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8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过任评说:一代枭雄袁世凯崛起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6:49 编辑

功过任评说:一代枭雄袁世凯崛起之路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物,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辟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的多。

    尽管每一个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能和超凡魅力,但是作为政客的他,实在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样一位以建立不世事功而自诩的人物,后世史家却一再的以道德判词来痛贬,对他的事功好像不屑一顾,对他的败笔却是一书再书。

    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是一个伪君子,是不折不扣的窃国大盗。先窃清朝代以民国,后窃民国代以洪宪王朝,没错,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多少年来,我们对他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能或许包含了人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那么在这里,让我们索性花一点时间,好好来观察一下这位重要历史演员,卸妆之后的面目吧。

    解说:这是是河南的袁林,当地人称之为袁坟,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袁世凯就葬在这里,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这个碑铭是袁世凯的一生好友徐世昌题写的,碑的背面该是死者的生平事迹,功过是非,但是袁世凯墓碑的背面,却一片巨大的空白,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看来,当时的人们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在这个人面前充满了巨大的疑惑。

    讲解员(袁世凯故居):后边这座楼房就是袁世凯出生的楼房,这座楼房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末时期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姓石的庄园,在石家家道中落以后,在1858年由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出巨资购买回来,并在此修建了袁宅。

    解说:1859年的秋天,河南项城的望族袁家新添了一个男孩,在外打仗的袁家长辈给男孩取名为世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出生在乱世的男孩,不但给家族带来了荣光,还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氏这个大家族我刚才说的,不是个一般的家族,袁氏这三代出了两个进士,两个举人,四个秀才,做官嘛,做到总督、侍郎。

    记者:这份也就是袁氏家族的家谱表,袁世凯,父亲袁保中,祖父袁树三,袁家不是从袁世凯开始发家的,要数这个袁甲三,也就是袁世凯的叔祖父,二爷,当时他在朝中是位居一品官的漕运总督。

    解说:袁甲三是袁氏家族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蹿红,与太平军的兴起有重大关系。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在广西紫荆山区起事,仅仅用了两三年便夺走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一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文职出身的官员,都纷纷走出书斋返回地方筹办团练武装,成为著名的团练首领。与曾国藩同朝为官的袁甲三也随潮流而动,回乡练兵。战争把整个袁家都卷进来了,袁家可以说是个书香门第。这个家族对家国、君父有着虔敬的忠诚,于是在袁甲三的带领下,袁家的男人们全力投入到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争之中。

    张华腾:袁甲三他死于1863年,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壮志未酬,但是他死之后曾国藩给他写的墓志,就是说诸军之所以能够平定江南,也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就是因为袁甲三,他的原话就是“公扼守
江淮,使我们无后顾之忧”。

    解说:战争是残酷的,可是袁甲三却借着它实现了整个家族的崛起。但是对于袁世凯来说,这位叔祖给他的印象十分模糊,因为在他四岁的时候,袁甲三就去世了。虽说袁世凯从小就听说过叔祖的辉煌事迹,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对他发生重要影响的人是袁保庆,袁保庆本是袁世凯的叔叔,但由于常年在外打仗,年到40还没有子女,于是袁世凯的生父就把袁世凯过继给了袁保庆。

    张华腾:大概是他七八岁的时候,袁保庆被清政府任命为济南知府,现在的济南市长,所以就把袁世凯带到济南去,所以袁世凯这个人他项城虽然很闭塞,但是他少年时候的生活,都不是在农村长大的。

    解说:在济南生活了两年后,袁保庆从济南调到了南京,袁世凯又跟着在南京过了五年相对安定的生活。关于这个时期内袁世凯的生活,虽无详实的史料记载,但不难想象一个衣食无忧的少年公子,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无过于读书和成长。

    袁腾飞(民间学者):一般就是现在的观点看,就是袁世凯不读书,但是我们看到就是袁世凯13岁的时候,据说就写了那么一幅对联,就是“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就这种抱负,你说他没有学问他能把这么工整、意境高远的一幅对联写出来,我觉得这也是不现实的。

    解说:不论是正史记载,还是民间传闻,袁世凯总是给人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印象。但如果我们留意他少年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作品,不难感受他的鸿鹄之志,和字里行间浓烈的草莽之气。

    张华腾:“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九云霄,我欲向天张举口,一口吞进胡天骄”。小孩子这个气派,确实从他小时候留下很少的诗词里边,我们看一看,这个孩子从小有很大的志气、豪气,英雄之气蓬勃而出。

    解说:光绪二年,也就是1876年,17岁的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考得任何功名,三年之后又考了一场,然后第二次的失利使袁世凯对科举之路彻底绝望了。一气之下,他烧毁了过去全部的诗文,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袁世凯正好二十岁。

    袁腾飞:他是没有考上举人,但是就跟我们现在讲,就是这个人小学文凭跟小学文化并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袁世凯至少从他的早年看出来,他虽然是按现在的话讲比较另类,比较叛逆,但是他应该说为他日后的发迹,应该说积累了一些个,怎么说呢,按我们现在的话说,积累了一些基本功了应该是。

    解说:多年以后,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提到读书人嘴里还是十分尊敬,每当遇到什么事情时,总喜欢说一句口头禅“这比做文章容易多了”。

     陈晓楠:科举不中的袁世凯烧掉了书本,却发现自己的前途茫茫,在随后两年时间里,袁世凯到北京、上海都找过工作,似乎呢也都不太如意,期间还流传着他在上海的艳遇,说是身陷人生低谷的袁世凯遇到了青楼名妓沈氏,然后儿女情长,缠绵悱恻,如何如何。总之,这个时期的袁世凯奔波也奔波了,玩乐也玩乐了,甚至还在家乡娶妻生子,生下了长子袁克定,就这样过了两年,到了袁世凯22岁的时候,他终于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那就是弃文从军,他投靠了淮军著名的将领吴长庆的部队,庆字营。

    张华腾:因为吴长庆是淮军的一个著名的将领,和袁家还有着比较深厚的这种关系,袁保庆他和吴长庆是莫逆之交的朋友。

    李扬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那么对于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来讲,可能只有两条出路,一个就是考科举,一个就是从军。从军成功有很好的例子摆在他的前面,也就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湘军还是楚军还是淮军,都取得了那么大的功绩。这个有相当的一个启示作用,年轻人很多人在考功名考不过去的时候,他可以去通过参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袁世凯正好有这么一个很好的条件。解说:就像一尾鱼一样,袁世凯终于游进了自己的海洋,相比那些诘曲聱牙的古文,袁世凯更喜欢军营生活。在这里,他可以纵马驰骋,不受约束。但问题是这只是袁世凯的个人意愿,到了庆字营之后,父亲的朋友、军队的长官吴长庆,并没有打算让袁世凯驰骋战场。

    张华腾:吴长庆本身是个军人,但又是一个儒将。所以说他在军队中要找老师,要教袁世凯,让袁世凯再发奋,再重登科场,参加科举考试。

    李扬帆:吴长庆觉得袁世凯既然是从北京过来的,你又是正在考功名,那就先到我这来,你还是跟我的儿子一起读书吧,吴长庆的儿子的教师,老师是谁呢?就是著名的张謇,也就是后来的大状元实业家。

    解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袁世凯本是带着豪气来参军杀敌的,却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还是读书和科举,袁世凯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必须自己来争取。

    张华腾:有一天袁世凯闷闷不乐,他说我家,我不是没田可耕,我家有地,有田可耕。我来这也不是做这样的差事的。袁世凯就说那现在法国侵略安南,吴长庆又是广州水师提督,肯定要培养人要准备上战场的,但是现在这样的话,我不会呆时间长的。

    李扬帆:后来张謇就跟吴长庆说,他说这样吧,他说看来他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干脆给他安排一个军队里面的一个职务吧,后来就给他到了营务处,营务处实际上就是一个办公室参谋、打杂的这么一个机构。

    解说:虽说是小兵一名,但袁世凯已经非常高兴了,从读书人变成军人,是身份的重大转变。袁世凯进入庆字营后不久,军营里发生了一场骚乱。

    李扬帆:应该在1882年的春节,就已经是壬午年,那一年对于袁世凯来讲是很关键的一年。

    刘亿江(袁世凯评转作者):过节的时候军官都回家过节去了,士兵呢在军营里头喝酒,有的赌钱,最后有的因为赌钱两个人就打起来,最后急眼了就动了枪了。

    李扬帆:这时候吴长庆不在军营里面,作为营务处的一个办事员,袁世凯居然跳了出来。你想想他是刚入伙的一个22岁这么一个小伙子,他居然把这个事情给搞下去了。他的办法就是假装是吴长庆的命令,就把挑头的人抓住就给他枪毙了。解说:袁世凯平定军营内乱的过程中,虽然期间涉嫌假冒军令,滥用权力等过错。但吴长庆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在应对危机时的魄力和胆识,从此以后,他对袁世凯更是有意地关照,很快一个更大的机会到来了。

    1882年,当时清政府的属国朝鲜发生内乱,动乱的双方是朝鲜国王的生父大院君和王妃闵氏,闵妃掌权后效仿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触犯了大院君的利益。矛盾日积月累,终于酿成了一场兵变。在兵变过程中,大院君乘积煽动士兵包围王宫,闵妃出逃,大院君重新掌权。就是在这个时候,闵妃向清政府求救,请求派兵帮忙。

    张华腾:清政府应朝鲜的邀请调吴长庆这一部开到朝鲜,这是六个营,当时淮军一个营是500人,六营是3000人。

    解说:袁世凯平定军营骚乱之后半年,跟着部队来到了朝鲜。此时的他虽然还只是一个新兵蛋子,人微言轻,但是他的非凡之处就在于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迅速走入聚光灯下,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李扬帆:对于庆字营来讲所面临的任务是什么?第一就是要把大院君控制住,因为大院君当时已经控制住局面,就是这帮旧军阀势力、政治势力,而国王李熙和闵妃被赶到一边去了,那么首先就要控制住大院君。

    解说:在如何控制大院君的问题,袁世凯迎来了一个表现得机会,正是他提供了一个办法,让问题迎刃而解。

    李扬帆:只不过当时他们设计了一个计策,就是要大院君来营中喝酒,那这就是鸿门宴。那么大院君手下的这些卫队,被袁世凯截住,在营门旁边摆一些酒席,大吃大喝把他们喝醉,那么这边才好下手。

    解说:按照袁世凯的设计,他自己负责把大院君与卫队分开,由吴长庆负责控制大院君。果不其然,事态的发展正如袁世凯所料。

    李扬帆:那么当时是丁汝昌率军把大院君控制住,那么中国这一招很厉害,就是把大院君直接押回国内,扣押在保定直隶总督府。

    解说:政治风云中有一个不变的规律,有危机的地方就有机会。对袁世凯来说,这场原本危险的朝鲜之行,最终成为他表现自己、树立形象的舞台,他的表现得到了吴长庆大力的肯定。

    李扬帆:平息事乱以后,清军,淮军驻在朝鲜留下三个营,其中有一个营就由袁世凯控制,这是袁世凯起家的根本。

    解说:袁世凯不知道,他的表现同时得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赞赏,当他很快得到一个五品官职时,他根本没有想到,这是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大人对自己的奖励。晚清史上两个重要的大人物,就在这种背景下完成了第一次交会。同时话也说回来,李鸿章又何尝想到,自己的命运在随后十几年里,将与这个新兵袁世凯紧密相连,正是自己一手提携的袁世凯,开始依靠自己,然后背叛自己,最后又继承自己。

    陈晓楠:壬午兵变两年之后,朝鲜政府又起纷争,政权内部分化为新旧两派势力。一派是以闵妃为首的王室集团,另一派则是要求改革的激进派。1884年冬天,朝鲜激进派在日本的支持之下发动政变,劫持了国王,朝鲜政坛又一次陷入了危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甲申政变。

    如果说两年前的壬午兵变是考验袁世凯的办事能力的话,那么这一次甲申政变考验的就是袁世凯的决策能力,因为此时的局面更加复杂,吴长庆已经回国,临时统帅吴兆有呢,拿不定主意,作为副手的袁世凯又一次跳了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1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6:51 编辑

    张华腾:但这个时候,国内对这个事什么都不知道,李鸿章也好,清政府都不知道,这个事怎么办?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应该说考验一个政治家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驻朝鲜的这些将领也在一块进行了议论,我们要是没有命令行动,违令这也是不好的,要是不行动呢,眼看着朝鲜发生政变。当然袁世凯的态度就是积极,主张马上行动。

    解说:1884年12月6日,袁世凯率领在朝鲜的所有清军和3000多名朝鲜兵朝着王宫出发了。

    李扬帆:把日本人赶得落花流水,然后一直赶到一座山上,但是日本人在那边嚷嚷,说国王在此,你们要打的话把国王打死了看你怎么办?

    解说:在与日本军队对峙一个小段时间后,最终由袁世凯发起了攻击,很快击溃了日本卫队,救下了朝鲜国王。在甲申政变中,要不是袁世凯一人当机立断,敢于负责,那么朝鲜不必等到甲午战争,早已脱离了清政府,这一点是连那些最鄙薄袁世凯的人也不能不承认的。这一次胜利,是清政府在朝鲜和日本交锋的最后一次胜利。

    李扬帆:袁世凯平息甲申政变,就得到李鸿章的大加赞赏,李鸿章第二年就直接把他的官位就升了,升他为驻朝鲜的总理通商事务大臣。

    解说:1885年袁世凯正式以总理通商事务大臣的身份被长期派驻朝鲜,这是一个类似于大使的工作,但却又比大使工作更加棘手。因为此时的朝鲜,为了摆脱清朝的属国地位而竭尽全力,先是向日本求助,后又请俄国帮忙。袁世凯就在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乱局中努力周旋。他既要维护清政府在朝鲜的利益,但又不能与其他力量激化矛盾。正是这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培养了袁世凯阅读政治局面的能力,慢慢形成了周全圆润的交际风格。

    李扬帆:李鸿章之所以后来欣赏袁世凯,就是因为袁世凯在朝鲜执行的政策极大地支持了李鸿章的战略,而袁世凯本人是不清楚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他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当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背后的李鸿章是看得很清楚的,因为朝鲜这个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中国是利益攸关的一个事情。

    张华腾:蒋廷黻先生的原话就是“要不是袁世凯在这方面的努力,恐怕后来甲午战争早就爆发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像翁同和这种大臣就说袁世凯奉使高丽颇得人望,在翁同和的日记里记载得很清楚。李鸿章更不用说,李鸿章几次对袁世凯加官,袁世凯在朝鲜的时候已经是三品道员了。这说明他在朝鲜真正尽到了他的职责,应该是不错的。

    解说:从1884年到1894年,这是一段看上去风平浪静的日子,袁世凯在朝鲜独挡一面,工作上干得风声水起,国内的清政府则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十年,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邻国日本正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们整个国家在这十年时间里,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了侵华战争而倾尽全力。当日本人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战争的借口也就随之而来了。

    1894年7月,朝鲜境内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中日双方火速派兵进入朝鲜境内。7月25日,日本军队在丰岛海面对清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击沉运兵船高升号,终于挑起了这场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的第一阶段主要在朝鲜半岛进行,这么一来,袁世凯的命运又遭到了重大考验,想想这十几年来,他的人生轨迹,无一不是伴着大事件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到目前为止,他袁世凯还真没有被什么问题难倒过。但是这一次不同了,在这种以国运相博的大战背景下,袁世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命运并不完全是自己掌握得了的。

    陈晓楠:在发生战争之前的一周,对袁世凯驻扎朝鲜办公的地方,全部给包围起来,就是准备要干掉袁世凯。李扬帆:袁世凯一看事情不对,然后又发电报回去跟李鸿章说,现在不行了,这个事情看来日本是蓄谋已久,我们估计这次是搞不过,他说我们不要跟它正面冲突,我先回来再说,就是想逃了。

    陈晓楠:最后从后门化装从使馆里逃来,然后在英国的配合下,坐上了英国的一艘军舰回国了,乘船回国了,十分钟之后,日本军队就赶过来了,无所依他的(处境)也是很险的。

    解说:袁世凯狼狈地逃回了中国,按说这是一次擅离职守,但他回国后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反而在战争结束后得到了重用。

    李扬帆:如果说1895年以前的袁世凯只是一个兵哥袁世凯,那么1895年以后的袁世凯是一个政客袁世凯,就是他有了政治思维,原因就是因为甲午战争的冲击。

    解说:毫不夸张的说,甲午战争的结果决定了东亚这两个主要国家,后来五十年的命运。与军事上的失败相比,甲午战争更是给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一个屈辱的记号。战争结束以后,在中国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变法图强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我们发现,在朝鲜还只能算是边缘人物的袁世凯,忽然一下子跳到了政府舞台的中央,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

    陈晓楠:袁世凯的事业生涯,就像是为那些传记作者刻意安排的一样,可以非常清楚地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在朝鲜的见习阶段,后一部分是在国内的实践阶段。袁世凯在朝鲜的这段经历,加上少年时代的成长故事,就重要性来讲,在于它们对袁世凯这个人的性格成型有着重要的影响。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袁世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呢?

    根据他在庆字营中和甲申政变的表现,两次都是领导不在、擅自作主而取得成功,所以给他评一个遇事果断坚决,应该问题不大。而甲午战争之前,他敏锐地察觉到局势不对,迅速撤回国内,但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审时度势的能力也不输给同时代任何一位政客。所以说一个既精明又果敢的人物,如果事业不成功简直就说不过去,但是对于袁世凯来讲,命运在他的身上却是几多沉浮,一言难尽。欢迎各位明天继续关注袁世凯接下来更加跌宕的人生,《袁氏当国》之《小站练兵》。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大清朝晚期那会呢,近代欧洲列强,也就是德国、英国、法国等等这些国家,它们所印刷的中国地图上都会标注一个叫做小站的镇子。这个唯一被标注的中国小镇,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获此殊荣呢?1894年,袁世凯从朝鲜回到国内,在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袁世凯的人生和这个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个方圆52平方公里的地界里,袁世凯奠定了他一生的事业基础,自此以后,袁世凯声名鹊起,扶摇直上。

    讲解员(小站练兵团):咱们可以看一下,这是当时袁世凯所创建的武备学堂,它是传授西方重要文化知识的场所,当时在小站练兵时出现的5位总统、9位总理、30位督军都是出自咱们的武备学堂,也就是现在的讲武堂。

    解说:1895年冬天,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半年之后,在督办军务处任职的袁世凯,从北京来到了天津小站,肩负的是当时朝野内外,一致呼吁的一项重要任务督练新式陆军。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他在国内的真正的发展,还是从甲午战争小站练兵开始,他恐怕以后一辈子就是依靠军队,然后进到政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那么袁世凯依靠了这支在小站练的这支兵,就作为他整个起家的本钱,也可以说是北洋军事政治集团的一个基础。

    解说:毫不夸张地说,操练新军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最时尚的职业。那场发生在1894年与1895年之间的跨年大战,将本已是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击得狼狈不堪。战败之后,朝廷内外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改革浪潮,其中要求训练新式军队的呼声则格外响亮。

    张华腾:我们为什么被日本所打败,就是我们的军队不行,我们的陆军、辽东开去六万的陆军,我们虽然打了一些小仗,但总体上都是失败的,海军最后也是全军覆没,就是军队不行。

    刘亿江(《袁世凯评传》作者):我们军队从数量上比它多,从装备上比它不弱,可是为什么战不过它?就是我们的训练不行。

    解说:从朝鲜回国之后,袁世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城奔走,结交权贵和各方人士。这一年,36岁的袁世凯对自己的前途有着精心的设计。

    刘亿江:按说当时他有温处道的实职,一个道台嘛,有位置在那等着你呢,他要想做马上就可以去,现在管着浙江温州、处州两个府十几个县,相当于现在专员似的,马上可以上任,而且那个挣钱比当京官挣得多,他不去,我宁可在督办军务处打杂,跑跑颠颠没什么实际事可做,挣钱还少,我也不上温处道去当那个实职去。在哪呢?因为这督办军务处我能接触到上层,我能为我争取去练兵,在一个最近的位置上,最好的位置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1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6:55 编辑

    解说:袁世凯深谙清朝官场积习,四处活动、八方经营、请客送礼、重金贿赂、拜师请托这些词汇估计都不足以涵盖袁世凯当时的种种手段,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舍弃了当年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恩师李鸿章。

    刘亿江:因为当时李鸿章甲战败以后,成为替罪羊了,很不得志,那么他就去改换门庭呗,去投靠有个叫李鸿藻的,李鸿藻这个人当时是军机大臣,和翁同和属于受光绪皇帝比较倚重的大臣,那么袁家袁甲三的时候,也是过去清朝和曾国藩、李鸿章他们都是一起的,镇压太平军,捻军出身的,他家有些老关系、老人脉,所以他通过这个就和李鸿藻那边搭上弦了。

    解说:袁世凯的这些行为,后来被人们指责为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等等,其实我们只要换位思考,在波谲云诡的晚清政局中,不找棵大树,确实不怎么好乘凉。反正不管怎么讲,袁世凯用他的方式成功地打入了某个圈子,而这个圈子是由那些具有话语权的人构成的,有了在这些当时的大人物旁边,端茶递水的机会,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刘亿江:他那个嘴皮子,当外交官的嘴皮子,再加上军队他也懂,这一掰呼,李鸿藻也想将门之子,有才、军事、外交全通,了不起、了不得的人才,所以李鸿藻就向军机处就推荐他,那么李鸿藻和荣禄的关系非常好,荣禄是西太后非常倚重的人,所以李鸿藻既然推荐他,荣禄对这个人也就比较看重。

    解说:有了当朝两大高官的鼎立推荐,刘坤一、张之洞等朝廷重臣也就顺水推舟,一个个都站出来力挺袁世凯,袁世凯自然不能有负这些高官们的厚望,他积极地为练兵做着各种准备。

    张华腾:抓住战术练兵这个机遇向光绪皇帝上书,然后又拟定了一个练兵的方案,怎么练兵,我怎么请德国的教练怎么练?这个计划都一块上给了清政府的高官。

    解说:自此之后,袁世凯又多次上书,继续陈述自己改革军事的设想,并组织力量将国外的兵制典章、军事著作翻译成了中文,对于这些资料,袁世凯一方面自己潜心研究,加紧学习近代军事知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军事思想,另一方面将它们源源不断地呈献给王公大臣、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晚清军事改革作理论和思想的准备。

    来新夏:袁世凯在他想得到军权的过程当中,他本人应该说他还是钻研了一些军事上的问题,邀请了一些懂得军事的人,共同来制造文件,制造军书。他比如说制造《练兵十三则》,制造了营制,制造了跟外国人用洋元的合同了,这许许多多。后来这些书袁世凯把它汇编成一个《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这么一个书,《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这是袁世凯北洋军的一个基本经典,许多的规章制度,原始的规章制度都在这里边。解说:自己统带一军,建功立业,应该是袁世凯投身军旅时就有的梦想,历经将近一年的积极筹划,袁世凯终于等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方兆麟(天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那么正好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当时练定武军,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庐汉铁路总办,就把他调走了,这时候正好缺人,缺人呢就推荐谁去练这个兵?

    刘亿江: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他赶上了,他也积极地去争取了,落到他头上来了。

    张华腾:但我认为袁世凯的才能是第一位的,袁世凯的其他手段是第二位的,我们不排除袁世凯为了取得这个练兵权,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然后这个一步一步地走,正常的也好,不正常的也好,他肯定是采取了这样的一些措施,然后要取得练兵权。但是我更重要的也说一下,就是他的才能被人所知。

    解说:1895年的12月8日,督办军务处委派袁世凯督练新军,自此,袁世凯与天津小站的历史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陈晓楠:旧中国有这么句俗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当时其实真的没有人愿意当兵,当兵的一般都是没饭吃的地痞或者是流民,没办法去当兵混口饭吃。如此一来,练兵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并不是那么轻松,比如有一则旧闻其实可以佐证当时的情况。

    1875年10月2日的《香港每日新闻》这样说,拥有巨大人力资源的大清国,其士兵数量相对来说是少之又少,并且呢,这些所谓的士兵,其中大部分都名不副实,他们装备极差,而且几乎全军都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在军容严整的欧洲军队面前,恐怕抵抗不了5分钟。袁世凯曾经对张之洞谈过练兵的秘诀,他说呢,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就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

    解说:带着左手官、右手刀的理念,袁世凯正式接手定武军,第一件事就是得有人,袁世凯深知旧军队的陋习和弊端,从兵源方面,他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方兆麟:不光是选农民,他要贫苦农民子弟,富家子弟不要,有恶习的不允许,不能当兵,过去那恶习的抽大烟的,没钱花了,没地方挣钱去了,到军队里混军饷这有的是,所以这绝对不要。

    来新夏:他要有多少的高度,要有多大的负重力量,要认识点字,要什么,他很严格。

    方兆麟:体格要健壮,他在测试的时候要能够举石锁走多少路,他都有具体要求的,所以当时他这个选拔的时候是很严格的,而且他待遇确实也是不错的。

    刘亿江:因为小站练兵他那个薪水比那个八旗,比淮军都是很高的,相对很高的,这样的话你薪水高,他正经人家的人愿意出来当兵,因为当这个兵我可以攒点钱养家活口,所以军队的素质也相对比较高。

    解说: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袁世凯的部下,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精挑细选了步兵2000人,总兵力达到7000人左右,办事效率之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袁世凯当时的全力以赴。

    来新夏:这个时候就把他这支军队不在叫定武军,而叫新建陆军,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支新式陆军。

    解说:这支新近陆军仿效德国的军队建制,成立督练处,袁世凯亲自担任督练官,事无巨细,身先士卒,将全部心血倾注到练兵当中。

    袁腾飞(民间学者):他这个新近陆军呢,完全就是所谓的这种近代化的陆军体制了,分为马、步、炮、工兵、辎重这么五科。陈克:这个新建陆军编制很规范,是镇、协、标、营、队,底下还有棚,可以和咱们现在对照了,所以这个军队基本上是一个很规范的单位。

    解说:新建陆军舍弃了一些旧的制度,用标准军礼替代磕头,用口令替代击鼓鸣锣,很有些跟国际接轨的意思,最为一目了然的变化应该是军装的彻底革新。

    陈克(天津市博物馆原馆长):军装上也有一些变化,军装原来是袍子马褂,也有绑腿,但不是现在那种军装的样子,但是小站练兵时期的军装,用咱们现在的话讲是短打版,有靴子、有绑腿、裤子还是很肥大的,搁在绑腿里头。

    解说:练兵,最重要的还是军事训练,袁世凯重金聘请了十几位德国教习,并规定全军使用统一的新式步枪,马枪和快炮,其中大都为德制的标准化枪械,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陈克:训练他的基本技能,比如说射击,那么他这个对射击的要领,是要求非常严的,有很规范的射击,而且理性的给讲解,三点成一线啊,什么弹道啊,弹道学乱七八糟这些东西都要讲,还有这些炮兵这个,小的这种军事单位是非常合理的,什么一炮手、二炮手、装填手,使这瞄准的,还有这个发令的,一个一个单位,你看他那个训练里头非常详细,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怎么怎么样,很细致。

    解说:除了军事技能的过关,政治觉悟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袁世凯,在这一方面,自然少不了有他的一套强力的手腕。

    方兆麟:在小站练兵的时候,他把军队训练得就是,一说忠于谁?忠于袁宫保,当时袁宫保是他的职务,以前的职务,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皇上,这是当时人们对他评价,看了小站练兵以后很多大臣就说,袁世凯把军队变成私家军了,从他主导思想上也是比较明确的,要把这军队训练成绝对服从的那么一支军队。

    解说:真正要培养一支绝对服从的军队,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袁世凯从官兵们最为看重的问题入手,一举改变了克扣贪污军饷,这一当时清军的通病,很快就赢得了官兵的信任。

    刘亿江:他亲自把军饷发到个人手里头,一层层军官想从中贪污不可能的,我这这钱每月发薪饷我亲自点名,点一个上来一个我亲自发到手里,中间你想上下其手,克扣做不到的。

    解说:袁世凯看到旧军思想涣散,纪律松驰,因此在严格训练和纪律严明方面特别重视,对于违纪的官兵,新建陆军分别予以罚薪、记过、降职、军棍重责等处分,重责甚至砍头示众。

    来新夏:把旧军的许多毛病都把它革除了,比如他有很严格的纪律,甚至于要是违反了纪律都要杀头的,他不许吸烟,不许奸淫妇女,不许偷,不许盗,它有非常详细的营规。

    刘亿江:好比说有休息日,三五成群结伙,上集市上,去强买强卖,被发现之后就要打军棍,所以他那个军队,那个军纪相对来说非常严格。在他军营周围也不许老百姓在那摆摊。

    解说:虽然军令严格,但仍然免不了有人触犯雷区,而袁世凯执行军纪,特点是士兵有错,官员要负教训管束不严之责,而且对官员的惩处重于士兵。

    方兆麟:他比方说部队出了事,士兵出了事,除了责罚以外,一方面是责罚,他那个下级军官就像作保一样,他的直属领导也要同样受到惩罚,但是他采取了一些手段,表面上他可以责罚,但是实际上就是常讲的打一巴掌给一块糖吃,就是这个意思,在很多地方还是比较宽容他们,他主要是为了通过这个来树立个人的威信。

    解说:早期参军的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袁世凯组织编写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歌谣,通过背诵,使士兵能够将基本军事要领、军械使用技术和军营纪律牢记于心,在中国军事史上,这是袁世凯的一项创举,也是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早尝试。陈克:就是我们现在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歌,是产生于小站练兵时期,它是怎么来的,那个歌有人知道说是从德国来的,它的原曲子叫做《德皇威廉练兵曲》,那这个曲子,现在我还没找到这个战歌,这个旋律是不是这样的,这个一代一代传下来,一直传到后来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小站练兵时期也唱这个歌,它的词不一样,它是另外一套词,这个军队呢就是说,它对于军队增加它的凝聚力,统一号令它有一个军歌,这也很有意思。

    陈晓楠:短短两三年之后,在小站训练的新建陆军,倾注了袁世凯全部心血的嫡系部队,便初见成效,开始为世界列强所关注,袁世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同样得益于他的用人,与历代枭雄人物一样,袁世凯在招人、选人、用人的方式上,也是不拘资格、不限流品,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有了这些,才有了所谓的小站班底,也才有了后来的北洋集团。

    解说:历经朝鲜的十三年历练,袁世凯自然知道拥有自己的武装,才是最为核心的武器,而小站恰恰给了他一个笼络自己班底的好机会。

    方兆麟:当然袁世凯练兵,首先他作为练兵的最高首长,他首先一个要求他的下级军官,各级军官包括他的士兵要绝对忠于他,绝对忠于他。这个很不容易,蒋经国从苏联回来以后,蒋介石让他闭门思过几个月之后,马上就让他当三青团中央干校当校长,蒋介石很明确地说了一句话,就是说为什么让你去到三青团中央干校当校长?你可以培养你自己的干部,培养你自己的班底。所以袁世凯也是这个目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班底,那么最后这些人确实也做到了,成了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骨干,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都是。

    解说:小站班底的成员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淮军的老人,一个是袁世凯的故旧亲朋,一个是北洋武备学堂的教官和学生,这些人又逐渐形成了三个派系,老将亲兵,幕府文官,武备学员。郭凤歧(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教授):他会笼络人才,从军事人才到后来督职时候的政治人才,他在这时候是非常厉害的,从正面说是他会用人,再一个方面,他这个思想还有另外一方面,深层次的另外一方面比较可靠的,打仗父子兵、亲兄弟,他都是用这种办法凝集军队的思想。

    解说:袁世凯在淮军多年,懂得兵为将有的重要性,一心要把军队变成私人武装,除了他之外,任何人不能驾驭,而这自然需要袁世凯在平时笼络住身边这帮能人。

    刘亿江:他不搞小圈子,你只要是人才,甚至你原来反对过我的人我都用你,你只要是最后你认同我这个东西,愿意好好跟我干,我都亏待不了你,他是这么个人,所以他为什么他从一小站,当时相当于旅长嘛,最后能做到民国大总统,就在于他在用人上他五湖四海。

    解说:袁世凯先从旧军队中,提拔了一些老兵老将到小站练兵,如姜桂题、张勋、倪嗣冲等人,这些人头脑简单,盲目服从,忠诚可靠,对于袁世凯想把新军培养成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

    方兆麟:他用的很多教官,当时都是从武备学堂出来的,过去军队里的人,他们就知道服从皇上,所以这种忠君思想非常严重,所以他之所以用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来灌输这种思想。

    解说:袁世凯当然也知道,单靠老将亲兵是难以完成组建新建陆军任务的,他必须招纳一大批系统学过西方军事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建军的骨干力量。他请来了老友徐世昌帮忙,作为自己的参谋长。

    方兆麟:因为他跟徐世昌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河南的时候徐世昌那时候穷困潦倒,最后他资助了他,徐世昌才能到北京中了举,后来有平步青云。

    袁腾飞:徐世昌是正牌翰林,整天跟这帮武人混在一块,这在过去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解说:徐世昌贵为翰林,为袁世凯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用他的满腹文采写了一个半文不白的招聘广告。

    袁腾飞:然后他就告诉徐世昌,他说你这个告示不能用翰林文体来写,就是你不能写出来都骈四俪六之乎者也。说当兵的这些人都老粗,他看不懂,所以你不能这么写,徐世昌就给他用白文,当时的所谓白话文,六个字一句,六个字一句,这样的文体给他写了一篇告示,写完告示袁世凯非常赞叹,就把这个告示贴出去,然后徐世昌就跟他讲,说你不能说这个告示是我写的,因为这忒丢人了,我是堂堂翰林我写这玩意,然后说如果要有人问你,你说谁写的?袁世凯说当然我说我写的了,我就是一秀才,我连举人都没考上,我写这玩意不丢人,我就这水平。

    解说:徐世昌年长袁世凯四岁,袁世凯一直以大哥相称,徐世昌的加盟,也使得袁世凯如虎添翼,有了在小站期间最为重要的军师和智囊。

    陈克:徐世昌起草了大量关于军队的章程,各种制度,包括汇报给朝廷的奏折大量的文献,这一言难尽非常多,也就是说徐世昌在小站练兵时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说:除了徐世昌,在小站练兵期间脱颖而出的人才名声最响的自然是北洋三杰,他们都先后成为袁世凯的亲信和得力干将。

    来新夏:比如像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这些在北洋系统里被称为龙虎狗的三个人,那么龙就是王士珍,因为他比较超出一些人的范围之内,他比较超脱,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智谋很高。段祺瑞就是虎,因为他的军事知识比较丰富,冯国璋就称为狗,那就是说他是执行这么样的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6:57 编辑

    解说:奖掖青年,提携后进,袁世凯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哪方面人才,袁世凯都通过拜把子收义子门生,搞政治联姻和金钱收买等手段,笼络住了一大批得力手下,冯国璋的经历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袁腾飞:冯国璋因为原配夫人早逝,所以袁世凯就把自己府上的家庭教师,许配给冯国璋,袁世凯府上姓周的家庭教师,是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等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相当于女大学生了,学问很大,人很孤傲,又是淮军名将之后,所以嫁给冯国璋,冯国璋原来就是淮军出身,他等于就是我小兵出身,现在能娶到大帅的女儿,又是大总统给我做的媒,自然就感恩戴德嘛,所以他这种恩威并用,这样的那种手段,可以讲一般古来名将治军都是这样,袁世凯可能就是说,玩得更炉火纯青一点。

    刘亿江:他不同在哪,就是你跟我好好干,我让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你看你有什么特长把你放在什么位置上,你好好干,你放手干,出了问题我给你担着,干错了不怕,这个责任是我的,他这点他了不起。

    解说:小站练兵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军事人才和将领,成为了中国近代军事体制变革的一个起点,为中国军队近代化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小站练兵也为北洋军阀政治集团,奠定了政治基础,后来北洋政府的历任总统、执政,大多出自小站练兵,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也算是独特一景了。

    陈晓楠:小站练兵培养出来的这支新建陆军,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争的考验,到底成色如何,轻言定论恐怕也过于草率,只不过袁世凯实打实地依靠着这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王牌军,开始了他在晚清政坛的纵横捭阖。

    1903年12月4日,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练兵处,袁世凯也兼任了练兵大臣,从掌管7000人的新建陆军总教头,到督练全国新军的最高指挥官,不知道此时的袁世凯再度回望小站的历史,会不会也别有一番况味在心头呢?明天请各位继续收看《袁氏当国》第三集《戊戌疑云》。陈晓楠:1898年是中国农历纪年的戊戌年,光绪皇帝在这年夏天宣布维新变法。在103天的时间里,发出了240多件最高指示,变法的决心之强,规模之大,震动了整个东方世界。但是在103天之后,变法突然中止,光绪皇帝被终身软禁,变法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旗手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戊戌变法所经历的这103天,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诡异的时间段。时至今日,很多疑问依然像迷雾一样,笼罩在史学界,比如说慈禧对待变法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康有为是不是真的领导了公车上书,他是不是伪造圣旨要发动戊戌政变?胡适说过,历史嘛,本来就是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戊戌变法被人涂抹过很多次,直到近年,很多新的证据出现,让我们有了了解历史真相的可能。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就是戊戌变法疑云当中最浓烈的那一块,从袁世凯进京到戊戌变法失败,只有七天时间,这七天都发生了什么?变法失败真的是袁世凯告密导致的吗?

    解说:这一天,在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有两位特殊的乘客,他们的出现,重大地改变了戊戌变法的走向。袁世凯,清朝新建北洋五军的指挥官之一,三天前他接到圣旨,光绪皇帝要他进京见面。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康有为为核心的维新派也要发动政变。首先有一个行动,就是向光绪皇帝推荐袁世凯,把袁世凯从小站调到北京。

    解说:另外一位特殊乘客是伊藤博文,日本前首相,清政府的死敌,他声称是以个人身份在天津游历,下一站是北京,但没有谁相信这是他真正的来意。

    张华腾:这时候他已经卸去了首相的职务,维新派信心百倍,信心大增,要求光绪皇帝重用伊藤博文,甚至让伊藤博文作为中国维新的总顾问。

    解说:这一天的北京城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气息,光绪刚刚去了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要求开设懋勤殿,聘请外国顾问官,遭到慈禧的严辞拒绝,两人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邱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懋勤殿就是用一些小臣来办理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时间很短暂,而这个时候要开懋勤殿,这个就不是短暂的了,是要长期地来实行,实际上就是要把权力集中到光绪皇帝身上。

    解说:还是在这一天,北京南城的南海会馆之内,这次变法的旗手康有为也陷入焦虑之中,变法96天,几百道政策发布下去,不但没有效果,反而遭到了守旧派更强烈的反对。召袁世凯进京并委以重任是康有为的主意,从现在开始,他的心理开始酝酿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围颐和园,杀慈禧太后武装夺权。这是一场豪赌,他把赌注全部押在袁世凯身上。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康有为他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上头有光绪的支持,这个事情从上到下的改良可能会成功,如果袁世凯在直隶支持他们,那希望就更大了。

    袁腾飞(民间学者):他觉得袁世凯是我们组织里的人,而且袁世凯是当时唯一,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是手里有兵的人,7000新建陆军,他有兵。

    解说:康有为对于袁世凯的信任并非没有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的1895年,那时袁世凯闲居北京,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他们有过短暂而美好的交往。

    陈晓楠: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每天在松筠庵这个地方开会,没有经费,要募集经费,这个时候袁世凯就捐了500两银子。

    解说:也许是这些经历,让康维为觉得自己与袁世凯志同道合,于是他在1898年9月11日,也就是袁世凯从天津出发的三天前,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光绪也很快答应了,事后证明,这是康有为一个巨大的错误。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袁世凯是一个维新派,但是是一个缓和的改良者,他比较温和在这点上,虽然是军人,但是很温和。

    袁腾飞:康有为是什么人,一介布衣,他考了进士,授官六品工部主事,闲衙冷槽这么一个闲散的职务,他急于在这个改革当中,就表现出自己,他说过这种话,杀几个一二品的红顶子改革就成功了。

    解说:不管怎么样,袁世凯从天津出发了,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具争议的一段行程,对于康有为来说,只有期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1898年9月15日,离戊戌政变还有六天,袁世凯到达北京后住在法华寺,他很快嗅到北京城的空气中不寻常的味道。

    邱涛:这一时期在京城中谣言四起,屡屡提到的就是慈禧和荣禄,要在天津发动政变,以及康梁他们在京城,有各种异动的谣传都非常充斥着京城,在当时。所以他很有可能或多或少是听到了很多谣传,对京城的局势是有他某种判断的。

    解说:与袁世凯的轻松相比,皇宫里的光绪则是坐立不安,昨天他在慈禧那里挨了骂,回到皇宫后,他将一份密诏交给了军机章京杨锐,希望杨锐与谭嗣同等人一起商量对策。他本希望缓解事态能让改革继续进行,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份密诏后来被康有为精心伪造,直接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

    袁腾飞:关于衣带诏的内容就有两个版本的记载,一个版本说这个衣带诏是给军机章京们写的,很长,一个版本就是说这个衣带诏,是直接写给康有为本人的,光绪皇帝说了,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与刘光第、林旭这些人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解说:光绪密诏的原始文件,自偷运出宫之后就一直踪迹渺然,直到10年之后慈禧与光绪同时去世,杨锐之子才在1908年8月,将原件交还给都察院,密诏原文从此真相大白。

    邱涛:密旨内容是光绪皇帝,他就把慈禧训斥他的,如果说再进行这样所谓激烈的行动,或者要继续依赖康梁进行改革,这样一种趋向要继续维持下去的话,那么他的皇位就不保。

    解说:而在此之前,社会上四处流传的密诏文本,其实是康有为一手篡改的伪诏,康有为的伪诏是这样说的。“朕屡次极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可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与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此时的康有为已经完全失控了。

    陈晓楠:现在我们回看历史,想想康有为为什么要伪造光绪的密诏呢?康有为可能确实有不得已的难处,因为如果这份诏书是真的,那么围园劫后计划就是正大光明的奉旨讨逆,如果这份诏书是假的,那么康有为他们就是谋反,就有杀头之罪,所以说康有为必须要使他那份伪诏成真。

    可惜,无论我们如何想为康有为辩护,无论康有为在后来的文章中,如何为自己辩护,但事实是不可伪造的。他这一念之间的勇敢,基本上结束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为一个变法的旗手,竟然开始筹划暴动了,康有为的身份开始错位。我们接着往下看,现在离戊戌政变呢,没有几天时间了,康有为把诏书篡改了,他等待的袁世凯也来到了北京,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解说:九月十六日,天还没有亮,袁世凯就来到了宫门前,等待光绪皇帝的接见,为朝廷服务了这么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皇帝呢。

    邱涛:光绪皇帝就授予他候补侍郎的这个官衔,他原来是直隶按察使,小站练兵,直接提了两级,候补侍郎,虽然是候补的,但是表现出了光绪对他的信任,或者说是器重。解说:一纸任命,满朝哗然,袁世凯的官阶从三品升到了二品,从地方官升到了京官,相当于连升两级,这样的荣耀在和平时期非常罕见,这些动作引起了守旧派的高度关注。

    张华腾:光绪皇帝把袁世凯召进北京,然后又委以重任,这说明什么问题?袁世凯跟维新派这个关系恐怕也不是秘密的,所以说袁世凯被清廷被皇帝任命,袁世凯到北京之后已经引起了顽固派的警觉,已经做了军事部署。

    袁腾飞:在袁世凯北上必经之路,聂士成的部队一万七千人,北京城里董福祥的部队一万三千人,北京之山海关沿线清军七十多个营十三万人,所以这些兵力,加在一起绝对是袁世凯部队的二十倍。

    解说:袁世凯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升官,像是打开了一扇凶险的门,时刻都会有令人吃惊的事情冲进来,升了官的袁世凯度过了不安的一天。

    这一天,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并没有按光绪所说,找其他人商量对策,而是在自己家中回覆光绪的密诏,这是戊戌政变的前四天,菜市口的昏鸦正在一遍一遍的叫着他的名字。同样是这一天,戊戌变法的主人公们都在忙碌,光绪皇帝向康有为发了两道诏书,一份明诏,让康有为到上海办报,同时还有一份暗诏,让康有为迅速出京,这一天的康有为正在说服一个叫做毕永年的人,要他带人进入颐和园捉拿慈禧,袁世凯则在这一天进宫向光绪皇帝谢恩,这是升官之后必要的礼仪,但是这一次会面,光绪说了一句让他胆颤心惊的话。

    邱涛:光绪皇帝又给他下了一道旨,让他跟荣禄各办各事,这就很重要,本来荣禄是直隶总督节制北洋五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是北洋五军之一,他(荣禄)是直接管理,直接节制袁世凯的,现在光绪皇帝下的意旨是让袁世凯和荣禄各办各事,隐含的意思就是袁世凯可以不受荣禄的节制。

    解说:袁世凯的心里开始打鼓,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某个政治漩涡。这是戊戌政变的前三天,倒计时马上就开始了,维新派和守旧派两拨人都在忙碌。

    邱涛:就在下午的时候,两个重要的人物从京城赶到了颐和园,赶到了西郊的颐和园,这两个人是谁呢?一个庆亲王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奕劻,这是有直接向慈禧,就是说归政以后慈禧递牌请见的,有权力的少数亲贵大臣之一,他带着谁呢?带着当时一个御史,监察御史叫杨崇伊。

    解说:奕劻和杨崇伊这次是有备而来,杨崇伊在奏折里提到现在的朝廷内结康有为,外联孙中山,还准备聘请伊藤博文做改革顾问,社稷之危迫在眉睫。

    邱涛:慈禧在看了这份奏折以后,而奕劻在旁边是做了很重要的解说,在晚上九点到九点半的时候,两个小时以后,慈禧下令准备车架第二天一早从颐和园回宫。

    解说:就在奕劻、杨崇伊他们与慈禧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在北京南城的浏阳会馆谭嗣同出发了,他要去法华寺见一个可以救命的人,袁世凯。当谭嗣同踏进法华寺大门开始,一场极其罗生门的对话便开始了。

    陈晓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发生地又是在法华寺,这种情节就像电影中的桥段,让人充满了无穷的想像,事实上也是,这两个人的对话,至今仍然是戊戌政变事件当中最大的一个谜团,谭嗣同到底说了什么,袁世凯如何应答,他们有没有达成一致呢?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虽然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都有过文字记录,但是非常明显,由于涉及到切身的利害关系,这三个人的记录都不能让人完全相信,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戊戌政变这团迷雾当中最迷离的一段,法华寺之夜,以后随后两天的北京城都发生了什么?

    袁腾飞:康有为的记载是比较简略的,大概那个意思就是说谭嗣同去见袁世凯,告诉袁世凯要除掉慈禧太后说不除这个老朽国家就没戏了,就这个感觉要除慈禧太后,然后问袁世凯敢不敢?袁世凯说呢,我这件事绝对敢做,但是前提是什么呢?我不能在北京动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4-9-7 08:50 编辑

    梁启超的记载就更煽情一点,他说谭嗣同一见了袁世凯面,就问袁世凯,你认为皇上是什么人?袁世凯说旷世明君圣主,好,现在主上有难,你做臣下的敢不敢去救?袁世凯就慷慨激昂的表示了一番,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这种话,但是康梁的记载里边有一点是相同的,就袁世凯咬定我可以杀荣禄,第一,得有皇上的圣旨,第二,不能在北京杀。

    解说:关于这段对话,袁世凯在事后有过文字记录,声称自己从来不认识谭嗣同,也从未答应要杀荣禄,围园劫后等等,他的说法与康梁的说法差异巨大,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恐怕永远是个谜了。

    这天早晨,慈禧从颐和园回到了紫禁城,关于她的回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第二天监视光绪接见伊藤博文的过程,另一种说法是,光绪皇帝从这天便遭到了软禁。

    对袁世凯来说,这一天可能过得比较艰难,他掌握了维新派一个惊天的秘密,如何处理这个秘密真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设想,他会不会在这天向慈禧告密呢?

    袁腾飞:袁世凯是新进的二品侍郎,他见慈禧太后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就是这个荣禄在天津,谁带他去见慈禧太后,如果能带他去见慈禧太后的人,当时说就只有三个人,可能带他去见慈禧太后,两个军机大臣,还有就是庆王奕劻。他跟这两位军机和那位庆王奕劻的交情,当时都谈不上。

    解说:在这一天的日本使馆,伊藤博文迎来了一个朋友康有为,这个戊戌变法的旗手,跑到他面前寻求帮助,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这是政变前的最后一天,凌晨,康有为逃到了天津,登上了英国的轮船,光绪的日子可以想像,这是他亲政的最后一天了,这天接见了两个人,一个是伊藤博文,一个是袁世凯,对于伊藤博文光绪曾经有过聘请他当改革顾问的念头,如今一切已是身不由己,伊藤博文何等精明,他一眼看出了这个大清国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就这样,曾经被历史学者们称为戊戌政变发生原因之一的伊藤博文来华事件,轻轻地画上了最后一笔。

    光绪召见袁世凯是在伊藤博文之前,这是光绪在七天内第三次召见袁世凯,袁世凯怀着无穷的心事,还向皇帝谈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

    袁腾飞:这个袁世凯在朝见光绪皇帝的时候,跟光绪皇帝讲了这么一番话,他很婉转地讲,就是说变法我支持,但是我觉得应该由老成的大臣出来主持,他就举了张之洞的例子,比如张之洞,人家办洋务也很成功嘛,汉阳铁厂啦,湖北织布局啦,用这样的人来主持变法,他说现在新进的这帮人啊,资历太浅,然后意思就是太冒进,没什么本事,他就跟光绪讲了这话,那他那矛头就指向康有为嘛。

    解说:但是袁世凯的这些话,都没有得到光绪的回应,此时的皇帝已经心灰意冷,从皇宫出来以后,袁世凯迅速登上了回天津的火车。火车的隆隆声,震撼着袁世凯那颗不能平静的心,他必须要在火车上解决一个他一生中最为生死攸关的问题,如何面对荣禄?是告密还是真的执行围园劫后计划。

    李扬帆:你要他去杀荣禄去围园他做不到,荣禄跟袁世凯又是何等关系,你实际上要一个是他靠山的人把他杀掉,然后你能给我什么呢?后来,袁世凯在他的戊戌日记里,记载了他的决定,他见到荣禄之后,略述内情,话没说完,有外客来了,久候至将二鼓,荣禄一直没有功夫,只好先退,约以明早再造详情。

    邱涛:袁世凯是告密了,但是他告密并不是戊戌政变爆发的原因,慈禧发动政变之初,或者是她要训政之时,她肯定没想到要杀人,而袁世凯的奏折,这个密折告密,导致了政变程度的加剧,就是要逮捕的人范围扩大了,另外就是慈禧杀害了戊戌六君子。

    解说: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到皇宫对整个满朝文武打了一声招呼,宣布帝国大小事务重新由她掌管,随后老太后就回她的颐和园去了,这个简单到了极点的情节,史称戊戌政变。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缉拿维新人士只是一个技术难题,除了康有为、梁启超成功逃走之外,其他的维新派核心人士全部被拘捕,光绪皇帝在这一天被囚禁在瀛台。

    这是戊戌六君子行刑的日子,他们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戊戌年最让人血脉贲张的事情,也许莫过于谭嗣同那首绝命诗了。“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袁腾飞:梁启超跑之前就要谭嗣同跟他一起走,结果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运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愿意为变法流血,我愿意以我颈中鲜血唤醒国人,他是这么来看问题的,我要以我的颈中鲜血来唤醒国人。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你们走图将来,我死报答皇上,酬圣主。

    所以这个人可以讲就是那种,古来忠臣贤士的这种完美人格的化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平时袖手谈风月,临时一死报君王,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可以这么讲。但是你这种一腔书生意气,可以塑造一个完美的人格,你在品德上是无亏的,但是于大局可能是无补的。

    解说:戊戌政变之后,袁世凯并没有逃脱干系,六君子被杀之后,慈禧也要将袁世凯治罪,称他为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最终在荣禄的全力担保下,袁世凯才保住了官职。几个月之后,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袁世凯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巡抚,开始了人生中另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陈晓楠: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北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在整个戊戌政变当中,长久以来是这样的一种形象,康有为等人是改革的英雄,慈禧太后为首的集团是既得利益者,而光绪皇帝是受难者,只有袁世凯是一个倒霉蛋,他解决了自己的生死问题,但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道德问题。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红脸与白脸,忠臣和奸臣,恐怕从来都不是一清二楚,简单明了的,明天请各位继续收看,“袁氏当国”的第四集“总督新政”。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历史因果的链条总是环环相扣,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戊戌变法,而镇压戊戌变法又导致了守旧派的反扑,整个国家在1899年前后陷入到了保守和排外的漩涡当中。山东蜂起的义和团正好和时局合拍,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围攻使馆教堂,使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迅速恶化。义和团愤怒的拳民们,将垂垂老矣的中华帝国一步一步的拖入了灾难的漩涡。

    解说: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当月侵略军攻陷天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直隶全境遭受史无前例的兵灾战火,史称庚子之乱。

    1901年冬天,庚子之乱刚刚平息后不久,保定直隶总督府内走进了这样一个官员,他五短身材,声音洪亮,一派军人作风,他就是新任的直隶总督袁世凯。

    李丹(直隶总督府讲解员):袁世凯是1901年在这里就是直隶总督,其中大堂就是当时他办公的一个地方,大堂的主要职责是总督举行重大活动,比方说迎接圣旨、颁发奏折、秋审,都会在这里举行。其中直隶当时的管辖范围也是比较辽阔的,包括有今天河北省的全部,北京、天津两市,山东、山西、河南、内蒙、辽宁等周围接壤的部分都归他管,所以说直隶总督会被称为封疆大吏,八督之首。

    解说:直隶总督,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机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晚清时节,直隶总督还兼任北洋大臣,统领北方地区的外交、通商,还负责训练北洋海陆军及兴办洋务企业,分掌了军事、外交、洋务大权,一个小站练兵出身的武夫,缘何能够一跃成为封疆大吏之首呢?

    刘敬忠(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世凯当直督,这任命一下来立刻引起全国震动,因为什么?袁世凯当年太年轻了,才42岁,而且他当巡抚的资历很短,当时资历老的比他有的是,你比如说张之洞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都没当上直督,为什么给袁世凯呢?这和背景有关系。因为当时八国联军占着北京,津京是个乱摊子,外国人得需要一个自己的驯服工具啊,打交道能够替他们办事,他早就看中袁世凯了,袁世凯是在这个背景下才当上直督。

    解说:在出任直隶总督之前,袁世凯曾经当过一年的山东巡抚,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任期内,他坚决地镇压了山东境内的义和团,既使是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袁世凯也坚持在自己所辖境内和列强修好,因此他的表现得到了列强的认可。而袁世凯能够顺利的当上直隶总督,还离不开前人总督李鸿章的鼎立扶植。

    袁腾飞(民间学者):李鸿章临死的时候,就推荐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可见李鸿章对于袁世凯的才干,是完全赞同的,荣禄临死的时候也是给太后上折子,只有袁世凯能接我的班,袁世凯当时才40几岁呢。

    解说:在中外势力的共同推举之下,袁世凯最终出任直隶总督,而这一年他刚满四十二岁。但是袁世凯马上要面对的并不是拱卫京师的首善之区,而是刚刚被八国联军蹂躏过的百业凋敝,盗匪横行的重灾区。

    刘敬忠:混乱之极呀,保定乱套了,八国联军占到保定,法国占到保定之后,把当时护理的直督就是廷雍杀了,外国人公开杀中国地方的一个最高行政首长,他们简直是无法无天。当时残余的义和团也是四处抗击外国人,有的就变成了土匪横行,社会治安非常混乱。

    解说:在盗匪横行,太后西逃的中华帝国直隶省,袁世凯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必须尽快恢复社会秩序,这个时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人就是赵秉钧,袁世凯的河南老乡。刘敬忠:赵秉钧很聪明,很会来事,很快受到了袁世凯的垂青。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一个是雷厉风行,一个是非常敬业的,因为他长期以来办案干什么,搞维护治安有一定的传统的治理社会的经验。

    解说:赵秉钧铁腕的手法,颇得袁世凯的赏识,以杀止乱是袁世凯早在治理山东时就信赖的不二法门。经此乱世,赵秉钧的横空出世,让袁世凯非常受用,赵秉钧更是心领神会,凡是直隶等地的土匪、恶霸,也都按照义和团的匪患,尽皆诛杀,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恢复了直隶的秩序。

    经此之后,赵秉钧这个酷吏式的人物,在袁家班底里迅速蹿红。与此同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袁世凯的面前。太后、皇帝马上就要还都北京,但是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作为战败国的中国,不能在天津市及京津铁路沿线驻兵,作为京师门户的天津,一直无人驻守,这是不可想像的。

    袁腾飞:袁世凯他就是说根据《辛丑条约》,天津不能驻兵,就是天津还给了中国,但是你不能驻兵,联军就说你要驻兵我不给你交回来,但是天津不能一直让联军霸占,你联军霸占了,天津跟京师近在咫尺的话,这个皇上、太后他也不安心回来。

    刘敬忠:袁世凯就从他武卫右军挑了3000人,赶紧弄套警察衣服穿上,神头鬼脸的去天津当警察接收天津去。

    袁腾飞:你说不让我的兵进去没问题,你没说不让我的警察进去,我警察进去维持地面去嘛,所以他最早建立了中国的警察制度。

    解说:袁世凯这临时拼凑出的三千警察,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批现代化的警察队伍,一支强悍的警察部队,理直气壮地走进了天津城,变相收回了京津沿线主权,而从此以后,警察开始正式的进入到中国人的城市生活,

    张华腾:那个时候巡警他的职责是非常宽泛的,城市的秩序,卫生统统的由警察来管理,比如说大小便这个事,警察职责,人家不能让你大小便。比如倒垃圾,警察不能让你随便倒,还有城市该泼水的泼水,你门前的卫生,这都是警察要承担的责任。

    解说:这支有着拘留所、备差所、军乐队等一整套完备机构的警察队伍,为服务与管理群众而设,以防患未然,排解纠纷而作,他们的警员必须性情温和、朴实,举止端方,做事严正,保卫民众,不得索谢。

    张华腾:这时候赵秉钧制订了严格的警察管理制度,就使直隶的警察办得非常好。我做一个比方,直隶警察就和我们前几年山东交警大体差不多,声誉就那么高,所以直隶的警察办得好,作为袁世凯的新政办其他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解说:仅用了半年时间,天津就被外国人描绘成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经过袁世凯的铁腕治理,在一年之后,直隶各处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在天津、保定等地更是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

    陈晓楠:袁世凯虽然长的五短身材,相貌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据说他历来的女人缘都很不错,年轻时候众多的风流往事,我们在之前的几集当中有过些许介绍。其实,不为人知的是袁世凯呢,还特别善于和老太太们相处,当然这首先得益于他生长的家庭,袁世凯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每天早晚都要去请安,如逢母亲有病,还亲自侍奉汤药。而他还有一个二姐,一生未嫁,脾气相当古怪,一直和袁世凯一家住在一起。据说袁世凯就是当了总统之后,每日向姐姐请安的时候,都不敢擅自坐下。

    恐怕正是得益于对于这些老太太们心理上的把握,袁世凯从一开始和慈禧太后的相处就十分融洽,再加上荣禄等重臣的极力保举,因此,慈禧一直对于袁世凯是宠爱有加。

    解说:1902年,慈禧、光绪还朝回京。袁世凯亲率部队护驾迎接。

    方兆麟(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当时袁世凯把她从西安接回来,这一段吧,把她坐火车送进北京,又弄音乐,又什么军乐队欢迎她,那弄的慈禧太后还是蛮高兴的,觉得袁世凯这人办事得力,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器重袁世凯的,所以她觉得袁世凯还是可以重用的。

    解说:这一年刚刚位居封疆大吏的袁世凯,在官场上行走的十分小心,为了祝贺慈禧六十六岁寿辰,袁世凯特意花了一万两白银从香港买了一辆汽车送给慈禧,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辆汽车。

    侯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世凯和慈禧太后,其实这个关系里边应该是多重的,一个就是君臣这个关系,那么这个君臣关系是他们关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说慈禧太后作为最高统治者,她的予取予夺,一言九鼎,包括袁世凯在内所有的臣子们,望之生畏的,伴君如伴虎,所以他对慈禧太后,其实是谨小慎微,极力地讨好,因为他非常清楚谁都可以得罪,唯独这个女人不能得罪。

    解说:就在袁世凯小心经营着自己的仕途的时候,中国社会却走向崩溃的边缘,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旧的体制和官僚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方兆麟:八国联军打入中国以后,整个朝廷这套东西,中国基本上封建制度这个这套东西,基本上就算给打破了,不能说打败了、打没了,但是基本上打破了,特别很多地方的官员,这个东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何去何从?在当时的思想界也好,在当时的官场也好,都有很多不同的议论,中国到底走哪条路。

    郭凤歧(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教授):清朝政府也看出你不改革不行了,它不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它没有出路了,清朝的统治,统治不下去了。

    解说:在这个时候,革新变法成为了延缓灭亡必须的手段,而八国联军入侵的战乱之后,保守势力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陈克(天津市博物馆原馆长):因为《辛丑条约》里规定,当时支持杀外国人的,支持义和团的一些保守的顽固派,有一个名单,有些是要杀掉的,有一些自杀了,有些顽固派一看就自杀了,有些被贬到新疆或者是贬职了,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就是刚才我讲的。

    在很大程度上,《辛丑条约》以后,原来戊戌变法时期那些个反对派,就是反对改革那些人从肉体上消失了、不见了,就是在政坛上这批人极大地削弱了,所以改革的这些人能够发挥了。

    刘敬忠:慈禧在八国联军占了北京之后,整个清政府就要垮了,她回来之后,慈禧不得不改弦更张,她要维护自己的权势,他就开始下令搞新政,这个新政啊,她必须得洗刷一下,她的新政和原来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他们那种有什么不同,她说我的新政和康梁等人不一样,康梁等人是乱政,我这才是新的。

    解说: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等问题详细奏议,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这个时候,就在其他老迈的重臣还在观望的时候,一份洋洋万字共计十条的变法方针,已经递交到太后的手中。

    郭凤歧:因为因循因革这个是太后提出来的,那么他上奏的十条就应着太后的因循因革上奏的,他按照这个来做然后朝廷批准了,他实际上直接对着太后,应着太后的关系,原来他对太后就巴结,已经有好印象了,他真正做出成绩,为他后来进一步的晋升打下一个基础。解说:少壮派官僚袁世凯,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意识到这次新政变法,是慈禧太后倡导的,全力参加不会有任何危险,因此他提出了自己多年设想的十条变法主张,其中涵盖了吏治、财政、军政、教育等各个方面。

    侯杰:其实慈禧太后实行新政,一方面刚才讲是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另外一各方面也是一个自保的行为,她对于袁世凯其实是比较器重,在整个推行新政过程当中有很多行为,因为袁世凯做得也是比较出色,所以常常被慈禧太后拿来当成样板,让各地来参观来学习,那么这样对于整个新政的推广,他们两个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

    解说:随后很快,袁世凯成为了新政先锋,被委任在直隶范围内试点推行他的新政,他随后也增补进入督办政务处,向最高权力中枢进一步靠近。

    陈晓楠:1902年的元旦,在京城的各位重要官员都意外地收到了来自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大宗炭敬,所谓炭敬,就像逢年过节发的红包一样,一般是年节里,外地官员送给京官和上司的礼物钱财,当时经过八国联军的入侵之后,百业调零,其他地方的官员们都是囊中羞涩,无力再行贿,这个时候袁世凯的炭敬无疑如雪里送炭,博得了京官们一致的好评。从此以后袁世凯的执政之路,就平顺了很多。

    解说:1903年一封重要的奏折递交到慈禧太后的手中,它的分量足以改变全中国读书人的命运,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端方,一起联合上奏折,奏请清政府废除科举,结束八股考试。

    侯杰:他就觉得科举制度是造成中国社会很多问题的关键,因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知,作为社会力量的急剧增长的一个社会群体,整天都埋头在古代的经典,或者说一些文辞当中,不能够对社会现实有所关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力量就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所以他就特别主张进行改变。

    解说:其实很久以来,袁世凯对于科举制度都没有好感,早在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的时候,就已经独自提出过废止科举的奏议。

    张华腾:袁世凯这个人,我们说他自己可能早年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自己当年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虽然没有走到这条路,但是他对弊端认识是很清楚的,我觉得他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刘敬忠:所以袁世凯仇视科举,因为他不是三榜正读科举起家的,明清时代当官只有科举起家才是正途,袁世凯不是正途,让人瞧不起,所以始终有个短,就好像现在人没上过大学。

    侯杰:所以他对这科举制度,可能从内心里边有一个心结,他自己可能就觉得科举制度不利于像他这样的人才的成长,所以他就比较倾向于怎么样去对科举制度进行一些改变。

    解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是万千儒生安身立命的基础,废除科举无疑是砸掉了这些人赖以生存的饭碗,袁世凯面对的反对力量之强大可想而知。

    陈克:1903年先废除了武科举,就是举盾射箭选军人那个,你上军校去吧,军队已经有一个办法,传统那种考武举人那个办法,已经给废除了。

    侯杰:那么废科举之后就使得很多传统士人失去了谋生手段,就没有出路了,那么这些人对新式教育应该有一种本能的反抗,那么在他的思考里边,就把这些人怎么样由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和拥护者和参与者,所以他就请这些人到海外,到日本去游学,经过短暂的速成教育,回来之后成为新式教育的领导者或者组织者或者经营者,所以这样的话,由反对者变成了一个领导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2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7:16 编辑

    解说:1905年,清朝政府最终接受了袁世凯他们的奏议,废除了科举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尤其是明清以来六百年的这种人才选择模式彻底废除,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侯杰:那表现就在知识分子,由原来的埋头于科举考试,开始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开始有很多人投身商业,甚至包括投身新军,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活动等等,所以这样就使得新型知识分子得以孕育和成长。所以科举制度在新政时期,所发生的改变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这种结构的变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解说:有破还需有立,随后在直隶境内,大量新式学校,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兴建起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显现出活力。

    侯杰:比如说经费是很大的问题,办学需要钱,而钱从哪来,所以他就从经费方面做了很多的考虑,比如说他提倡公立,就是由政府出钱办学校,也由民间来办学,提倡民间办学,那就是所谓的民立或者私立,那这样的话就解决了经费方面的问题。

    张华腾:但是袁世凯在直隶兴学的这个高潮中,严修捐了三千两银子办了一所民办小学,袁世凯抓住这个事情大肆进行表彰,又是亲自给严修题字送匾,不仅如此还向清政府进行推荐,进行表彰。

    他这样一来带领着整个直隶的官绅来捐钱,办学形成了高潮,所以直隶的民办学堂、官办学堂用一个词来说,如雨后春笋起来了。

    侯杰:另外校舍也是有问题,这些新式学校需要一些场地,怎么解决呢?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庙改学堂,他就把一些废弃的寺庙变成了学校。

    解说:新式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袁世凯在直隶全面倡导发展实业。

    陈克:袁世凯在天津我想仅就这两件事情,是功德无量的,一个是办教育,一个是办实业、办工业,他搞了很多展览会,搞了很多我们现在叫论坛,当时叫讲演,来推广这个东西,开启民智,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当时天津是直隶最发达的一个城市,最开化的一个城市,而且是整个河北省地区的一个中心。

    郭凤歧:他同时也叫周学熙来开办学堂,搞工厂、展览馆、券业场,对工商业的发展有好处,它可以稳定市面,特别天津是个商业城市,大商埠破坏得很严重。所以你要恢复工商业这个基础,对稳定当时天津社会的情况,是很有好处的。

    解说:袁世凯在直隶的新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年维新派的施政理想,但是和维新派不同,维新派是自上而下的说服光绪皇帝,采取一种决绝的雷霆万钧的近似于革命的方式进行改革,但是袁世凯的改革却是自下而上的,采用试点的办法,缓慢的推进,尽量不触及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了维新派的梦想,也许维新派不会想到曾经那个出卖他们首鼠两端的袁世凯,却成为了维新新政最忠实的推行者。

    就在袁世凯的新政在直隶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在中国的东北,日、俄战争突然爆发,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满洲和朝鲜的利益,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离东北不远的北京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一度传出太后再走西安的传言,但是这个时候,袁世凯却没有慌乱,他难得地想出了丰满自己羽翼的借口,他奏请朝廷,强敌环伺,拱卫京师,北洋军需要扩军。

    张华腾:到1905年的时候,他在直隶这个地方编练出六个镇,另加一个协的新式军队,就是北洋六镇,一个镇足额是1万2千人,到1911年为止的时候,袁世凯的北洋清军起码要占全国新军的几乎一半以上。解说:在清末的政治改革中,不管是军事、经济还是文化和教育,袁世凯在各个方面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从1901年开始到1907年,袁世凯的直隶总督任内,他完成了对实业、人事以及军政的双重把控,而北洋的扩军更是进一步强化了袁世凯在军界的势力。七年直隶总督结束,袁世凯已成气侯,北洋班底正式形成。

    陈晓楠:1908年入秋,北京城内,一个重要人物的寿宴即将举办,满朝文武都再为此准备,当时的中堂大人那桐,甚至亲自摆架到戏园子里面,去请谭鑫培谭老板。按照老规矩,谭鑫培一场只唱一出,但是那桐恳请他无论如何再唱一出,谭鑫培信口说道,只要中堂大人给我请个安,一切都好说。话音未落,那桐早已经一躬到地了,肯让中堂那桐如此上心的寿星,就是袁世凯。

    这一年的袁世凯虚岁五十,刚刚从直隶总督上调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这时候的袁世凯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如日中天,多年的官场经历,已经让他暗熟为官之道,而在直隶总督任上的六年里,他更是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交口称赞。在晚清这个夕阳政局下,五十岁的袁世凯就已经成为朝廷的首辅大臣,可谓是位极人臣。但是他的危机也在此刻悄悄降临,明天敬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袁氏当国”之“宦海浮沉”。
陈晓楠:1912年8月18日,一艘轮船即将从上海码头起航,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跳到船上,企图以自杀挽留一位重要的乘客。原来这一天,孙中山正在这艘船上,他应袁世凯之邀,准备到北京和袁世凯商谈治国方略,但是革命党普遍认为袁世凯并不可靠,孙中山此行非常凶险,因此才闹出了如此一场闹剧。

    就是在这种猜忌的气氛当中,轮船终于起航,孙中山的北京之旅开始了。民国初年,虽然南方的革命党对于袁世凯并不感冒,但是社会大众对于袁世凯的评价还是非常之高,他被称为是中国的华盛顿,共和之父。而作为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孙中山和现行的共和之父袁世凯的见面,无疑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解说:1912年8月24日,北京城内锣鼓喧天,孙中山一行从天津登陆,乘火车进入北京。而袁世凯对于孙中山的迎接也煞费苦心,他特意打开正阳门,以国家元首的规格迎接孙中山,为了显示自己的好客之情,袁世凯甚至把自己在北京的官邸,腾出来重新装修,供孙中山一行人居住,这样隆重的礼遇,也让孙中山非常满意。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世凯在北京以最高的规格先后接待了孙中山,接待了黄兴两个革命党的领袖,在各种政策方面双方都达成了一致。

    刘亿江(《袁世凯评传》作者):既然已经是南北要统一了,国家要统一嘛,大总统现在也让给袁世凯了,所以这会儿袁世凯也请黄兴,孙黄北上大伙儿握手言欢,最后好好建设国家。

    张华腾:两个人还互唤万岁,孙中山说袁大总统万岁,袁世凯说孙中山先生万岁,看着是非常友好的关系。

    解说:这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个人却有着一见如故的感觉,孙中山在北京停留了一个月,和袁世凯的会晤居然达到了十三次,并且多次交谈都是密谈,有的时候甚至彻夜长谈,大有相见恨晚的味道。

    张华腾:对袁世凯的印象都非常好,因为这个人有头脑有政治手段,作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那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刘亿江:他们也密谈了很多次,袁世凯确实觉得孙中山是个理想主义者,孙中山讲我这个十年不谈政治了,我原来早有一个理想,就是中国大建铁路,要建20万里的铁路。

    张华腾:对于孙中山他从南京临时大总统位置退休之后,就在各地进行宣传要发展民生主义,就是要办实业、修铁路。

    刘亿江:因为中国建铁路到现在没20万里也不够,铁路那东西非常花钱的事,所以孙中山确实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有很高远的理念,可是从实际上来说,扎扎实实的在这方面,他不如袁世凯。

    解说:但是因为两个人的经历,以及处事方法的差别,让这一个月的交往,为今后的中国政局走向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袁世凯毕竟是老官僚,他很快发现孙中山属于爱国之心强烈,但是没有任何实干经验的革命者,因此对于孙中山那些空洞的治国方略,仅仅是随声附和。当孙中山提出要修建铁路,他正好有意成全。

    刘亿江:那么既然你愿意建那也可以,我让你当全国铁路督办,然后给你一辆列车,给你一年多少经费,你就去考察去规划去吧。高官厚禄我给你笼络着,你只要别闹事就行,你合作就行他是这样。

    解说:袁世凯虽然在公开场合对孙中山大加赞扬,但私下里,袁世凯给孙中山起了个外号叫“孙大炮”,他的这种大鸣大放的性格,让袁世凯很不感冒,但是孙中山却是个诚实的爱国者,他把袁总统的美意当真,并且立刻撸胳膊挽袖子干了起来,袁世凯特意把当年迎接慈禧太后回京时特制的豪华花车拨给了孙中山使用,当年的革命领袖,如今似乎真的要卸甲归田了。在共和国热烈兴旺的气息之下,难以掩盖的是国家发展方向的游移,此时国民政府第一届内阁已经全体辞职,内阁和大总统之间的权力之争,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调和解决。而这一次的南北首脑级别的会谈,并没有给国家的前途指明方向。

    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孙中山他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的立,而在于他的破,他要破的那个东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具有合法性,所以大家支持,他能够成功。但是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在当时不是破的问题,而是立的问题,破已经达到了。袁世凯在破的过程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怎么立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解说:理想者孙中山和旧官僚袁世凯,显然都不是能够建立新秩序的人,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里,政党政治第一次的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一个年轻的身影也注定成为改变历史的角色,孙中山来到北京的第二天,一场盛大的集会在北京湖广会馆召开,这一天同盟会和几个党派联合正式成立国民党,而国民党的真正的组建者就是时年只有31岁的宋教仁。

    张华腾:宋教仁这个人他在日本留学,学的就是关于政党政治这块的东西,所以他在这里边研究西方的政治斗争是很在行的一个。

    刘敬忠(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名义上让孙中山当总理事长,实际上整个党务全是宋教仁一个人操办,宋教仁真是太能干了,而且还是大才,临时约法据说宋教仁一晚上写出来了。

    解说:原为袁世凯心腹的唐绍仪加入国民党,更为这个国家的前途抹上了一抹明丽的色彩,国民党甚至号召袁世凯也加入,但是被袁世凯婉言谢绝。

    刘亿江:袁世凯过去还是那种旧的那种方式,就是我可以广揽人才,可是他不知道政党政治是怎么回事,一开始根本没重视,可是国民党对这套东西非常熟悉,在日本也好,在美国也好,对国外这套政党政治他非常了解。尤其宋教仁,他对政党政治非常感兴趣,而且他这个人又很厉害,很能讲,很能说。

    解说:很快国民党成为了国会第一大党,国民党在国会上的狂飙突进,让人们终于见识了民主的力量,而受到国民党的鼓励。组建政党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全国一下子出现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政党,连和尚、道士也成立了自己的政治团体。加入政党,佩戴党徽,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陈晓楠:1913年初,是宋教仁一生当中最为得意的时候,国会参众两院的选举当中,国民党议员几乎是都占到了半数以上,经过他半年的不懈经营和努力,国民党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政党。而按照《临时约法》规定,国会第一大党当之无愧是拥有组阁权的。年少得志的宋教仁在这个时候,难免轻狂了一把,口口声声要组织一个清一色的国民党内阁。这样一来,一个完全不受袁世凯控制的政府马上就要分庭抗礼了,这是袁世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解说:1913年初,国民党党魁宋教仁利用回湖南老家省亲的时间,沿着长江重镇讲演政治主张,宋教仁当时年仅32岁,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兴致来了,嘻笑怒骂,针砭时弊,甚至赤裸裸的批评袁世凯政府,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一时间影响甚大。

    张华腾: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又取得了选举的胜利,在参众两院都取得了多数,这个时候宋教仁当然是雄心勃勃,当年他是农林总长,这个时候通过选举要按照议会民主制度的规则,国会中的第一大党选举胜利了,自然就成为总理。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宋教仁是宣传责任内阁最厉害的一个人,他一直到处宣传,从南京到北京的一路上,几乎都在宣传,这个就犯了袁世凯的大忌,你责任内阁了,我这个总统干什么呢?
解说:宋教仁的政党政治和野心让袁世凯既担心又生气,他还是照例使出了从小站练兵时代就屡试不爽的手段,一手拿钱,一手捉刀,希望尽快摆平宋教仁,但是谁曾想,革命党就是不一样。

    袁腾飞(民间学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袁世凯国民党已经赢得国会大选了,宋教仁要组阁了,袁世凯怎么办呢?袁世凯就收买宋教仁,据说给了他一张50万大洋的支票,那这个50万大洋,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了,给了他这么多钱的一笔支票,来收买他,结果有一种说法是宋教仁原封不动地给退回去了。

    刘敬忠:书生气太足,他不懂得中国政治,太迷信于政党政治,当时他认为我们国民党在国会是第一大政党,我执政就可以改革中国政治。

    解说:宋教仁耿直不留情面的性格,最终彻底得罪了袁世凯,钱不管用,那就该出刀了。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和黄兴等人刚刚走进上海火车站,突然枪声从背后响起,凶手连开三枪,宋教仁腰部中弹,两天之后,不行罹难。噩耗一出,举世震惊,当时正在日本游历的孙中山火速回国,全国民众要求缉拿凶手,查明真相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袁世凯也电令江苏总督程德全,“重悬赏格,迅缉真凶,彻底根究”。

    宋教仁遇刺,国民党内一致将怀疑的对象指向了袁世凯,因为国民党组阁直接影响到的就是袁世凯的利益,而不久以后,直接行凶者很快捉拿归案,通过公开审讯发现国务秘书洪述祖,国务总理赵秉钧与暗杀事件有牵连。上海检察厅立即向洪、赵二人发出传票,洪述祖、赵秉钧皆为袁世凯的亲信,他们是宋案幕后指示,人们不由得推测,刺杀宋教仁的真实主使就是袁世凯。

    袁腾飞:所以袁世凯一看宋教仁不识收买,就在上海火车站指使青帮头子应桂馨,他就收买杀手就杀害了宋教仁。

    解说:虽然一直以来,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袁世凯亲自指示赵秉钧杀害宋教仁,但是从此以后袁世凯绝难和宋教仁的死脱离干系,袁世凯这个曾经引领国人走向共和的英雄,从此跌下神坛。闻讯之后的孙中山,立刻在第一时间通电武力讨袁,几名国民党籍的都督随即响应,史称“二次革命”。从而也标志着孙中山和袁世凯关系彻底决裂。

    来新夏:孙中山当时就说,只有这么一点本钱,不然就全盘皆输。另外他对宋教仁这件事,确实想要追查,那么宋教仁这件事那就是什么呢?那就是袁世凯在政治上搞的,那就是说他要以总统制代替内阁制。他就是总统是大权独揽,要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所以这些事情一系列做起来,做起来的话给孙中山的刺激是比较大的。特别宋教仁被刺,他已经很明目张胆的就要杀戮,所以孙中山这时候呢就不能忍。

    解说:政党勃兴,媒体风行,袁世凯这个旧官僚也开始招架不住了,袁世凯开始怀念那个他曾经熟悉的帝国时代,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皇帝的念头第一次隐秘的浮现在他的心里,但这足以让人怦然心动。

    与此同时,南方革命军的二次革命却并不顺利,因为缺欠缺粮,响应者寥寥,根本不是北洋军的对手,很快就遭到了镇压,经此之战后,袁世凯恢复了他枭雄本色,不再当什么中国的华盛顿,而民主选举的第一大党,国民党也被无理的扫地出门,彻底退出了中央政府的政治舞台,而南方由国民党人控制的,江西、广东、安徽、上海亦遭沦陷,袁世凯彻底控制了国会、内阁,总统的权利开始毫无限制的膨胀。1913年10月,国会在军警的压力下,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同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并收缴国民党议员证书。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当年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

    而在这个时候,一切从零开始的革命领袖孙中山逃亡到了日本,组建了帮会气息浓重的中华革命党。

    刘敬忠:每一个参加中华革命党的人都得宣誓,宣誓得对孙中山宣誓。

    来新夏:自己要喝血酒,要歃血为盟。

    刘敬忠:就吸收会党的旧的东西。解说:中华革命党成为一个半帮会性质的反袁组织,开始发动一次次的起义和暴动,并且伴随着一次次针对北洋军阀的暗杀活动。而在北京,袁世凯的独裁政治已经开始,国内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势力,可以与之抗衡,而外交上,列强纷纷承认袁世凯独裁下的中华民国,此时的袁世凯虎视九州,志得意满。

    而宋教仁苦心维系的选举、政党、国会等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随着宋教仁的亡故,一一付诸东流。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晚清沉闷僵化的政局之下。

    陈晓楠:那个年代的中国,早已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英国在秘密侵入西藏,而俄国更是策划了外蒙古独立,国内各地军阀割据,民不聊生,1914年,清帝已经退位两年,国家非但没有因为共和而强大,反而危机四伏,困难重重。这一年中原蜂起的白朗起义,甚至打出了拥清的口号,为大清朝廷辛亥蒙冤受难的人报仇,社会的变革让底层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民国似乎真的不如大清。

    解说:1914年冬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地处远东的中国并未受到战争的波及,这个饱经摧残的国家似乎得到了久违的喘息与和平,但是一次巨大的危机却在不经意间悄悄的降临。

    1915年1月18日的一个夜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东京刚刚回到北京的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突然要求晋见袁世凯。他递交了一份日本政要起草的二十一条的条文,并威胁袁世凯,不许泄露条款内容,否则将以武力对付中国。

    刘忆江:它趁欧洲列强卷入战争,顾不过来远东这一块的时候,它提出一个全面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如果按它这个二十一条做,就等于中国的工业、教育、实业、军队、警察甚至包括政治行政,日本人要想全面参与进来,如果你全面接受,你等于是它的保护国了。

    解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包括五个大项,二十一个条款,这些条文不仅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而且加入了诸如中国中央政府需聘请日本人做顾问,中日合办警察等条款,是饱含灭亡中国的耻辱条约。

    李扬帆:那么袁世凯是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不是一个盲目的、弱智的、无能的政客,他不会拿着国家的命运去开玩笑的,所以他跟这个日本的谈判经历了四个月26次还是25次的交涉过程,第一次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就问段祺瑞,段祺瑞作为陆军总司令当然知道军事实力,袁世凯也许不是很清楚,当时他忙于政治,不知道能不能打,所以他问了段祺瑞,说如果我们现在跟日本开战,中国现在能坚持多久,段祺瑞说48小时。

    解说:早在朝鲜时期,袁世凯就多次和日本人交锋,此次他何尝不想与日本一战,但是他毕竟是务实的政客,不是意气用事的赌徒,衡量完手上的资本,他无奈地发现,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李扬帆:日本人说每天都要谈,中国就说那不可能,我们要休息,后来就说就折中,一周谈个两三次的,每次谈判拖延时间,先上茶,进行像茶道表演式的繁复那种仪式,就不给你正式谈,所以日本人就很着急。

    解说:外务掌管陆征祥是个慢性子,多礼节的外交家,他想尽办法把会议程序拉长,二十一条就这样一拖拖了四个月,而在这四个月里,袁世凯也并非仅仅是拖延时间。

    侯宜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还叫他的一个顾问友贺长雄,日本人,两次回国去探听一些东西,元老院的意见到底是怎么样?还通过他的秘书去收买日本的情报,了解各种动向,分析到底日本人想干什么?如果拒绝以后日本人能不能出兵,他还是费了许多力气。

    解说:袁世凯为了争取主动,还曾经进行幕后运作,他秘密以16万日元“运动费”支持日本议员竞选,使他们弹劾现任日本内阁。谈判开始一个月后,袁世凯更是以私人身份秘密约见了前《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莫理循,随后不久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的新闻,赫然以匿名的方式刊登在英美各国主要的报纸刊物上。

    刘亿江:美国知道日本这个二十一条之后呢,美国国务卿就两次发表声明,包括对日本这个东西,你日本提出这个东西也好,就包括你最后威胁中国政府,承认你这二十一条也好,你们所达成的所有的条文协议,我们美国是不承认的,这就对日本造成了很大的牵制。

    李扬帆:美法美对日本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就是说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还向中华民国提出这样的屈辱条件呢?就对日本构成很大的压力,所以经过一番努力,到最后哪怕是签订了民四协定,十二条的时候。那些核心条款已经没有了,换句话说二十一条是二十一条,但是到最后它已经不是二十一条了。

    解说:在天津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袁世凯亲笔批示的二十一条,可以依稀看到当年袁世凯心中的纠结与矛盾,以及周旋于强敌之间的痛苦抉择,修改后的条约被称为《民四条约》,原来二十一条中最恶劣的干涉中国内政的部分全部删除,这使得中国免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这个时候袁世凯终于松了一口气,凭借他多年官场周旋、外交历练的经验,日本二十一条的核心阴谋终于被他化解,他自认为在目前的国力之下,也勉强可以和国人交待,但是很快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即便是《民四条约》对于当时的国内民众来说,也是奇耻大辱,大家已经没有心思研究里面所包含的外交努力和技巧,迅速蜂起的学潮和报纸舆论的抗议,让袁世凯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几年的民国总统当下来,对于共和民主仅有的一点好感,也在如今丧失殆尽。

    李扬帆:过去清朝决策机制,那个慈禧,加上军机处几个大臣,而且要决策某一个决定还不一定军机处全体出席,可能就一两个重要大臣出席,最后商量商量啪就拍板了,然后就执行。那个决策效率专制体制是很高的,这个民主政治不可能一拍脑袋瓜子就行,一拍板,必须大伙儿协商,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种妥协,这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这个东西就像袁世凯他们这些人,从专制体制下出来的人他不习惯,他说这个事怎么这么麻烦,这么费事。

    解说:面对着汹涌的学潮和漫天的批评和指责,袁世凯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共和之后,面对着外国列强仍然如此软弱,他就任大总统的外交危机,一概以中国的退让而告终,袁世凯的结论是皇朝坍塌、道德沦丧、信仰错位,是中国缺少了皇帝,在这个时候,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策划下的称帝闹剧早已经悄悄的展开,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中国,以及身后庞大的等待着恩惠的家族,袁世凯在处理完二十一条后,最终坚定了称帝的决定。

    陈晓楠:袁世凯在签订完二十一条之后的国务会议上沉痛的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所谓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

    袁世凯的这番话,痛定思痛,实在是发自肺腑的知耻之言,所谓知耻而后勇,但是袁世凯随后唾沫未干,他的知耻之勇,却是勇敢的走向了帝制这个方向。明天同一时间《凤凰大视野》继续为您讲述《袁氏当国》之《家国天下》。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贯穿整个清末民初,袁世凯与读书人的关系张弛对于当时政坛来说影响非凡,这似乎也是中国政治模式的一个缩影,在文人乱政与武夫当国的风水交替当中轮回。在前面几天的节目里,我们为您呈现了袁世凯的生平,大都是按他的生平履历来进行的,所关注的基本上也是从政治的角度去观察的。而实际上,作为一个人来讲,历史大事件固然能突显人物性格,但是生活中的表现呢,也不能忽略。

    今天我们的节目算是把时间稍稍打乱一下,停顿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袁世凯的其他层面。作为朋友的袁世凯是什么样子呢?作为父亲,作为丈夫的袁世凯又是什么样子呢?

    解说:袁世凯周围的圈子,有着非常明显的以利益为重的痕迹,身处政治中心的人物,讲究的是功利而不是正义,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纵观袁世凯的一生,朋友不多,能够陪伴一生的更是少见,徐世昌算是其中的一位。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世凯后来是外务部尚书,徐世昌是邮传部尚书,袁世凯是直隶总督,徐世昌人家是东三省总督,袁世凯后来做军机大臣,徐世昌也做军机大臣,到了民国袁世凯做大总统,那徐世昌就做国务卿。民国一共是十七年,他们弟兄两个各做了四年大总统。

    解说:和袁世凯出生名门望族的身份不同,徐世昌只能算是一位布衣寒士,17岁开始一边应对科举,一边开馆授徒维持家用,徐世昌与袁世凯的相遇在时人的记载中,显得非常浪漫。

    张华腾:陈赣一在《新语林》这本书里边,他是这样写的,徐韬斋与袁容庵初不相识,徐韬斋就是徐世昌的号,容庵是袁世凯的号,初不相识。一日韬斋诣袁宅,昂然入书斋,容庵隔窗遥见一人自外至,神气豪爽,起身迎之。

    袁腾飞(民间学者):他们相遇的时候袁世凯19岁,徐世昌25岁,所以徐世昌等于是比袁世凯大6岁,然后两个人交谈之下引以为知己。

    解说:就这样,两个在后来对中国近代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年轻人,在落魄之际相遇并结为好友,也许他们不会想到,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道路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时而交织,时而远离。


    袁腾飞:后来徐世昌是因为要赴京赶考,缺少盘费,袁世凯这个人仗义疏财,为人豪爽,于是就给徐世昌凑了一笔钱,可能就有几百两银子。

    解说:1882年,徐世昌考中举人,这一年,袁世凯烧掉了自己的书本,投身军营并在朝鲜的壬午兵变中崭露头角,然后驻扎朝鲜,一呆就是十年。徐世昌则在考中举人之后在进一步,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

    张华腾:徐世昌按照科举的道路,由生员到举人到进士,然后进翰林院,那就是达到了我们知识分子最高的理想。

    袁腾飞:这个翰林在清朝有红翰林和黑翰林,这就是俗称,红翰林可以上天入地,所谓上天那就是成为天子的近臣,所谓入地,外放,出去做考官,然后收点门生,门生孝敬点银子,这个日子就很好。黑翰林就是上不了天也入不了地的,徐世昌大概就属于这种黑翰林,因为清朝的官员俸禄是很微薄的。亲王一年才180两银子,知县才45两,翰林也就是七品官,跟知县的级别可能也差不多少,这几十两银子咱说句实在话,自己吃饭可能还够,家里的仆人能不能吃得饱就另说了,所以徐世昌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解说:就这样,徐世昌在翰林院里,呆的意兴阑珊的时候,1897年8月,袁世凯获得小站练兵,操练新军的职位,身边缺少人手的他,决定请徐世昌帮忙,于是,这对结交了十多年,却还没有工事过的好朋友,终于开始了工作上第一次亲密合作。

    袁世凯果敢刚毅,徐世昌则因处事周全,被当时的人称为水晶心肝玻璃人,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的搭配和彼此的扶持,袁世凯和徐世昌二人,在清末的官场上齐头并进,成为一大景观。1899年12月,袁世凯被任命为山东巡抚,徐世昌仍旧回到翰林院任职。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上向朝廷保举徐世昌,徐世昌被任命为政务处总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3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2 17:11 编辑

    1903年徐世昌任商务部副部长,1904年任兵部左侍郎,1906年徐世昌担任新成立的巡警部尚书,1907年担任东三省总督、军机大臣。到此为止,这对年轻时结交的好朋友终于成长为各自统领一方的封疆大吏。

    张华腾:俩人做官做到顶尖级的这样的官员,不管怎么评价,就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两个人友谊应该说人间的真诚的情谊,真诚的朋友这样的关系。

    解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摇摇欲坠,以当时徐世昌的身份、才干和声望,他是仅次于袁世凯的唯一人选,但此时的徐世昌,并没有忘记下野的袁世凯,他不仅力保袁世凯出山,而且从袁世凯出山到逼宫,到掌权的每一步,徐世昌都精心策划帮助袁世凯走上政坛的巅峰。据说,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归政民国的那招就是徐世昌的大手笔,由段祺瑞领衔,率北洋将领64人,联名发电,要求清廷交权,否则以兵随之,实际上这就是一场兵谏。

    1912年,清帝退位,袁世凯组阁,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徐世昌却以前朝一品大员的身份,退避青岛,据说临行之前,袁世凯苦心挽留,与他相约两年之后再见。

    1914年5月,在袁世凯再度力邀之下,徐世昌出任国务卿,袁世凯称帝,徐世昌选择了退出,退居河南老家辉县,据说临行之前,徐世昌与袁世凯交底,称帝自为,乃是大事,万不可不留余地,如果亲近好友都被卷入,关键时刻,谁来收拾残局呢?

    果不其然,袁世凯最终因为称帝而众叛亲离,去世之际只有几个朋友送行,徐世昌作为一生的朋友,为袁世凯题写了墓碑,几十年的交情,化作一捧黄土,却无法言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选举为中华民国,第三任总统,身处乱世,徐世昌的时间大都用来调停各种矛盾。1922年,徐世昌退出政界,返回天津,过着诗书画的隐逸生活。

    陈晓楠:袁世凯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他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可笑的旧思想,可是这些旧思想又奇怪地揉杂在了一团乱麻的新观念和新做法之中,比如他二子袁克文到处留情,刚娶了正室没几个月,就接二连三地娶姨太太,袁克文的夫人到处哭诉,袁世凯听到后居然这样说,有作为的人才三妻四妾,女人吃醋是不对的。他喜欢缠足的女人,他最喜欢的五姨太太其得宠原因之一,就是她有着一双缠得很小的金莲,他这样看不起女人,可他呢也居然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和开创者,是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女子教育,他在自己家里也请了女教师给自己的女儿和姨太太们上课,为此他还专门给姨太太们起了一系列一本正经的学名,五姨太叫志学,六姨太叫勉学,八姨太叫潜学,九姨太叫勤学。

    1916年6月6日,57岁的袁世凯死于尿毒症,在他身后残留的是一个军阀混战的烂摊子,还有他自己的33个子女,袁世凯的大部分儿女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增添的,所以关于袁世凯的私生活,特别是关于男女问题的民间传说,也就特别的发达。人们搬弄是非的欲望加上文人的渲染夸张,袁世凯的生活故事也就此流传开来。

    解说:袁世凯的家庭政策其实并不复杂,先进门的为大,小的要听大的,由先娶进门的姨太太管理后进门的姨太太。

    袁晓林(袁氏后人):他一妻九妾,这个一二三四,前边四个姨太太都归大姨太沈氏管,沈氏管啥呢?管三个朝鲜来的,就包括袁克文的母亲她管,后边五六七八九这几个谁管呢?五姨太管。

    解说:在袁世凯的妻妾中,最受他宠爱的是他年轻时认识的一名妓女沈氏,关于他与沈氏的交往,堪称传奇经典。秦燕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传说中这位大姨太,据说是袁世凯当年还是那样一种比较落魄的乡下小青年的局面的时候,结识了这样一位青楼女子。

    袁腾飞:(青楼)那是日费斗金的地方,所以袁世凯可能一个月的时间,盘费都用尽了,所以不得以可卖的东西就全卖光了嘛,就把他做总督的叔祖袁甲三,留下来的两个鼻烟壶给卖掉了。

    解说:落难公子遇上了红粉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千古而下,演到袁世凯这一辈,也没增添多少新意,据说袁世凯为沈氏赠有一联,“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己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也许是袁世凯身上的某种气质起了作用,沈姑娘被这个身材矮胖的男人彻底俘虏,她心甘情愿作牺牲,倾起所有资助袁世凯寻求前程。

    袁晓林:落难的时候沈氏确实帮助他,给他了钱,所以说她最后没孩子,大总统也是很宠爱她。

    秦燕春:我的感觉袁世凯对她保持了很大的尊敬,许诺她只要下面的妾生了孩子,就给她做嗣子过继给她。

    解说:在纳妾成为风俗与民俗的传统中国,如何管理老婆,实在是一件重要而费神的家务事。从袁世凯的表现来看,实际效果还算不错,一群姨太太相安无事。

    秦燕春:他也不轻易流露他对任何一个女子的偏爱,例如说你如果需要定制衣服、打造首饰,我们能看到的资料会告诉我们,他选择一视同仁每人一份,绝不轻易表现出对任何一个女子特殊的偏爱。

    解说:众所周知,袁世凯是清末民初开办新学重要的发起人,他对待教育的态度非常认真,他的子女们聘请的家庭教师,竟然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严修。

    秦燕春:严修他是真正的南开鼻祖,在张伯苓先生之前,严修先做了这个工作,天津的大学、中学、小学很多教育都跟他有关系,严修是个一心致力民间办学的人。

    解说:严修与袁世凯感情深厚,有这么一件事足以证明,有人前往天津游说,请他担任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严修只是摇头一笑,并不接受,而落魄人物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解决子女的求学问题,严修则痛快答应,没有半点推辞。

    秦燕春:袁世凯在这方面对他是言行计从,他的男孩子长大一点,都是送到南开中学这边,就是送到严修这里,选择学校念书,选择老师乃至安排课程,都是严修来亲自过问。

    张华腾:后来孩子长大之后,包括老五、老六、老七,都是袁世凯就指派严修,把他们送到英国去留学。

    解说:1909年春天,袁世凯在仕途上栽了跟头,回到河南老家,严修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亲自到车站给袁世凯送行的人。严修一生不爱做官,民国之初,袁世凯当了大总统,权势如日中天,屡次三番以财政部长、直隶总督、教育总长等职请他出山,严修不为所动。袁世凯筹谋帝制,严修是个铁杆反对派。

    张华腾:严修劝说之后,这个帝制曾经中止一段,但是袁克定不答应,袁克定听说是严修,给他父亲出的主意非常气恼,他当时在北京小汤山,当时拿着拐棍,把柜子上的玻璃都打烂了,而且还对严修进行威胁,这时候严修也害怕了,就从北京到了天津。

    解说:袁世凯死后,严修进京吊唁,长叹一声道,项城此去,可谓大解脱。话语之间不难察觉严修深知袁世凯当时的艰难处境。

    秦燕春:袁世凯去世,因为帝制失败怒羞交加,(袁世凯)去世之后,首先进京奔丧扶棺而哭的就是严修,因为严修原来就在日记中发过誓,(袁世凯)称帝他就再不进新华宫了,这一点我觉得严修先生蛮难得的。

    中国人对公众人物很看重这样一种修养,因为这样一种修养才能够避免一种私情私欲,对一个公务的干扰吧。但是遗憾的就是,这样清正的君子,恰恰拒绝加入政治生活。

    解说:对待妻妾和子女,袁世凯还算上尽职尽责,那么他自己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袁世凯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他每天早上六时起床,洗毕便开始吃早点,总是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条,吃罢早饭下楼办公,午饭安排在十一点半。袁世凯最爱吃清蒸鸭子,每顿都有鸭子这一道菜,位置还必须摆在桌子的中央,多年以来没有改变。

    袁晓林:袁静雪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的父亲袁世凯》,说我父亲吃饭的时候就用这个手,吃完了就这样擦一下,所以后来好多影视剧,就出现凡是袁世凯吃饭吃完饭都擦一下,后来袁家人都感到很反感,说偶尔一次嘛,哪能回回都那样弄呢,袁静雪一句话,弄得凡是出现袁世凯的地方,都是用袖子擦嘴,其实不是那回事。

    陈晓楠:鲁迅曾经说,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利。我们回想一下,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袁氏当政期间所面临的文人简直是五花八门,革命如章太炎,守旧如王闿运,保皇如康有为,善变如梁启超,颓废如严复,个人野心如杨度,以上诸公无一不是文明震天下的狂放之士,性情各异,政见相左。

    而袁世凯呢,都能包容优待并为己所用,这种气派和手腕的确是后起者,如段祺瑞、蒋介石之辈望尘莫及的。其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还是他与章太炎的过招。

    解说:章太炎,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思想家、革命者,在乱世中国,端着枪杆子纵横政坛的人不在少数,但端着笔杆子横扫天下的人只有一个章太炎。

    张华腾:浙江是出学问家的地方,章太炎也有家学渊源,也是非常好的,章太炎最初是一个改良派的人,参加了戊戌变法。结果戊戌变法的失败,促使章太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通过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解说:1913年,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大获全胜,新婚不久的章太炎顾不上蜜月,扔下新婚妻子,从上海跑到北京找袁世凯算帐。关于当时的情形,章太炎的学生鲁迅,在《太炎先生二三事》有过描述。当时正值冬天,章太炎足磴破棉靴,手摇折扇,扇下坠吊着一枚景泰蓝大勋章,直闯总统府。

    张华腾:(章太炎)要求要见总统,当然总统府新华门有卫兵,不让他进,他就倚老卖老,包括说话、言语、动作,包括把新华门卫兵室的东西,他都敢打破这些东西。

    解说:袁世凯对于章太炎早有所闻,却不敢得罪这位狂士,一直不敢见他,只是派手下出来搪塞,结果被章太炎给骂了回去。

    张华腾:但是最后袁世凯派车把他接过去,其实这个车子绕了一圈,绕来绕去就没有进袁世凯办公的居仁堂里边去,而是把章太炎给囚禁起来了,囚禁到这个地方,软禁了就是说。

    解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一呆就是三年,他的遭遇用一句老话或许可以总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张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与袁世凯有长达35年的交情。

    张华腾:张謇和袁世凯的关系,是相对非常早又非常复杂的关系,既做过袁世凯的老师,又是政治盟友,到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之后,他是总统,他是部长,又是部下的这种关系,错综复杂。解说:1882年,正是由于张謇的推荐,袁世凯才得以成为正式的军人。1884年,张謇却与袁世凯绝交,原因是袁世凯品行不端、狂傲不已。然而世事难料,特别是在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张謇哪里会想到,与袁世凯断交二十年后的1904年,他们的关系又恢复了。

    张华腾:这个时候袁世凯是直隶总督,督抚的领袖,而这个时候张謇已经成为立宪派的一个领袖,要推动清政府走向立宪,地方督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这个张謇是作为民间的立宪,袁世凯作为执政的大员,这样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共同推动清政府的立宪向前发展,但是立宪的结果就是皇族内阁,这样等于立宪派的理想已经破灭了,依靠清政府已经不行了。

    解说:皇族内阁的出台,宣告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张謇作为立宪派的领头人,开始在政治上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1911年6月24日,隐居河南彰德的袁世凯,收到一封电报。别几一世矣,来明诣公,请勿他去,謇。第二天,张謇从汉口抵达河南彰德,一次历史性的会晤开始了。

    张华腾:这两个人在政治上达成了共识,袁世凯说如果是有一天,朝廷要我出山,希望你要支持我。那个时候辛亥革命没有爆发的,他们就在开始商谈这样的政治问题。这个时候袁世凯是很清楚的,把张謇看成东南民意的代表,那是有发言权的,有话语权的。

    解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应势而动,并迅速获得军政大权时局如张謇所料,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只有袁世凯能担此大任。

    张华腾:武昌起义的爆发,张謇是个见证人,他实际上就看到了武昌起义的炮火,他作为一个有实业、有资产的这样的一个立宪派的领袖,当然不希望革命的爆发。最初的时候他还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但是最后他经过观察这种形势,认为清政府不行,必须得推翻,在南北和谈这个过程中,张謇完全是站在北方,站在袁世凯一边来说话的。

    解说:在袁世凯的大总统任期内,张謇一直担任农商总长,但是张謇希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使民富国强的理想,注定会破灭,因他所依靠的袁世凯,与他同床异梦。

    张华腾:张謇做农商总长,一直到袁世凯称帝,12月份他眼看袁世凯要称帝了,他是反对称帝的,所以说向袁世凯提出辞职。到最后还是得到了批准,所以张謇最后没有做了洪宪帝制的这样一个臣子。

    解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就张謇个人来说他比其他人更了解袁世凯,他也比其他人对时局更失望。

    张华腾:三千年未有之会,三十年更事之才,对袁世凯的死非常的惋惜,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没有遇见像袁世凯这样的,所以如果让袁世凯做三十年总统的话,那我们国家可能,下边话的意思就是这样,三十年更事之才,就是完全可以做三十年的总统太可惜,毁于群小之手,有点太可惜了。

    陈晓楠:人们常说,看一个人交了什么朋友,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就一个人而言,可能是社会关系当中最直接,最常见,而且可能是最密切的部分。

    纵观袁世凯的关系谱,实在是过于复杂,我们这期节目不足以观测到袁世凯周围的全部风景,它只是提供了一个角度,要了解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真实的袁世凯。那我们不妨去看看他的周围,说不定风景这边独好。

    袁世凯的成功,在于他曾经左右逢源,他的失败,在于他众叛亲离,他身边的情况决定了他的命运,关于袁世凯的得失、经验和教训,却不只是属于他自己,明天的《凤凰大视野》我们会继续向您讲述,“袁氏当国”之“洪宪迷梦”。

    陈晓楠:自打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就一直有一些眼光敏锐的人,在怀疑袁世凯秘密进行帝制活动,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怀疑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而袁世凯这样的一代枭雄,当然懂得韬光养晦,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铤而走险的,于是他不止一次宣誓,拥护共和政体否认进行帝制活动。

    比如说1912年3月9日,他就发表就职宣言,发扬共和精神,抵挡专制瑕穂,同年6月25日他又通电宣言,永远不使君主政体再见于中国。1913年4月8日,在致国会开幕的颂词当中,袁世凯依然宣称,共和国家由于四万万人民心理所缔造,国家主权当然归之于国民全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袁世凯怎样构建了他的洪宪王朝呢?让我们从1914年开始讲起。

    解说:1914年的冬天,巴尔干半岛引发的枪声蔓延到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半年之久,而在中国,袁世凯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他的改革,他解散了国会,废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同时修改了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这一切的措施,似乎都指向了一个终点,那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最高位置,皇帝。

    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最后是一个闹剧,为什么是个闹剧呢?我觉得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游戏了已经成为,所有的人都在玩这个游戏。

    解说:1914年12月23日,农历年的冬至,袁世凯在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孔仪式,有人说,袁世凯举起尊孔复古的大旗,还是想通过重树孔孟之道的权威,来恢复秩序,甚至也有人总结,这是袁世凯登基称帝的一次彩排。

    侯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民国之后呢,政局是比较混乱的,思想也是比较混乱的,那么这里边,就把孔教要当成国教,然后还有就是把孔子思想,传统思想重新拿出来,大肆宣扬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样的话,也为他思想偏向于传统,或者走向传统提供了一个社会环境。

    解说:很显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营造恢复旧制的思想氛围,与此同时,共和不适于中国国情之类的留言从北京城内传播到全国各地,无风不起浪,社会的这些风言风语,实际上是袁世凯为了发动帝制运动,而自己制造出来的。

    袁腾飞(民间学者):所以袁世凯他自己就讲过这个话,他说共和就是不和,民主就是无主,他说总统、总理、总长仨人都带总,那到底听谁的,所以袁世凯就觉得那还不如我正大位,我当了皇上,我能为国家平息这个乱,就是大家都听我的,过去有皇上好好的,都听我的,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他确实是有个人野心,这个毋庸讳言。

    解说:在晚清民国政坛左右逢源的袁世凯,当然知道隐忍不发,谋略超群的他,肯定也知道民主共和的潮流不可阻挡,这就很让人费解了,袁世凯为何急于在此时亮出自己的底牌呢?

    袁腾飞:袁家的人,他的父祖都活不过60岁,所以袁世凯觉得自己也活不过60岁。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正好这个时候有人鼓吹让他称帝,尤其是有人给他出馊主意,总统你如果是称帝的话,你就可以躲去袁家男性,不超过60这样的一个灾难,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促使袁世凯称帝的一个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因为袁世凯这时候大权在握,是不是?如果是称帝能够躲过这一灾,那何不一试呢?

    解说:1915年的袁世凯,按照旧历的算法,已经57岁了,他是不是迫不急待地想在未死之前过两年皇帝的瘾,或者是真的寄希望于称帝能够躲过这一次家族的谗言呢?真实的想法恐怕只有袁世凯自己心里清楚。

    袁腾飞:他喝茶用的这个玉杯子,是袁世凯非常珍视的一件东西,是碧玉雕成的,据说是当年他在朝鲜的时候,国王给他的,所以他每天午睡醒了,必然要用这个杯子来喝茶,结果那天呢,给他端茶的小童是脚底下打滑还是腿一软,啪,碎了。这小童就吓坏了,大总统这么珍视的东西碎了,袁世凯一翻身就坐起来了,怎么搞的,他说茶杯打碎了,袁世凯当时就急了,我这么喜欢的茶杯你给打碎了,就马上喊来人,这要来人的话,这小童一想,是不是我就枪毙了怎么着?赶紧跪地下说,因为我看到床上睡的不是大总统。袁世凯说那睡的什么呀,他说一条五爪金龙,张牙舞爪的,龙就是皇上的象征嘛,袁世凯爱听这个,拉开抽屉就给小童十块大洋,说这事不许往外说,你知道就完了,不许往外说,所以袁世凯就更加坚信,自己是真命天子。

    解说:如果说一个茶童的机智影响了袁世凯对形势的判断,多少有些夸大其词,自己是不是真命天子?袁世凯心里最清楚,虽然它的内心深藏称帝的野心,却一直都没有表露出来,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他深深知道,自己称帝道路上的层层阻力,其中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北洋军阀内部。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袁世凯在的时候,因为他的威望和他历年的经历,他是当之无愧的唯一的领袖,所以他还维持一个表面的统一,但是他要称帝的时候,他手下的高级将领已经离心离德,为什么?因为袁世凯如果死了,他下面这些人,原来段祺瑞、冯国璋等等这些人都有继任的可能,而一称帝制了,成为袁氏的家天了,不但要对袁世凯磕头礼拜称臣,而且对袁世凯的子孙也得磕头礼拜,所以他们很不甘心。

    解说:冯国璋作为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已经官居江苏都督,对于甚嚣尘上的袁世凯称帝之说,他自然是有所耳闻。

    袁腾飞:所以据说袁世凯当皇帝之前,冯国璋专门来北京见袁世凯,就问袁世凯说外边有这种传说,说大总统您要当皇帝,有这事没这事?说您可不能这么干,你要这么干的话,等于既负了天下也不忠于清室,咱不能这么干。

    解说:自小站练兵开始,冯国璋就跟着袁世凯,到此时已经快二十个年头了,所以说没有袁世凯的栽培,冯国璋不可能成为如今的一方诸侯,也正是有了这层师承的关系,冯国璋在此时的谏言,才显得弥足珍贵。

    袁腾飞:袁世凯当时表示说不可能,说我不会当皇帝的,说我的大儿子是个瘸子,二儿子是个浪子,你说我当了皇帝我传给谁?我传给瘸子,你见过瘸子当皇帝吗?有浪子当皇帝吗?说再者说的当皇帝的,你看中国古代的开国君主,有超过50岁的吗?我都奔60了,我当了皇帝我能做几年,说我绝对不会做,说我在英国买好房了,谁要是劝我当皇帝,我连总统都不做了,带着与全家人我躲到英国去,我到英国隐居去,把冯国璋感动的哟,所以冯国璋出去之后,就做了袁世凯的义务宣传员,大总统亲口跟我说,他绝对不会做皇帝。

    解说:冯国璋的劝戒,并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北洋集团内部,在此时已经发生了裂变,在称帝这件事情上,袁世凯虽然得到了一部分北洋将领官员的支持,但是北洋集团上层核心比如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等实权派人物,都反对袁世凯称帝。

    陈晓楠:袁世凯混迹政界三十余年,到了民国初年,已经登上了大总统的高位,按理说,已经是一个政客,所能达到的巅峰了,但是作为政治人,其追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没有止境的,当了总统还想连选连任,连选连任还不过瘾,就再搞个终身制,终身制也办到了,但还是不能够满足,就想把这种尊荣一代代传诸永久,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当皇帝。在民主共和之势不可阻挡的时候,袁世凯要想实现他的帝制梦想,自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究竟哪些人成了袁世凯称帝的吹鼓手呢?一个个人物开始粉墨登场了。

    解说:在洪宪帝制中,大公子袁克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以至于当时就有人将帝制责任进行量化,说袁克定应该承担七分,袁世凯应当承担三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姑且先不去管它,但可以看出袁克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克定这个人呢,跟袁世凯跟的时间长了野心很大,但是能力跟(袁世凯)他老子差得多,所以他在称帝的过程中最为积极。

    来新夏:那么在推动帝制来说,应该说是袁克定一个积极推动者,因为什么呢?因为袁世凯当皇帝等于他也要当皇帝,他是个二皇帝,他是第二代的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3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平 于 2014-8-13 07:23 编辑

    解说:袁克定为了他自己的皇帝梦想,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迎合父亲的心思,袁克定专门策划了一出好戏,演员是特地从老家找来的,为的就是给袁世凯报告好消息。

    袁腾飞:袁氏的祖坟边上长出了一刻紫藤树,状如盘龙,而这个盘龙长一丈许,一丈多长,因此说还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还刻着天命攸归字样,泥土斑驳着,一定是在底下埋了N多年了,这个意思,所以袁克定编这个神话是什么呢?袁世凯做皇帝是天命所归嘛,袁世凯是旧式的人,他很相信这个,袁克定不愧跟了袁世凯这么多年,很懂得揣摩父亲的心思,为了心中的太平天子美梦,袁克定抓住能够抓住的任何机会,时时刻刻在制造着称帝的各种舆论。

    袁腾飞:当时北京最重要的一份报纸叫《顺天时报》,顺天就是北京城嘛,代称嘛,顺天府,是日本人办的报纸。

    刘亿江(《袁世凯评传》作者):袁世凯当时也认为外国人办的报纸可能比较客观一点,各方面信息都能搜集到,因为咱们自个儿办报纸,可能为了吹我捧我,净说一些好听的话。

    张华腾:袁克定为了营造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这种氛围,所以说他竟然组织人再造一个《顺天时报》,就是市面上流行的是日本人出版的,他自己搞一个那就是完全适合袁世凯口味的《顺天时报》。

    袁腾飞:这个《顺天时报》上天天刊登,支持袁世凯当皇帝的文章。

    解说:套用如今的时髦说法,那就是袁世凯被称帝了,可袁克定这瞒天过海,偷梁换柱之计,终归还是纸包不住火。

    袁腾飞:袁世凯的一个小姐,吃那个蚕豆,让丫鬟上街买蚕豆,丫鬟上街买了蚕豆,蚕豆是拿《顺天时报》包着的,她一看内容不一样告诉袁世凯,这才明白是袁克定一手导演的,所以袁世凯就把袁克定臭揍一顿,欺父误国嘛。

    解说:这张纸给袁世凯一个人看报纸,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难得的印记,虽然小小的伎俩被父亲识破,但袁克定并没有放慢他的脚步,为了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袁克定想到了杨度,两人一拍即合。

    张华腾:这时候杨度看好了袁克定,认为有机可乘,所以说袁克定认为自己就是当年的唐太宗,这会儿杨度就准备辅佐袁克定,要做唐太宗那时候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人物,所以说这个时候这个杨度大肆宣扬鼓吹他的君主立宪的理论,可以说和袁克定相配合。

    解说:杨度主张君主立宪,但辛亥革命后,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他的才华无处施展,现在他看到袁世凯以果敢的手段,扼杀共和制度确立了转制集权的统治,杨度的机会又来了,他的加盟,使得帝制运动如虎添翼,袁克定与杨度首先希望能继续扩大自己的队伍,目标就定为当时的进步党领袖梁启超。

    侯宜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克定就在1915年春季,在北京小汤山约梁启超,杨度作陪,他就是试探梁启超对国体的看法,梁启超一看不好,回京以后赶快带着家属跑到天津租界去了。

    解说:这年45岁的梁启超,早因其文学造诣而名满天下,他的另一项出众的才能,就是熟悉欧洲的治国理论和实践,他的军火库里拥有各式各样的武器,但都是用来反对帝制,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所以袁克定等人,拉拢梁启超的想法很快落空,这促使他们寻找别的办法。1915年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和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

    侯杰:筹安六君子里边,其实也应该说多数是人才,包括杨度,包括严复,那么这些人他们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对于袁世凯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在称帝的过程当中。那么杨度在很多时候,就在袁世凯时代有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发声者,就是发出不同声音的人。

    李扬帆:这个杨度跑到这个北京街头,请了一万多个叫花子,流浪汉请愿,要袁世凯当皇帝,说有了皇帝我们就不用当叫花子了,我们就可以有饭吃了。

    解说:筹安会鼓吹的是只有君主立宪,才能救中国的理论,为帝制的公开演进,敲响了第一声锣鼓,为袁氏帝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帝制运动的深入发展,另外一位重要人物,梁士诒也走上了台前。

    来新夏:全国请愿联合会的首脑,是官僚里面的领军人物梁士诒,他自己当时是比较积极,他通知全国各地要来开国民会议,来定国体,这国家到底是共和好还是君宪好?选代表,匆匆忙忙地(进行)。那么他的行动来说,比筹安会要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什么妓女请愿团、警察请愿团,形形色色的,五光十色的,来请愿来劝进希望袁世凯做皇帝。

    刘亿江:因为中国这些政客,运用老百姓能力非常强,花店点钱造点舆论就给你运动起来,造成这个声势铺天盖地。

    解说:在全国请愿联合会及筹安会的推动下,迅速掀起了一个请愿立宪的高潮,京城各界,各省代表都直接向参政员呈递请愿书,袁世凯的皇帝之位,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为这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一切都只是遵从了民意。

    陈晓楠:袁世凯向来习惯利用国际列强,比如他能够荣登大总统之位,各国列强可谓是功不可没,美、英、德、日等国在军事、外交、财政上都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袁世凯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那么到了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洪宪帝制最为热火朝天的时候,交战的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集团的这些世界霸主们,从各自的利益和争霸世界的战略出发,都曾经怂恿和支持袁世凯称帝,不过由于各国在华利益不同,他们各自所表现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局势,对东亚及中国的政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宪帝制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解说:袁世凯的一生,大约半辈子的时间都在跟外国人打交道,外交大师顾维钧曾经这么评价袁世凯,一句外国话也不会说,一个外国字也不识,他还是知道怎么对付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事。

    侯杰:袁世凯政治发展当中,他非常重视和外国人的这种关系,或者是非常重视外国人怎么看待他。

    解说:1915年8月作为袁世凯赏识的美国顾问,政治学家古德诺博士,应邀到中国考察一番后,根据考察成果写成《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发表在《亚西亚日报》上。

    袁腾飞:文章的核心就是说,你要搞独裁统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君主制,为什么呢?因为你搞君主制接班人的顺序明确,我死了我儿子,我儿子死了我孙子,别人甭想,它不会出现无序的状况,要么就民主,民主当然好说了,到四年我走人或者八年我走人,然后选新的,说你要搞独裁最好就搞君主,千万别打着共和的名义走独裁这种道路。

    张华腾:所以古德诺这个时候,正好被帝制派所利用,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杨度,就利用古德诺的这个谈话,大肆去宣扬,美国的法学家还这样说呢,更证明杨度的君主立宪更有市场,杨度就是借这个机会来推行他的君主立宪的理论。

    李扬帆:但是他并不是说根据我的建议袁世凯你现在就应该搞君主立宪制,而他更多的是从一种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做的这么一个知识性的论文,他是给袁世凯做参考,这篇文章居然被当成是美国人支持袁世凯搞君主立宪的一个把柄,所以登出来以后古德诺非常的后悔、非常气恼,赶快写了很多的报道,来声明,就是写了很多声明,说自己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自己被曲解了。

    解说:古德诺的文章,客观上为帝制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率真的古德诺教授,也因此北人怀疑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了美国,在袁世凯的外籍御用专家库中,另外一位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也在为帝制效力,他大肆鼓吹日本之所以迅速富强起来,就是因为采取君主立宪政体,言外之意,中国如果实行君主立宪,也一定会很快强大起来。

    来新夏:日本的有贺长雄,美国的古德诺,这些人都认为共和不适于中国国情,而只有君宪,所以这个时候有这样一种土壤,所以袁世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他就要想办法把自己成为一个君,来实行君宪政治。

    解说:作为老辣的职业政客,袁世凯不可能不担心,恢复帝制所引起的振动,恰在此时,各国列强为了维护各自在华的利益,都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怂恿袁世凯称帝。

    张华腾:朱尔典和袁世凯是比较要好的朋友,后来朱尔典又做了驻华公使,所以袁世凯和英国的关系维持的比较好,所以英国的态度如何,对袁世凯应该是影响很大,英国原来最初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但是到1915年10月,就是袁世凯还没有决定之前,要征求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意见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曾经有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朱尔典把袁世凯的疑问称帝中的疑问几乎都一一解决了。

    解说:袁世凯的疑问无外乎就是两个,一个是民众到底支不支持我,第二个就是列强的态度。

    张华腾:比如袁世凯担心的是,他说我要是称帝,我是民国的大总统,我要是称皇帝的话,那么我当年和民国宣过誓的,那么我就失信于民国嘛,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朱尔典说这没什么,你当年为民国宣过誓,做民国大总统那是顺从民意,现在民意让你做皇帝,那也是顺从民意,这倒没有什么问题,这不解决了一个问题。袁世凯还担心的是,要称帝的话东临日本,是不是要借机进行捣乱,这时候朱尔典就说日本也是支持你称帝的,我看日本没有什么问题。

    解说:这个时候的袁世凯似乎解决了称帝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此时的帝制欲望恐怕已经再也难以抑制了。1915年12月,袁世凯在故宫正式挂牌,成立了自己的御用机构,大典筹备处。

    来新夏:这个大典筹备处,就是朱其钤当处长,那么筹备什么呢?筹备国号、年号、国旗、朝服,朝廷当中的龙椅,他的家属的封赐,各位军阀的爵位。

    解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中南海的住处居仁堂大厅举行了仪式,接受百官朝贺。

    侯宜杰:因为在12月时候,革命党人已经在上海起事,各地的情形都不稳。所以袁克定他们和帝制派的人物,就担心袁世凯他态度变化,讨论怎么办这个事,所以最后就想到一个办法,说是现行一个内部的仪式,然后看情形再决定哪天举行登基大典,招待外国的使臣。他说只要这个内部仪式举行的话,袁世凯他的态度就不会变了。

    袁腾飞:他虽然宝座做好了,龙袍做好了,但是他这个典礼上,他穿的仍然是陆海军大元帅的礼服,然后进宫行礼的这些人,有穿民国的军服的,有穿西装的,有穿长袍马褂的,还有穿清朝顶戴花翎的,而且布服纱褂,还有穿这个的,而且袁世凯的洪宪王朝,是废除了三跪九叩礼节的,就是他即便真当了皇帝,大臣见他就是三鞠躬礼。

    解说:有了内部仪式的铺垫,半个月后袁世凯终于下定决心,推倒共和大厦,埋葬民主政体。1915年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在此时终於达到了高潮。自此,袁世凯的事业与人生,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陈晓楠:袁世凯的洪宪迷梦,成为他一生当中最大的败笔,最后闹得个众叛亲离,身败名裂,以袁世凯的精明与稳重,似乎很难解释得清楚,水中捞月一场空,黄梁一枕白日梦,到头来飞蛾扑火,终归只是一场八十三天的皇帝之梦。登基之后的洪宪皇帝袁世凯就像是一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泥菩萨,除了他四周都是风声水起,所有转型时期的矛盾在他的周围潜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洞,果不其然,袁世凯称帝之后不久,云南就通电中央政府,要么取消君主政体,要么各省将会采取一切必须得下一步措施。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明天请各位继续收看,袁世凯系列的最后一集,《袁氏当国》之《灰飞烟灭》。晓楠:1915年的12月13日,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在中南海居仁堂举行,虽然准备的有些仓促,也没有计划当中那样的宏大,大是洪宪皇帝袁世凯最终还是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袁世凯并没有想到,他稳固的江山,却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变得四分五裂、分崩离析,本集当中,我们将会和您一起,来探究一下袁世凯败亡的根本原因。

    解说:1915年冬,民国已经建立四年,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却悍然恢复帝制,登基做了洪宪皇帝,如此举动、震惊全国,袁世凯为官以来,一向处事谨慎为人圆滑,为什么如今能有如此的把握以身犯险,推倒共和重建帝制,开历史的倒车呢?其实为了称帝他已经做了多年周密的部署,而这一切都开始于三年前的那场战争。

    1912年宋教仁遇刺,国民党几位都督誓师讨袁,史称“二次革命”,但是因为实力相差悬殊,袁世凯迅速赢得了战争,但同时他也意识到,潜藏在地方都督手下巨大的实力,于是他开始着手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

    1913年10月一个年轻的军官,走进了位于中南海的袁世凯总统府,他就是蔡锷。蔡锷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年轻时在日本学习军事,回国之后在广西、云南等地的军旅中执教带兵颇有威名,李宗仁是他的学生,曾经这样描写他眼中的蔡锷,“蔡总办的骑马,可不是翻鞍上马,他是从马后起跑,以跳木马的方式,纵身飞跃,骑上马背的,蔡锷就是这样一个飞将军”。

    刘敬忠(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蔡锷当时辛亥革命的时候任云南都督,袁世凯当国之后环视海内,就对云南不放心,为什么?因为云南在西南边陲,远离北京,而且当时云南的都督蔡锷,是日本的高材生,在军界很有威望,他有两个协,就是两个旅。那两个旅训练有素,武器全是德国武器,最棒。袁世凯认为全国的军事力量,除了他北洋军就蔡锷这两个旅,放在他心里是心病,他就采取明升暗降,把蔡锷弄到北京去,到将军府养起来了。

    解说: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削弱地方军阀的办法就是采用各种借口,将地方军阀请到北京,成立将军府,以高官厚禄养起来以绝后患,曾经的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甚至被袁世凯骗进北京,囚禁在颐和园的瀛台。

    处理完外部的威胁,袁世凯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北洋军,经过多年的整编与扩充,北洋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而这庞大的军力分属在几十个将军名下,让袁世凯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刘敬忠: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生怕自己的部将尾大摆脱不掉成为个人势力,这个成为个人势力主要是冯国璋和段祺瑞,段祺瑞一直在北洋军中抓军事教育,北洋军的军官全是段祺瑞的学生,段祺瑞,袁世凯对他有猜心,冯国璋呢,因为冯国璋这个人和原来清朝权贵好,人缘好,所以袁世凯对他也有猜疑心。

    解说:曾经的北洋三杰,除了王士珍因为身体不适退隐以外,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早已经羽翼丰满,势力庞大,其中最让袁世凯担心的就是段祺瑞,早在辛亥革命期间,段祺瑞坐镇武汉,兵锋直指江南,从而稳妥的把袁世凯推上了总统的宝座,因此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投桃报李,提拔段祺瑞成为了陆军总长,从而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北洋各镇实际的领导者,权倾朝野。但是在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渐渐的意识到,段祺瑞有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了。在段祺瑞的身上袁世凯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他开始设法削弱段祺瑞的权力。

    刘忆江(《袁世凯评传》作者):原来内阁责任制时候,因为段祺瑞是陆军部长,整个陆军大权都在陆军部长这,总统基本没权过问这些事,所以段祺瑞的权力很大,那么总统把军权收回以后,陆军部长的权力就相对削弱了,可是当时段祺瑞提出来,那也好,不过就是团长以下的人事命令,是不是我陆军部长直接就发布了,然后团长以上像旅长、师长这些高级军官,由总统来任命,他说咱们分一下权,袁世凯不听,说整个这个军官的任免,全部归总司令管,这样的话实际上,等于把他人事权给剥夺了,那段祺瑞当然就不太满意了。

    解说:在这个时候,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出了一条计策,邀请袁世凯当年的老部下王士珍出山削弱段祺瑞的权力,段祺瑞得知之后,非常生气,从此与袁克定势如水火,与袁世凯离心离德。

    除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几位北洋大佬的军权外,袁世凯还迅速组建了一支完全独立于北洋军的军官模范团,甄选了北洋各部的精锐军事并且装备精良,同时这支部队,建立后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忠事元首、不入党会。袁世凯希望能在北洋军之外,重新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刘忆江:当时有一个叫蒋方震的,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他首先提出来,说北洋军现在有点暮气沉沉了,说应该培养一批新的军事人才,将来充实到军队里,把这个军队给强大起来,将来对抗国外的侵略,像日本,他这个建议也是正中袁世凯下怀。

    刘敬忠:自己当团长,副团长就让陈光远当,这样袁世凯就把军权抓过来了。

    解说: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的班底也深深地嵌入进来。

    刘忆江: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袁克定到军队里去历练历练,培植一些人脉,将来就是让他接班的话,他军队里有人支持他,所以他就是把袁克定也给弄进去了,第一任团长袁世凯兼的,那么第二任团长就是袁克定。

    解说:军官模范团这支只忠于袁氏父子的军事集团的建立,让老北洋将领们感到寒心和绝望,他们已经不再被袁世凯信任了,北洋集团的离心离德从此正式开始,然而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却天真的以为自己已经处理完国内所有矛盾,军权、政权也已经牢牢掌控,独裁局面的形成让袁世凯的野心空前膨胀,而成为皇帝的梦想,在此时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可能。

    陈晓楠:传说袁世凯十九岁的时候,曾经路过河南陈州府城隍庙,当时有一个打着瞿然惊神算招牌的卦摊,人们围着里三层外三层,据说特别灵验,当袁世凯围拢上去的时候,里边的算命老先生拨开了众人,一把拉住了他,口里称说这位公子不同凡人,您少年英发,出人头地中年公卿,五十岁微有挫折,但正是以退为进,祸为福依,此后七年大运贵不可言。袁世凯50大寿刚过,就被摄政王载沣贬官,的确呢是小有挫折,但是不久之后,辛亥革命爆发,他又再度出山,而且成功上位,成了一国总统。而当他57岁这年,他就更加相信算命先生给他的这个暗示了,这一年必将会是他人生旅程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就是1915年。

    解说:1915年秋天开始,不断有袁世凯的亲支近派上表恭请袁世凯面南称帝,袁世凯的称帝进程全面加速,但是这个时候反对之声却不合时宜的响起,这是袁世凯万万没有想到的。立宪派元老梁启超,写出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

    刘敬忠:梁启超是大宣传家,是一个好宣传部长的材料,他那笔值千军万马,袁世凯收买他让他给写支持他当皇帝的文章,梁启超不写,就写了一个“异哉所谓国体问题”,成为一时全国反袁反帝制的领袖。

    解说:袁世凯暗中愿意花费20万银元,阻止文章发表,但是梁启超不为所动,他离开北京到天津居住,并且将文章公之于众。在这一阶段,天津梁启超住处就不时有一个消瘦的年轻人到来,他就是蔡锷。

    刘忆江:梁启超是他老师嘛,而且他也非常敬佩梁启超,去找梁启超商量商量对策,最后梁启超说袁世凯称帝这个事,肯定是谁也现在是扭不过来,他是铁板钉钉他要称帝,现在要想扭转这个趋势,那就要用军队说话了,用武装说话了,他说我先在舆论上我先写文章反对这个事,你先行韬晦之计,让袁世凯不怀疑你,然后找机会你回云南,回你自个儿的底盘上,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云南拉出来反对帝制。

    解说:蔡锷十三岁就已经考中秀才,随后在湖南跟随梁启超学习,成为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在此之后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蔡锷投笔从戎,到日本学习军事,可以说梁启超是蔡锷的精神导师。1915年11月,就在袁世凯筹备帝制如火如荼的时候,蔡锷悄悄的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然后取道日本、香港辗转回到云南,就在蔡锷辗转奔赴云南的同时,北洋内部以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私下抵制已经开始了,本来这些袁世凯的老部下们都盼望继袁世凯之后出任大总统,因此对于袁家建立世袭王朝从一开始就非常的消极。刘敬忠:袁世凯要当皇帝,段祺瑞首先不干了,段祺瑞就首先说有病了,上北京西山养病去,他说我才不支持老袁当皇帝呢,我这辈子伺候老袁,将来他当皇帝,他儿子要继位了,我还得伺候他儿子,本心呢,就是如果袁世凯当总统的话,袁世凯不当总统,段祺瑞还有当总统那天,要成为袁家天下,他根本就没这一天了,段祺瑞所以说采取明确的反对态度。

    解说:随后段祺瑞辞去了陆军总长的职务,冯国璋也躲在南京观望风色,蔡锷尚未在云南举起义旗,北洋上层倒袁的力量却已经形成,而地方上的北洋将领其实早在二次革命之后,就开始和袁世凯离心离德。

    刘忆江:当时每个省有一个都督,都督实际上当年起义军的头,军头,那么他起义后这个省就归他管了,军队、民政、财务基本都他一把抓,自个儿还有军队,有很大的自主权,那么对于中央的政令,我觉得合适的我听,不合适的我不听,动不动来个通电反对中央威胁中央,所以在这种体制下,袁世凯提出搞军民分治,再一个把都督变成督军,变成督军以后你只能管军队。

    解说:袁世凯在地方上的军民分治,是以文人管理武将,防止这些军阀造反,这样一来原本拥兵自重的军阀们,失去了地方的财政行政大权,势力大大的削弱了,袁世凯这样做有利于中央集权,但是却严重地损害了军阀们的既得利益,潜在的不满在各省军阀中暗暗地滋长。

    对于反对声音,袁世凯略有耳闻,但是被袁克定等劝进派裹挟的袁世凯,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他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经威服海内,称帝也是民心所向。1915年冬,袁世凯在北京的亲支近派簇拥之下,正式登基,成为洪宪皇帝。这一天的北京迎来了和煦的冬日暖阳,但是在这种温度和静谧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暴风雪。

    陈晓楠:1916年的元宵节,在合家吃团员饭的时候,袁世凯的几个小姨太太,为了妃和嫔的名分和袁世凯当面争了起来,面对着嘟囔不休的姨太太们,袁世凯索性把筷子一搁,长叹一口气说,你们别闹啦,你们都要回彰德,等着送我的灵柩一块回去,说完就回办公室了,也许这就是预感,总之此后袁氏就吃不下东西,食量渐减,精神不振,慢慢的就生病了。袁世凯称帝两个月之后,埋藏在这个国家中的矛盾,如火山般喷涌爆发。

    解说:就在袁世凯称帝两周之后,蔡锷在云南通电讨袁,史称护国战争,蔡锷在缺少装备军饷的情况下,独自率领三千滇军子弟兵踏上征途,向北方强大的北洋势力宣战。

    刘敬忠:当时带了几千人,而且唐继尧还不给发什么军饷,这点大家注意,当时蔡锷是有病之躯,癌症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说蔡锷伟大呢,为了救国他不顾个人生命舍身忘我。朱德同志原来在蔡锷手底下当团长,在回忆录里头,在这个时候见到蔡锷他吓了一跳,蔡锷变成一个幽灵,就和一个鬼一样了,就剩两个眼睛有光了。

    解说:蔡锷以近乎决死之心态,率兵讨袁,护国军上下官兵也受到鼓舞,士气旺盛,与此相反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军阀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袁世凯迅速集结了三路大军,共计十万余人,但是前线各路将军,却以一种默许的姿态消极抵抗,以至于只有三千人的护国军,在蔡锷的率领下,轻而易举的从云南打到了四川。

    刘忆江:觉得我呀名正言顺,我讨伐你帝制反对你帝制,我在这个公理上站得住,我能得到全国人民,最起码是舆论上的支持。那么我首义了,很快他相信你袁世凯,这个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我能得到全国的响应,他有这个自信。

    解说:但是蔡锷的护国军毕竟兵力不足,当部队千里跃进,攻入四川之后,补给供应也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数支北洋劲旅,已经将护国军团团围住但是大部分的北洋将领消极应战,双方陷入到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战场上迎来了短暂的宁静。但是在战场之外,反对帝制的呼声却风起云涌。

    刘忆江:袁世凯如果说当机立断,用不了一个月镇压下去这啥事没有了,可是时间一拖长,两三个月,其他观望的省就起来了,就形成清朝末年那时候,各省都宣布独立宣布起义,这就不好控制了,面一大就不好控制了。
解说:在国内一片反袁呼声之中,俄、英、法等国也随着形势变化,调整了外交政策,公使们纷纷指出变更国体,将惹起意外之扰乱。

    袁腾飞(民间学者):他去给各国使馆送那个,实际上就相当于咱们那个挂历,那种东西,它那个上面写的是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人家拒绝接受了,我们只接受中华民国五年的日历,不接受中华帝国洪宪元年的,人家给退回来了,所以他也明白国外风头变了,他不支持我称帝,是这么一个道理。

    解说:而云南起义之后,日本更是见风使舵,宣布不接待袁世凯派往东京的特使,并且指责袁世凯断然推行帝制,拒绝承认洪宪皇帝,这种明确的反对态度,让袁世凯感觉到形势在迅速恶化。

    刘忆江:日本把袁世凯看成它控制中国的一个障碍,因为袁世凯和日本打交道几十年,对日本非常了解,而且也有一套手段,硬的、软的,你想把他摆平了很难的。所以日本视他为控制中国最大障碍。

    解说:1916年3月7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承认中国南北两军为交战团体,并且默许日本国民援助南军,公开与袁世凯为敌,准备趁中国内乱之际,确立对华霸权推翻袁世凯。

    刘忆江:日本呢,凡是中国的反对派,它都要插一手,你好比说宗社党,晚清那些遗老,肃亲王他们那些人,内蒙独立那帮人就是蒙古那帮人,再加上孙、黄革命党这拨人,它都插手,它都支持,都给你必要的一定的财政支持,必要的时候提供你武器。

    解说:就在日本内阁会议后的第二天,孙中山就从日本财团处得到了一笔二十万元的借款,用来招兵买马,同时前清的肃亲王等宗社党也在日本的煽动下搞起了满蒙独立,一时间,中国国内的形势被彻底搅动。袁世凯悲哀的发现,仅仅是几个月后,中国已经完全不在他的掌握。而与此同时,二次革命的时候借给袁世凯大量经费的外国银行此时都纷纷攥紧了钱袋,没有国外资金支持,北洋军阀内部也开始离心离德,袁世凯的老部下冯国璋,联合江西、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将军共同致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在洪宪帝制的残破框架上,踏上了重重一脚。

    刘忆江:因为他那个地位很重要,长江五个都督长江中下游流域,控制着大致十万多军队,五个省,他要支持袁世凯,那西南一点戏都没有,立刻就给镇压下去。那么他要是支持西南,那就等于北洋分裂了,就打内战了,他要是保持中立,那就是不战不和了,实际上就是这样。

    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袁世凯的失败不是由于革命党发动的护国战争导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袁世凯手下的背叛,尤其是冯国璋和段祺瑞,这是左膀右臂的背叛,不能叫背叛,就是对他的反对,那么这些东西起决定性作用。从军队的角度来讲袁世凯只要能控制住军队,那么南方的革命党根本打不过他,但是如果内部有人反对,那他一点办法没有,这是他称帝失败的必然因素。

    解说:面对着内忧外患,袁世凯只能废除洪宪年号,恢复中华民国,最终这个独裁者主动恢复了民主政体,但这时全国各省,都拒绝他再做总统。从进入六月开始,袁世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偶尔会在恐慌中惊醒,不知道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会想些什么?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的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在六月,天气炎热,很快尸体就腐烂膨胀起来,以致没有合适的丧服可穿,正好为洪宪皇帝预制的龙袍,宽松肥大,于是便把龙套给他穿上了做了装里。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梦想也随之进了坟墓,一起埋葬。

    袁世凯死后民国政府拨款五十万治丧,袁世凯最终被体面地葬在他曾经的归隐地河南彰德,如今这个地方被当地人称为袁坟,按传统习惯,本该写逝者生平的背背面却是一块巨大的空白,袁世凯的是非功过,直到今天仍然备受争议,无法言说。袁世凯称帝让自己身败名裂,但这不仅仅是袁世凯个人的悲剧,中国也陷入了混乱之中,刚刚平静的中华大地上烽烟再起。袁世凯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的改良主义彻底终结,近代化运动从此陷入停滞。

    陈晓楠:袁世凯的葬礼上,杨度的挽联十分引人注目,“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随后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杨度这样回答他说,有句老话说勿以成败论英雄,我之所以摒弃共和,主张君宪,是考虑到在目前中国的条件之下,实行欧美的民主共和办法会导致政令不一,地方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今日民主共和制似已取得胜利,切请诸位拭目以待,看日后会不会出现我所预言的局面。君主立宪制随着袁世凯之死而死,死的其实不是一个,随后共和亦死。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当中,新登台的政治势力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国家秩序的共同构想,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强权集团和动乱与内战的舞台,中国进入了军阀时代,而中国人又一次在分崩离析当中,迎来了另一个黑暗的战乱时节。

资料来源:凤凰网 《凤凰大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12 17:51: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此文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8-13 07:39:0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评价比较客观、中肯。
     推荐大家花点时间用心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4-30 17:18 , Processed in 0.2069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