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4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湖南隆回高坪光三郎裔三修族谱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2 编辑

湖南隆回高坪光三郎裔三修族谱序

    谱以实本支、真的派也。上溯祖宗之所自昉,下别子姓之所终分。细为之查,毋使属吾亲支者背而出之;严为之卫,毋使非我族类者窜而入焉。补其阙亦正其讹,所以定名分,实所以正伦纪也。
    我祖光三郎,派衍实繁,因上古赋性淳朴,事从简略。明时诸公虽得欧苏谱法,而未能尽善如意。自乾隆癸巳庠生应弦、加禄诸先达据明谱而续修之,详其所已载,复详其所未登明。某父几子,诸子各从其父;某祖几孙,众孙共从其祖;某祖配某氏、葬某山,纪年月、详山势,分相联也,情相洽也,仁之至故义之尽也。所不足者,据翰院学士光一郎于宋时兄弟五人同自案山出业,各有分图,具载三郎公配伍氏婆。明谱载伍氏婆生万富、万贵,又万荣、万华,周氏妙仙生二女,而无张氏婆。今添庆、朋继共妣张氏,且传张氏生发和、发顺而无伍氏及富、贵与荣、华。此兵火之余,文献无征,相传数百年来莫有能详其说者。吾因之有感焉,谓我祖配伍氏,实本出业分图,果确无疑;谓有伍氏、周氏、复张氏,于理实信,盖分图止属案山,出业未及备述终生,且我祖来新邑时年仅廿六,次年生万富,又五年生万贵,伍氏后继周氏,二婆未得寿考,其后复继张氏宜也;谓张氏生发和、发顺而无伍氏及富、贵与荣、华者,意彼未谙分图,且不知伍氏生富、贵,周氏生二女,张氏生荣、华,而发和、发顺即荣、华二祖名号也欤。今则谓配吾祖者共属吾妣三氏,曷容偏废?理可信者,虽疑亦传,奚必概从其阙,彼添庆、朋继实本荣、华公后,故共妣张氏而失遗伍氏,我户妣伍氏更何可不妣张氏、周氏?独奈所迁远丁若云、贵、川、粤及本省,多属天悬地隔,一时难于毕集。倘继起有人,实能迪前人光,遍寻海内而悉合之,则我祖三郞公后裔岂仅以千万计耶?今道光丁亥,去乾隆甲午五十余年,族内长者复倡斯议,命余总修,诚虑生殁配葬、远徙近迁,与其日久而传疑,孰若目前以示信也。于是与同志诸君据前两谱而续修之,以明谱为宗,清谱为法,间有不精细者,再加详密;有实出一源前略而未登者,仍从其合,如邵邑隆回洞头村庆孙派、世敬公后思珠派、湘乡马龙区仕贞公后思甫派是也。有疑信半参可即而可离者,不强其同,如德孙派高甫公,实徙宝庆南门外,今则查不的实,姑俟缓图可也。一则实本支以告我祖,一则真的派以传我后。初何敢有一豪粗略一毫混淆也哉?至我祖始基来历,及各祖分发户计,亦既细意敷陈,兹不复赘无已,再撰《银杏树记》。
亿房杨桥十七代孙嗣乐鉴明氏谨识
皇清道光八年戊子仲夏
光绪三十年甲辰春月                                                        五修重刊

    【编者注】
    ①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
    ②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

    (说明:该谱序根据湖南隆回高坪袁小兵宗亲提供的照片断句整理,恳请众宗亲批评斧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5-2-6 02:0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2 编辑

      我希望袁氏家谱网开辟“伯庸后裔”专栏,一目的不是为了编修我们伯庸公裔这一大支的袁氏族谱,也不想在网上讨论和考证我支的世系源流,也不愿对我族各分支的各位先贤所作的《族谱序》进行“品头评足”,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名与利去编修所谓的“袁氏通谱”,仅仅是为了方便我们伯庸公支外迁的宗亲认祖归宗而已。我本人非常认可胡适先生的修谱观点:远祖世系粗略记载即可,始迁祖以下,须考证清楚,记载详明。因此,我再次申明,我们不希望也毫不需要任何人来帮助我们研究我们伯庸公裔这支的世系源流,也不想再看到您在我们伯庸公裔各分支的族谱《源流序》后发表的任何“高见”。同时,我认为我们伯庸公后裔几十万之众,无论各行各业和各学各科,都是人才济济。待到我们自己认为有重新考证祖宗世系的必要之时,自然会集我族这方面的精英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和系统的研究与论证。
    以上回复,不妥、不敬之处,望海涵!最后,无论谁的热心与热情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8 18:4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名字这个事我也有同感,古人多叫号。我们家上两辈堂兄弟就用同名的,因为分两个地方居住,相隔几十公里,到第三辈同名就更多了。我在整理的时候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后面证实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6-4 17:5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宗亲们大家好!我来自贵州仁怀 ,是思珠公之后,我们的字辈还是原来的老字辈:添正应诸子文邦立贤才思念宗祖德世代守荣华。请有知道这个字辈的宗亲关照一下,我们只有老辈人传下来的一个字辈不完整,想补充一下回到大家庭。谢谢!联系方式151212048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4:30:28 | 只看该作者
袁文献 发表于 2015-2-26 11:39
看现代中国“孔夫子”——胡适谈如何修谱(附序两篇)
【转】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
    绩溪旺川曹显 ...

    感谢文献宗亲的分享!
    胡适先生的修谱观对当下社会流行的各姓氏编修所谓通谱的提法实在是大有启迪与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2-26 12:5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5-2-26 14:24 编辑

    “要知道修谱的本意是要存真传信;若不能存真,不能传信,又何必要谱呢?”这个我非常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2-26 11:3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5-2-26 14:24 编辑

看现代中国“孔夫子”——胡适谈如何修谱(附序两篇)

【转】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

    绩溪旺川曹显承堂是族中一个支厅,今年修成支厅的家谱。厅里有许多人是我的亲戚朋友,他们要我做一篇序。我想他们不肯捏造几个大人先生的序,反要我做序,这是他们的一番好意,我如何好推辞呢?
    我是很赞成曹氏诸位先生修支厅分谱的。为什么呢?因为支厅成立以来不过十几代,年代既近,系统容易寻找,事迹自然信实可靠。况且支厅修谱,事轻费微,可以随时续修,不须受别支牵制,以致年代久远,到头仍旧不能成功。
    中国的族谱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没有一个姓陈的不是胡公满之后,没有一个姓张的不是黄帝第五子之后,没有一个姓李的不是伯阳之后。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哪里去了?
    从黄帝、尧、舜、文王、周公到于今,四五千年了。古代氏族授姓的制度,经许多学者考订,至今不能明白。谁能知道古代私家相传的系统呢?荀卿去古未远,他已说:“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故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韩非也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二千多年前的荀卿、韩非尚且如此说法,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如何可以妄信古人的乱说呢?
    古人对于家谱也有很慎重、很老实的。如颜真卿作元次由的墓志,直说元氏是拓跋的遗族。其实汉、晋以来,西北、东北的低级民族侵入中国,和中国人杂居,日久都同化了。现在中国的民族,照人种学的眼光看来,实在是一个极复杂的民族。如果当初各姓都老老实实的把本族的来源记在族谱上,我们现在研究中国的民族,岂不省了多少事吗?可惜各姓各族都中了这种“源远流长”的迷信的毒,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因此中国的族谱虽然极多极繁,其实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这是我对于中国旧谱的一大恨事。
    因此,我希望以后各族修谱,把那些“无参验”不可深信的远祖一概从略。每族各从始迁祖数起。始迁祖以前但说某年自某处迁来,以存民族迁徙的踪迹就够了。各族修谱的人应该把全副精神贯注在本支派的系统事迹上,务必使本支派的家谱有“信史”的价值。要知道修谱的本意是要存真传信;若不能存真,不能传信,又何必要谱呢?
    此次曹显承堂修的是支谱,是一种小谱。我以为这种法子很可以供别支别姓仿行。将来中国有了无数存真传信的小谱,加上无数存真传信的志书,那便是民族史的绝好史料了。


【转】赵氏家谱序(胡适)

    晋.垣曲.同善赵庆,是我的朋友,他族今年修家谱,伊将他的家谱与余寄来一部,请我作序。我因为是朋友的关系,也不好推辞,以应我的朋友。

    我从前看续溪曹氏的家谱,所修的不过是先祖名讳,又说某祖是个“济世活人”的人,某祖是个“出资救灾”的慈善家,某祖是个“忠厚待人”的正直君子,某祖做的什么官,某祖建的什么功,等等。都是讼扬赞美他祖先的话,与历史上毫没有什么光荣,我以平淡的作了一篇序。

    今看赵氏的家谱,很是出色的,很有价值的,不独与中国历史上大有振兴的关系,并且与世界民族大有振兴的关系,因为什么呢?外国常说“中国人不能合作,好像一盘散沙。”又说“中国人不能振兴,是个东亚病夫。”这两句话批评的中国人,不值一文钱了,故孙中山先生提倡“三民主义”来救中国,他说:“中国人只有家族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从此看来,中国不怕没有国族主义,还有家族和宗族主义很是可奖的,以我的观察可是不然。

    自欧风东渐,辛亥革命以来,争“平等”倡“自由”,这两个名词出来以后,为父的不能管束其子,为兄的不能教训其弟,不惟没有国族主义,连家族和宗族主义几几乎要丧失哩,这是何故呢?中国的旧习,为父兄的一定要教训子弟,或有了不是要大骂时,动以“平等”“自由”为口词,还有比此更甚的事,就是兄弟争产,或是翁姑虐待媳妇,或是继母害前子,种种的残声,时常灌满我的耳朵。从此看来,外国人说中国人是“散沙”是“病夫”,岂不真实了吗?

    从我看了赵氏的家谱以后,才知道中山先生所提倡的民族主义,一定能实行的,外国人批评的中国是“散沙”是“病夫”。恐怕靠不住了。赵氏家谱的内容有“凡例”是解释家谱的事情,有“插图”是明白住址的地方,有“家范”是教训弟子的话,下余的是“五世图”啦,“事略”啦,与“祖茔”啦,也是平淡无奇的,所出奇的就是联合女婿、外甥和外族的异姓氏族,我看了许多的家谱,都说的是本姓本族的名讳和事情,并没有修女婿、外甥和外祖的,间有修女婿、外甥的,也不过是少数。赵氏不惟修女婿、外甥是很详细的,并且修外祖的名讳是很详细的。他修的外祖不过是知母亲的根源,是联亲的,修的女婿外甥不过是明女子的下落,也是联亲的,要是如此相联亲戚,亲戚联亲戚,同姓联异姓,本族联他族岂不成了中国有血统的一个大民族吗?在扩大于全球,岂不成了世界大同主义吗?

    凡以血统联合民族,比“平等”“自由”“民有”“民治”“民享”等名词联合民族强得多,我希望各姓各族,以后修谱时候,照赵氏的家谱修汝,很有价值有光荣的,很是可敬可佩的。

             太平洋国际讨论主席中国代表  胡 适
                                           敬序于上海

    注:赵庆(1906-1985年),又名善馀,垣曲县同善镇上堡村人,原属旧职人员。1949年参加工作,任小学教员,1984年离休,1985年元月去世,享年79岁。

    赵庆先生青年时代热心好学,接受新文化,倾慕当时大文豪胡适先生的白话文与新诗,经常虚心求教,口诵手录,由此而与胡适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4年续修赵氏家谱时,他将家谱清样寄请胡适先生校阅并请胡适先生作了序。赵庆先生做学问刻苦用心,他读书时,把他认为好的诗、联、文一一手录,汇集成册,仅对联就有六册,录各类对联3000多副,保存至今。他收集和创作的部分行业对联曾被垣曲诗联学会出版的《垣曲楹联作品选》采用。根据赵庆先生的遗作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文字功底深厚,对楹联和其它著述是很有研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15 20:5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7 编辑

您从客观角度讲出了我们心声。就因为我们与万富公支都是伯庸公支的后人,从彼此的谱序对比还是可以看出许 ...[/quote]
谢谢卫红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14 20:3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6 编辑

我不知道胡适先生是否讲过那个修谱观点,但不管讲过与否,“远祖世系粗略记载即可,始迁祖以下,须 ...[/quote]
您从客观角度讲出了我们心声。就因为我们与万富公支都是伯庸公支的后人,从彼此的谱序对比还是可以看出许多疑点。但谁对谁错说不清,要从平常心面对。虽然敬祖是原则。但是基本上的错误是不能犯的,也是不需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9 16:4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6 编辑

我希望袁氏家谱网开辟“伯庸后裔”专栏,一目的不是为了编修我们伯庸公裔这一大支的袁氏族谱,也不想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8 14: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10-3 22:35 编辑

我希望袁氏家谱网开辟“伯庸后裔”专栏,一目的不是为了编修我们伯庸公裔这一大支的袁氏族谱,也不想 ...[/quote]

    我不知道胡适先生是否讲过那个修谱观点,但不管讲过与否,“远祖世系粗略记载即可,始迁祖以下,须考证清楚,记载详明。”这个观点都非常正确。在这一点上,我与楼主是一致的。
   
    不但我与楼主的观点是一致的,二百多年前的《湖南隆回高坪光三郎裔三修族谱序》的作者袁嗣乐(字鉴明)先辈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老人家在担任隆回高坪光三郎裔三修族谱的总修时,就对其始迁祖光三郎公以下的世系进行考证,他对以前的几个族谱,特别是添庆、朋继户的族谱的一些提法提出质疑,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考证清楚,记载详明”,而不是人云亦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尊敬。
   
    袁小兵宗亲将这个谱序拍成照片,宗亲网主编袁弘毅根据照片整理成文档,标点断句,发到宗亲网上,立即引起包括本人在内的一些宗亲的热议,yuanziq、卫红宗亲的回复都很有道理,在这个基础上,宗亲网本来希望有更多的行家能够进一步探讨、研究,但楼主的这一番发言可把我吓坏了。
   
    您说“不希望也毫不需要任何人来帮助我们研究我们伯庸公裔这支的世系源流,也不想再看到您在我们伯庸公裔各分支的族谱《源流序》后发表的任何‘高见’”。我顿时觉得我们这些跟了帖的人像是一个个偷窥人家隐私一般,还如家长里短的女人们一样,多嘴多舌。
   
    首先要说的是,仅就本人而言,谈不上帮助你们,更谈不上什么研究。yuanziq只是讲了一些他所知道的情况,卫红宗亲也仅仅是提出了一个疑问,您还真别介意,大家不会强行来帮助您的。我们,起码我,也没有足够的学问来“帮助”您。不过,您为什么不希望也毫不需要任何人来研究伯庸公的世系呢?是因为已经很清楚不需要研究了,还是除您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学问来研究呢?看了后面您的“我们伯庸公后裔几十万之众,无论各行各业和各学各科,都是人才济济。”我有点知道了, 您是说,这都我们家的谱,关你什么事!
   
    但如果是这样,历史学家是不是只能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如果历史学家研究别国的历史,是不是侵犯了那个国家的主权?
   
    没有谁说过伯庸公后裔不是人才济济,起码我不会这样认为。但是不是因为人才济济了,别人就不可以研究了呢?
   
    您说“待到我们自己认为有重新考证祖宗世系的必要之时,自然会集我族这方面的精英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和系统的研究与论证。”说到底,还是内外有别。
   
    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已经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原来很多神秘的事情,现在都可能很快会被自媒体迅速传播。单就族谱研究而言,已经出现了大批专家学者。如上海图书馆王鹤鸣研究员对各姓的族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不知道王研究员是否研究过袁光三郎的族谱,如果研究了,楼主不知是否要向他讨个说法,因为他不仅不是你们光三郎的后裔,甚至不姓袁,如果您警告了他,他依然要研究,楼主不知会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包括伯庸公后裔在内的很多宗亲,只要了解伯庸公后裔各支的世系情况,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存在很多矛盾和世系不清的情况,单就我们现在提到的这个序言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不少。其实,这不仅仅是伯庸公后裔才有的现象,大部分袁氏甚至大部分姓氏都存在这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科学的态度应该是鼓励所有有兴趣、有学识的宗亲甚至外姓专家进行研究、探讨,似乎不应该闭门自守,还处在旧时“族谱密不示人”的状况。项城袁氏算是我袁氏望族吧,他们就从来不会反对外人来研究,反而,你只要研究有意义,他们会一再表示感谢,项城袁氏开家族联谊会,也有很多非他们一族的宗亲和外姓的专家参加,持开放的态度,这也是项城袁氏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听楼主的口气,一定是可以代表全体光三郎的后裔。楼主,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5-20 03:48 , Processed in 0.2270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