是什么颜色?他们是不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如果不是,那请你说说他们是什么颜色?你如果说不出,那就是对全体黄种人的极大侮辱,定会天怒人怨!
民族融合的论调不用你讲,但公然夸大其词整体“归类”,真不愧为“老斋公”也!如果说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就是“蒙古人种”的话,那我们今天还提什么民族团结?干脆就全尊铁木真为老祖先,就统一叫“蒙古族”得了。禹某只要能说服全国人民这样做,绝对永垂青史!
再有,蒙古统治中亚和欧洲的时间要比统治中原长得多,其间的惨烈不用赘述,那里的人怎么没全变成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蒙古灭南宋时,南宋人口已是数千万,他最后留守的本族军队相对要少得多,无论他们怎么奸淫,也不可能在几十年间就把数千万宋民后裔全部“换种”。禹某居然将中华民族的基本底色完全“归功”于蒙古人的种,难道就不怕被其他55个民族的唾液淹死吗?!
“斋公”接着又说:“但是现在中国人的血统就很杂乱了!因为蒙古人中没有‘络腮胡’。‘络腮胡’是巴基斯坦等欧亚人种。现在中国人中,哪姓人没有几个‘络腮胡’?这是欧亚人进入中国后与汉族人杂交混血的结果!”
此言更大胆也,言下之意,凡是“络腮胡”,而且不论哪一姓的“络腮胡”,都是“欧亚人进入中国后与汉族人杂交混血的结果!”广大“络腮胡”朋友们,你们服吗?!蒙古人有没有“络腮胡”暂且不论,那《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张飞就是众所周知的“络腮胡”,董卓也是,更早期的纣王也是,中国古代的好多神像都有“络腮胡”,难道他们都是欧亚人窜的种?“老斋公”竟敢如此公然侮辱全中华民族,听得袁志毛骨悚然,恕袁志打死也不敢外传。
大是大非尚且如此“高见”,其他问题又何足道哉。袁志本不欲浪费时间,但为尊重读者,只得把话讲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5-30 15: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正史”论
其实,禹某之所以犯此低级错误,其目的无非是为羞辱袁志,进而要推翻袁氏家史而已。禹某的根据,就是谭其骧的推测,需要提醒的是谭其骧也只是推测而不是定论,然而即使他是定论也算不上“国史正史”。因为禹某质疑袁氏家史的根据就是“国史正史”中没有记载,他的要求是国家级的,连号称“天下第一”的《遵义府志》记载的都不算。但无论谭其骧怎么研究,他也没有一句侮辱性的语言,这就是真正的大师手笔。不像有些人一开口就用“胡拉乱扯”、“编造”、“巴结”等语。禹某口口声声说“袁初巴结明朝廷”。身为臣子,忠君报国,天经地义,何巴结之有?古语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称“帝眷”又怎么了?再说当时朝廷既然认可,必定事出有因,事隔几百年,又岂是尔等只认“正史”的书虫所能参透的?要照禹某所言,今天咱们自称党的好儿女,那就更是“巴结”共产党了?
写史之人,秉笔直书,不褒不贬,用中性词,述而不评,此乃基本常识和起码道德。《遵义府志》洋洋百万言,你能找到“巴结”二字吗?连最起码常识都不懂者,居然自称“老斋公”,是豆腐吃多了还是肉吃多了?
平心而论,研究近千年前的历史,在古残卷中去找蛛丝马迹本无可厚非。但你不能说凡是“正史”上找不到的就一定不存在,就一定是“胡拉乱扯” 的“编造”。历史是由人写的,人保存的,不要说改朝换代的罹难年代,就是太平盛世,你敢保证“正史”的真实性么?你敢不敢保证“正史”就百无一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能在日本“正史”中找到南京大屠杀的证据吗?在电影《台儿庄大战》公映以前,“正史”上有多少记载?蒙古向周边扩张的整个血腥过程中,屠城灭族无数,你能在《蒙古秘史》中找到答案吗?非但其他地域,就是在南宋的屠城之举,有很多你在《宋史》中也找不到。然而,民间却有!
远的不说,杨氏将播州治所迁至今遵义时,老城那一带就叫穆家川,今遵义毛泽东住居纪念馆以前就叫穆家寺。穆家川从何而来?穆家寺何人所建?杨氏迁来穆家川以前,此地是何人所居?杨氏是买地、逼迁、还是斩尽杀绝而取得该地?《遵义府志》有记载吗?这就是地方的“正史”啊!
然而,这“正史”里没有的东西,穆氏家谱却有。因为杨氏土司当年虽然斩草,但却未能完全除得根尽,他们这才有血泪斑斑的家史。同样,关于袁世明平南一事,禹某定要以 “正史”未载而“一票否决”,这是何等武断?你应该知道:所谓《宋史》,其实是元朝编修的,而当年的土城等地叛乱,就是元蒙施的离间计,他们会亮自己的丑吗?你在《宋史》中又如何找得到?!
再退一万步讲,假如你禹家如果没有文字家谱,那你就没有家史吗?没有家史,你从何来?因此,有人就有历史,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载体,国史、家史都是史,代代相传的口碑也是史,以前有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就是口传,你敢以“正史”没有记载而把他们全部推翻吗?何况宋史本身残缺不全,连“西南巨儒”郑珍和莫有芝都只能找到聊聊数语,你算老几?如果说《遵义府志》记载的都不算,又凭什么相信你的?你在古残卷中搜集的所谓“证据”,你敢不敢保证郑、莫当年就一定没见过、没想过?
关于袁世明和其妹袁子英等人的传说,在仁、赤、习城乡之间有口皆碑,中国杉王至今还在巍巍佐证,难道全是空穴来风?全是我袁氏捏造?禹某一直以“伪造家史”定罪,如果真是伪造,那也应该是各造各的,按禹某的话说,这“不光彩”的事儿就应该是“暗箱操作”,绝不可能家家一样。可是请禹某去看看习水县温水镇何氏家谱;去看看仁怀县坛厂镇母氏家谱;去看看“三槐堂*王氏”家谱……。再去参观一下温水镇何氏入黔始祖何国佐的碑记,再去读一读王元开的《卜宅柜岩》诗。他们记录的时间、地点、事件,完全相同,难道他们是集体开会伪造?你禹某非要以赤水有猿猴山而定袁氏为土著,那么你就至少还必须再去找出一座“王猴山”,一座“何猴山”,一座“母猴山”……当然,你肯定还会找出自家的“禹猴山”。同时还要把他们和你家的族一一“考知”出来。这样,定可获若贝尔姓氏研究奖——是专为“老斋公”设的!
因此,关于我入黔始祖平南一事,即使一家之言不全信,数家之言当可参考。即使你不信,你可以保留意见,岂可武断否决,岂可恶语中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5-30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朱元璋的禁令
朱元璋的禁令所限制者,以时间和地域为别也,在今云贵高原,凡在傅友德征南大军之前入境者,皆在其限制之列。我族来于前朝的前朝,自然被他归于“蛮夷”而加以歧视,何足为怪?你敢据此保证明朝以前,此域就一个汉族也没有?!
四、关于陈世松《蒙古定蜀史稿》论
禹某既“研究”过我族之《光裕禄》,当知我始祖是端平二年“正月师至,五月奏凯”,皇上随即“留世明镇其土”。而蒙军是当年六月才大举犯川,一直到端平三年秋,寇扰川北全境。我始祖平定南方后,其部稍加修整即驰援川北,袁世明的四个儿子(袁贵、袁贤、袁威、袁猛)就是端平三年春在简州(今简阳)战场捐躯的。这与陈世松《蒙古定蜀史稿》说的“南宋端平时期,土城地区”“少数民族头人”“组织‘义军’和家兵”“去到川北前线抗击蒙古军”正好吻合。只不过陈世松不知具体情况,凭常理推测记为“土城地区的少数民族头人”罢了。但尽管如此,我族还是感激他,有此证据,说明苍天有眼,我先祖的鲜血终于没有白流。这就更加有力地佐证了我始祖抗蒙戡乱,抵御外侮的擎天之功!因为当时“南广蛮”谋反正是蒙军挑动的,若无我始祖平定,他们南北夹击之计定然得逞。如此,南宋灭亡的时间定会大大提前,后果更不堪设想!
五、关于我入黔始祖名讳
至于禹某对我的回答,有两个关键问题纯属断章取义,强词夺理,读者只要对照阅读即知,不值理睬。倒是禹某责诘我始祖本为袁世明,何故今写成袁世盟一事,袁志很认真的去问了现正在编撰族谱的领导小组宗亲。他们早就起草了一份声明,正欲收入族谱中,他们说名门大姓不作暗事,既然有人“好奇”,提前公开也无妨:
附:声 明:各位宗亲,我入黔始祖本名世明,今谱用“盟”字,事出有因:民国二十六年,因始祖墓碑久经风霜,字迹模糊,族人乃重新镌刻,时议曰:我始祖,贵为元帅千岁,碑记当与常人有别。常人碑记皆刻“讳”字于名前,名曰避讳,实未能真正避开。始祖来于南宋,时“盟”与“明”通用(即通假字),用“盟”刻名,岂不快哉!其理由如下:
一、用古之通假字,可表源远。源头远者,流才长也;
二、盟者,盟主之寓也,身为元帅,统帅千军万马,足可当也:
三、 “明”下加“皿”,更能表达后裔敬祖之情也。
   为此,碑上方刻为“始祖世盟袁公神墓”,如此加一“皿”底,去一“讳”字,古朴庄重,更显尊荣!
故,今后凡我宗亲在书写始祖名讳时,皆一律用“盟”字;相互提及时,亦读meng音以避讳。若对外交流须提及或书写时,可视其具体情况,用“盟”和“明”均可。
特此声明
袁氏族谱编撰领导小组
2011年10月18日
六、关于“硬气汉子”“举义旗”论
其实,禹某“关爱”袁氏由来已久,前者本人在《考文》中就曾因禹某说袁氏在平播时“最终倒向大明王朝”一语质疑禹某:“是否因为袁氏未与杨同反,因此未招灭顶之灾,尔心不甘也?”不料今日果然不打自招,且看他在《研文》中给袁氏支的“高招”:“象这样腐败的明王朝,如其让他愚弄和欺压,倒不如象杨应龙那样,做个硬气汉子,不惜一死,高举义旗同明王朝大干一场。”至此,其仇视袁氏,切盼袁氏全体覆灭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杨应龙是否“硬气汉子”、举的是否“义旗”早有定论,岂是你“斋公”所能肆意篡改的。你“老斋公”唯一的憾事就是生不逢时,没能在明朝给袁氏当上狗头军师。否则你定会怂恿袁氏“高举义旗同明王朝大干一场”。那样就能灭掉袁氏,你就可以哈哈大笑了!可如果真那样,连你妈妈也不会来到世间,你又从何而来!
七、关于“晒晒”“破筋筋”
禹某“苦心孤诣”地把我袁氏“家族历史上这些破筋筋都拿出来晒晒太阳”,羞辱袁志一人不够,还要株连九族。在此,袁志首先向列祖列宗和广大宗亲赔罪:各位宗亲,因袁志一人“闯祸”, 祸及全族,袁志向你们赔罪了!
但“斋公”晒的“这些破筋筋”,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呢?举一个例子:袁子升之死,连《遵义府志》都载为“……(明万历)二十五年,(杨应龙)流劫南川,临和江,索其仇袁子升缒城下磔之(972页)。”他却要捏造成袁氏“同门相残”。大事尚且如此歪曲,其他又何足道哉?若要一一回答,又岂止数万言所能述书!但我袁氏历史,自有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名誉会长的中华袁氏文史研究协会研究,自有中华袁氏网站研究,不敢劳驾别有用心者“操心”。借禹某一言,中华袁氏历史这潭水深得很,我袁姓子孙尚且难知其万一,何况外人!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不过禹某既已晒了我族的“破筋筋”,我也不妨晒晒好衣裳:我族自落点习水土城以来,历代皆任当方首领,直至改土归流以后。其间军事实力强盛,多次为国立功,老遵义原来有个双忠祠,其祭奠者之一就是袁世盟第十四世孙袁鼎将军;经过仁怀著名学者穆升凡老师统计,袁氏历代战功卓著的将军接近百位,科举人物更众;自宋至民国,历代朝廷对我土城袁氏皆有封赠;禹某否认有袁世盟其人其事,但习水著名的中国杉王却明明白白地刻着是袁世盟所栽;以宋帅袁世盟为始祖的袁氏宗祠今已修缮落成,于本年10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时贵州省文化厅、中华袁氏历史研究协会、习水县文化体育广播旅游局、程寨乡政府等多家单位皆派员参加和祝贺,整个工程耗资二百六十万元,其中贵州省文化厅补助二十万元、习水县政府补助八万元、余皆袁氏族人捐(筹)。
今天,我世盟祖后裔已近二十万人,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专家学者比比皆是,只不过他们对尔等“高论”不屑一顾罢了。可怜我世盟祖一脉虽然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到底还是出了个不肖子孙,非但既无文凭又无水平,不成一事,竟然还不知天高地厚,胆敢去招惹“德高望重”的“老斋公”,由此连累我全族受辱不算,更殃及全中华民族和所有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者。不过袁志并不后悔,因为抛砖自可引玉,禹某既然晒了我家的“破筋筋”,他定要亮出自家的“好衣裳”,到时咱们肯定会大饱眼福。敢问“老斋公”:肯亮家珍否,如果有的话?
不过 “老斋公”即使小气我也不怪,有一点我还是要真诚的感谢“斋公”:古有一字之师,今禹某当算袁志的一言之师。盖因袁志在《考文》中说“袁氏从来没有叛臣”一句,确实太幼稚了,您老教训得对。袁志有错就认,知错必改。为此叫你一声老师,尽管老师已声明这“是对袁志的永久性答复”,但如果老师肯金口重开,袁志也不会怪你自食其言,而且还会一如既往洗耳恭听,有问必答。
谢谢老师!

最后提一个请求,希望禹老师的文章不要更改一字,让它永远挂着,让全国人民都来学习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5-30 2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此文,心里十分痛快,我祖不但伟大,还有如此学识后人。我是土城人,是先祖26代孙,以前对溯源不曾上心,退休以后才开始追寻,才感觉始祖“入蜀平南、留镇守土”的伟大功绩,让我觉得骄傲与自豪。作为明主子孙,有义务更有责任对诋毁、污蔑我主的一切文字舆论予以反驳与痛击,就像人们常说的“痛打落水狗”一样坚定与无情,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5-15 17:07 , Processed in 0.1777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