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画家原始转: 袁世凯与大清帝国的覆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10:53 编辑

加拿大画家原始转: 袁世凯与大清帝国的覆灭  


清帝退位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摄政王载沣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极力保荐与威胁下发布上谕,任命被他罢官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扶事宜。袁世凯没有犹豫,接受了任命并提出八项要求。22日,湖南、陕西宣布独立,而清军在前线毫无进展,不得已,载沣批准了袁世凯的奏请。
     面对各地汹涌的起义浪潮,奕劻内阁集体辞职。载沣遂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非国会公举,声称不敢奉命。11月8日资政院开会,正式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袁世凯于16日赴京,组成责任内阁。
     袁世凯基于先把军政大权抓到手,再打着大清的旗号逼南方革命军就范;然后借革命军的力量威胁朝廷,逼其交出全部权力,建立自己的中央政府的考虑,首先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三天后将其占领。其次,以责任内阁的名义,奏请一切与立宪制度抵触的事项一律停止,所有政令集中到内阁。载沣被迫辞职,此时大清帝国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19121月14日,唐绍仪问伍廷芳,如果清帝退位,推举袁世凯为总统有多大把握。孙中山电称:“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此电我们也可以看出,孙中山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袁世凯在知道自己可以当上总统后,便放心的开始逼宫了。
     16日,袁世凯来到养心殿,对孤儿寡母说了一番形势后,道:“环球各国,不外君主、民主,民军也不想因改为民主,减少皇室尊容等等“。袁世凯说此番话时虽泪流满面,实则暗含威胁之意。隆裕太后一言未发,泪流满面。袁世凯出宫后,遭革命党人炸弹袭击,称病不朝了。把逼宫的任务交给了民政大臣赵秉钧、署理外务大臣胡惟德、署理邮传副大臣梁士诒等。袁世凯又买通小太监小德张。小德张对隆裕说:“若不答应民党的要求,则革命军杀到北京,您的生命难保;倘能让位,则优待条件,仍可安居宫闱,长享尊容富贵,袁世凯一切可以担保”。隆裕这时动摇了。
     22日,孙中山提出最后议和解决办法,但隆裕仍坚持召开国民会议解决问题,袁世凯上奏威胁说,采用这个办法,就不能保证清帝退位后的优待。
     26日晚上,主战派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断一条腿。次日上朝时,隆裕掩面痛哭,泣不成声的说:“梁士诒啊!赵秉钧啊!胡惟德啊!我们母子的性命,都在你们三人手中,你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的性命啊”(《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第111页,1946年)。
     29日,隆裕做出皇帝退位,颁布共和的决定。
     19122月12日,这是个如今不再提起,但必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不仅结束了满清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皇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统治。这天,隆裕以宣统名义连发三道诏书:清帝退位、公布优待条件及劝谕臣民。说道:“袁世凯也受皇恩,把这样的局面应付到今天,为了国家、为了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议和能使南方满意,做到优待皇室等条件,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为了全国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顿,国家早一天得到统一,过太平日子不打仗,所以我按照议和条件把国家大权交出来,交给袁世凯办共和政府。今天颁布诏书,实行退位,叫袁世凯早点出来,使天下早点安宁吧。”在胡惟德免不了的一番安慰之后,隆裕面露凄楚,拉着宣统的手退朝了。
     袁世凯无论当时动机如何,真正使清廷退位的是他,不是革命党人。有了清廷退位才有了统一的中华民国的建立;当时,无论共和还是君主立宪,如二者能确立其一,我中华也不会有其后百余年的曲折探索。当然,历史来不得假设,好在历史无时无刻不在书写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5-22 05:55 , Processed in 0.1760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