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湖及袁氏历史源流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4: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7-8-21 16:45 编辑

罗湖及袁氏历史源流考

作者:彭全民
(作者系深圳市文管办研究馆员)

      罗湖,是深圳市六个区中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为什么区名要叫“罗湖”?罗湖从何而来?为考证罗湖的渊源与奥秘,我数次走访了罗湖村。在罗湖村的乡亲父老口中,在罗湖村的袁氏家谱中,了解到许许多多关于罗湖的掌故。罗湖村旧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叫“观德袁公祠”,“文革”期间改建成礼堂,位于罗湖大村前,其大门的对联写着:“东汉名臣卧雪,南州柱石擎天。”从字面看,这副对联不比一般,颇有来头。可东汉名臣是谁,为什么要卧雪?那南州柱石又是谁,怎可擎天?解开了这副对联,也就揭开了罗湖村袁氏悠久的历史。

      名臣世家
       罗湖村是袁氏祖祖辈辈聚居的村庄,礼堂大门的对联说的是两位袁氏先贤,道明罗湖袁氏乃名臣世家。
    “东汉名臣卧雪”,是指东汉名臣袁安,以卧雪起家并闻名于世。袁安,字邵公,河南汝阳(汝阳县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袁安祖父袁良,汉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后至成武县令。袁安少年时便得祖父传学教导,成人后为人庄重有威望。据《汝南先贤传》记载,有一次大雪积地丈余,汝阳县令亲自出门考察民情,见大家纷纷清除门前积雪,外出寻找食物。行至袁安门口,没有路行,有人对县令说:“袁安已经死了。”县令立即派人清除积雪,进入袁安屋内,见袁安不支地卧在床上。县令询问袁安说:“为什么不出去呢?”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人皆饿,我何苦麻烦别人呢?”县令觉得袁安深明事理,是贤明之人,于是举为孝廉。袁安由此担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所到之处皆受百姓欢迎。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袁安出任楚郡太守,任间,冒死释放无辜四百余家。一年后升任河南尹,政号严明,后迁太仆,历任司空、司徒,力抗外戚擅权,维护汉室江山。袁安子孙为官众多,汉末的袁绍、袁术是他的曾孙。袁家子孙蕃衍,源远流长。广东的袁氏宗亲会,都以汝南为堂号,称“袁汝南堂宗亲总会”。

       20世纪50年代从罗湖桥进入深圳的香港同胞
       “南州柱石擎天”,说的则是罗湖袁氏同族族人,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袁崇焕,字无素,又字自如,东莞县水南乡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有胆识,好谈军事。天启二年(1622年)被破格录用为兵部职方主事,接着出任宁远兵备俭事。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清军进攻宁远城,袁崇焕率军坚守,并用西洋大炮击伤努尔哈赤,清军败退,努尔哈赤也伤重身亡。明廷升袁崇焕为右佥事都御史,接着又升辽东巡抚,加兵部右侍郎之职,后又把握关内外统一军事大权。崇祯继位后,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焕计斩毛文龙于幄山。三个月后,清军数十万人入侵,袁崇焕入卫京师,崇祯误中清太宗的反间计,绑袁入狱。崇祯三年八月遇害。崇祯自毁长城,置戍守边关、历退清兵、战功彪炳、保国卫民、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袁崇焕于死地,后遭亡国之变不是偶然的。袁崇焕曾自撰对联“心术要无得罪于天地,言行留好榜样与儿孙”以自勉,高风亮节,举国钦仰。罗湖村袁氏并引以为荣。

      罗湖立村
        罗湖袁氏渊源自汝南,后裔播迁江西赣州府信丰县龙川乡。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有个叫袁仍的,字悦塘,官朝奉大夫,自龙川乡竹子园宦游岭南,乐山水之美,遂卜居东莞温塘,为东莞袁氏一世始祖,袁仍“躬行仁义,以率子孙,自后族大以蕃,诗书文物,为吾邑最”。
    袁仍裔孙十二世祖袁愚,字福庆,号彦安,为岁贡生(贡于京师入国子监肆业者),专志读书,但屡考不中,于是埋名隐姓,挑选地方,以隐居为乐。明洪武初年,从温塘向东南而来,先暂住于泰坑,后择地罗湖卜居立村,成了罗湖村袁氏的开基之祖。
    传说,罗湖原为罗黄两姓的客家人居住之地,后来姓袁的人多起来,罗黄两姓人住不下去,此地便成了袁姓人的聚居地。关于罗湖村的环境,居住罗湖村的二十四世祖袁德著,在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作的《罗湖村风水序》中载道:“罗湖系脉,出自温塘,来自江西,卜居于此,人杰地灵,生齿富蕃,衣冠济济,颇称邑中望族;虽地脉之所钟,实人事之所致。何也,旧龙船岭、金牌山属青龙,竹木相连为左边环绕;围贝底、莲塘田为元武,竹木高耸为右边护卫,非人事也,焉能得此哉”。序中道出,罗湖村的山水,其山环水绕的美丽景色,是通过袁氏先祖卜居开发出来的。
    对罗湖山水最有感触的,是开辟罗湖的第二代人袁百良,他的《卜居》诗曰:“相厥流泉识者谁,前人志事丕承之。罗溪水长渔歌晚,梧岭峰高月吐迟。听鸟已曾闻出谷,诵诗聊欲学迁岐。堂深正好栽兰桂,春到馨香自有时。”
    袁百良,讳奉丁,号海晏,是国学生,他不但喜欢罗湖的山水,而且对开发罗湖、蕃衍子孙非常有信心,这对日后湖袁氏的承先启后,人文蔚起,诗书传家,大振家声不无影响。这在清康熙间袁居易撰的《袁氏家谱序》中说得很清楚:“罗湖之乡环山而绕水也,其山发于梧桐之巅,其水汇于南头之海。夫水之深者,其流必长;山之高者,其脉必厚;人之祖德宗功之盛也,其子孙必蕃而衍”。罗湖村之历史,自袁彦安明洪武初年卜居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年的岁月。然而,为什么村名以罗湖?村边之水名以罗溪,而今罗溪又安在?

     罗溪的变迁
       罗湖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之南,与南面的香港新界地方隔河相望。罗湖村,地势低洼,最早是水泽之地,与罗溪沟通,因有罗湖之称,后来人们在罗湖边上建村,就是罗湖村了。按目前资料,罗湖之名最早见于明初,而其名始于何时就难以考证了。罗湖村旁的罗溪,源发梧桐山,溪水涓流不息,不但水质清净,且溪岸景色迷人,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开辟罗湖的第三代、袁氏十四世袁渔隐,于明代早期,曾作《携客游罗溪作脍》诗:“罗溪水长镢鱼肥,同客观潮坐石矶。 作脍欲归谋斗酒,白衣人到已斜晖。”   又一首《游罗溪》诗:“罗溪峻岭水还深,上有乔松百尺阴。何必更寻幽曲处,一竿明月可长吟。”
    袁渔隐(1416-1497),讳子清,又字汝澄,岁贡生,喜游山水,不事王侯,不求名利,他认为最快乐的事,就莫过于在罗溪之滨垂钓了,并自号“渔隐”。因此,袁渔隐对罗溪的感情特别深,对罗溪的景致也赞不绝口。其长子袁皓,邑廪生,也作有《晚兴》诗:“梧峰吐月映罗溪,缟带飘飘赤土勘西。款乃几声渔掉过,高歌解使白云低。”
   “赤土勘”,即现在的蔡屋围。从高处望去,罗溪百折千回,就像一条白色的带子在赤土勘西向的入海地方飘然飞舞,景色美丽,使人流连忘返。
    罗湖袁氏后人袁居易,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曾语重心长地说:“家大人又尝语予曰:‘罗溪之树茂而高者,予先人之所植也,罗溪之岭峻而峭、罗溪之水曲而深者,予先人之所钓游也’,予小子聆而志之。”罗溪成了罗湖袁氏的生命之源,祖祖辈辈志而不忘。
    然而这条“缟带飘飘”的罗溪,究竟在今什么地方,为什么销声匿迹了?罗溪昔日的“树茂而高”、“岭峻而峭”、“水曲而深”及“钓游”之所的魅力还在吗?
    这条罗溪,就是深圳与香港间著名的界河——深圳河。
    罗溪之名最早始见于明代初期袁渔隐的《游罗溪》等诗,至清康熙年间袁居易撰写的《袁氏家谱序》中仍见有罗溪之名。
    而深圳、深圳墟、深圳?望台之名,按目前的资料,最早见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靳文漠撰《新安县志》。而把深港界河名为“深圳河”的时间就更晚了,见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香港英新租界合同》中,是探勘中英边界时把界河命名为深圳河写进去的。
    罗溪是怎样成为深圳河的?
    清代康熙年间,深圳河仅指深圳墟旁的一条河沟,即今天的清水河;而今天作为界河的上段称钊口河,下段称水。“蟯水,在城东四十里,发源于梧桐、莆隔、龙跃头诸山,西流曰钊口河,北出曰大沙河,二支分流至蟯山流而西曰蟯水。经黄岗,逶迤四十余里入后海。”“莆隔”即今之布吉,“黄岗”即今之皇岗,“蟯水”即是明代的罗溪,其更名是在清代康熙迁海之后。
    清代晚期,中英双方踏勘边界时,才出现深圳河之称:“由梧桐山流出水路之水,两地农人均可享用,复立木桩于引道尽作为界线。沿深圳河北岸下至深圳湾界线之南河地,均归英界,……”。深圳河、深圳湾的出现,与深圳墟地位的提高及其影响的增大不无关系。
    1960年编的《宝安县志》河流条载:“深圳河,又名清河,因河上游植被较好,草木茂盛,河水清清而得名。主流发源于布吉伯公坳,它汇合了发源于梧桐山的沙湾河和发源于打石坪的布吉水两支流而从深圳出海。全长21.5公里,流域面积有176平方公里,灌溉着沿岸地区的农田,同时在深圳以下的河流可以通行帆船。”深圳河在20世纪60年代尚未受污染,尚有清河之称。深圳河由游览胜地,变成中英界河。
    虽然,罗溪之名已易,而罗湖村,在袁氏数百年的经营下,不断地发展、传播,罗湖袁氏人文是怎样传播的呢?

   
     人文及传播
       罗湖村袁氏的世系,是以东莞温塘的北宋始祖为一世祖,至明洪武初年罗湖村的开基之祖袁彦安,已是十二世。彦安与两个儿子,在罗湖置田一十七顷(每顷100亩),建立公祠,编设里役,安排子弟读书,大规模筑室立居,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其中一子迁居下沙。另一子袁奉丁,字百良,有七个儿子:长子、次子迁居泥坑、黎洞,为贼所灭;三子迁居东莞茶山;四子、五子世居罗湖;六子、七子迁居大鹏石桥头。今宝安大鹏镇的石桥头村袁氏,是从罗湖村分支出来的,其立村时间是在明代早期。罗湖村的袁氏,到了第五代明代中期时,村人已是安居乐业,过着悠优的生活。邑庠(县学生)袁思静,在他所作的《石榴园引孙酌酒》诗,是这样写道的:“晓意新花次第开,欢迎我亦到花台。幼孙问果牵衣人,佳客谈诗拂袖回。竹下竹枝词欲唱,尊前尊酒喜传杯。薛逢老去歌堪惜,陶令归来赋可裁。”
    时袁思静请客宴酒,吟诗赏花,其丰衣足食的情况可略见一斑。
    他的另一首《元旦雨》诗,也可表达出丰年的喜悦:“霏霏元旦湿新衣,尽道今年禾稻肥。 我亦喜逢丰岁月,能闲策杖过香矶。”
    这是罗湖古代农村里丰年的景象,充满了欢乐与诗情画意。
    明末清初,罗湖村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乱时代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逃亡时代。康熙年间袁居易撰写的《袁氏家谱序》载:“清朝定鼎,流离甫集,又奉迁移。罗湖之乡,向为稠居,倏为茂草,二十余年之间,几番离乱。”清康熙初年,为围困台湾的郑成功,广东、福建等沿海五省,边界内迁五十里,新安县的罗湖等村也深受其害,乡民被迫离开家园,远走他乡,后展界复乡,罗湖袁氏乡民又回到已经荒芜的家乡,重建家园,“今幸乡旋,乐居旧土,虽不能如向之竹苞松茂,堂构维新之美,而瞻故址者,依然我祖之遗也;观落成者,依然我祖之庆也;种桑麻而艺黍稷者,依然我祖之贻谋也;习诗书而敦?睦者,依然我祖之垂训也。”经过袁氏乡民的努力,罗湖又恢复了过去的规模,人文蔚起,代不乏人。较为有名的是袁?,号娱山,雍正十二年(1734年)贡生,乾隆十四年(1749年)进士,授嘉应州长乐县训导,后历署海丰、陆丰教谕,乾隆十六年,清朝皇帝封赠其父袁联辉为修职佐郎,其母为八品孺人。
    但至清代晚期,罗湖袁氏却一蹶不振。正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袁品立《重修家谱序》中说:“清朝定鼎后,乐居旧土,至十三、四传,云祁崛起,居然大振家声。降及于今,百余年矣,人事衰微至于此,极噫,何古今之不相及哉!”自乾隆至同治的百余年间,罗湖村的科举仕途,默默无闻,并没有学位较高的文人出现,原因何在?这恐怕是个难解的迷。
    至今,罗湖村人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有一次,罗湖村曾来了一位神机妙算的风水先生,站在观德袁公祠前对罗湖村的袁姓父老们说:“罗湖村的风水太好了,可以三年中一次举,也可以年年中举。你们想要三年一举好,还是年年中举好?”求才心切的袁氏父老们一听,都说年年中举好。结果年年都无人中举。难道说风水先生是骗人的吗?对风水先生来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有人解释道,“三年一举”,即三年一考,出举人是正常的,而不可能年年都考。那“年年中举”怎解释呢?原来,凡中举人的,就在宗祠前立一旗杆,以光宗耀祖。罗湖村的祠堂是向西的,而西边的海岸有渔民村,海边停有很多的渔船,船上的桅杆年年都是树着的,这正应了风水先生的话。这些不过是人们对求才不遇主观上的解释而已。
    罗湖村有不少的华侨,其出洋谋生,有悠久的历史,这在民国八年(1919年)编的《罗湖袁氏家谱》中可以得到应证。该谱在谱例中载道:“本乡向来在家务农,自洋务大兴,往外洋营业,因而在外病故,未运柩回,抑葬江鱼,为子孙者未明,祖宗金骸葬在何处,不无抱恨,说载‘外故’二字,以便其子孙知之。”“在外病故”或“葬江鱼”是华侨在外谋生的辛酸写照,这在100多年以前,飘洋过海、出外谋生是令人生畏的险事,不是胆大者,不敢前往,当然,有不少人是被迫的。该族家谱载,二十七世祖袁神保、袁婆安均注“外故”,袁祖业、袁庆保、袁全富“公外故”;二十八世祖袁林佑“父子外故”,袁德亮“公在外故”,袁合全与配氏“外故”……。考罗湖袁氏世系,其二十七世袁氏乡民,出洋谋生的时间,当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180年的历史。现罗湖村袁氏仍有340多人,居住香港的有1000多人,华侨则分布在荷兰、英国、美国等地。
    罗湖村地处河溪及靠近海湾之地,后其地又成为海关口岸、边防哨所之要地。环境促使不少村人过着海员生涯,漂泊无定,四海为家。因此,村人移居内地、沿海大城市及港澳及海外的比比皆是。在外之人发展到数倍于家乡的人,不少人成为贤达、专家、或有识之士。
    华侨先贤袁华,祖籍罗湖杨树仔(现为罗湖村三坊),少年时代家穷,以捡猪屎积肥过日,稍长便到船上帮工,成为四海为家的远洋海员。1911年弃海员工作,登岸在荷兰做工,落籍于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市(Rotterdam)。他先做小贩、经营小本生意,后来经营茶楼,并娶了一个荷兰籍女子为妻。由于他经营有方,后来又创设两座大酒楼,名为“袁华楼”、“中国楼”,体现了袁华不忘祖国,以中国人为荣的爱国之心。他也没有忘记家乡的妻子儿女,于1945年在家乡罗湖大村建小洋楼一座,还供其子袁熹光读完大学。
    袁熹光,生于19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附中,193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农艺系,在广东省农林局任职,并与同班好友开平县人周瑞清结为夫妻。袁熹光夫妇,常将优良种子带回家乡,进行种植实验,然后大力推广,受到乡亲父老的好评。因当年袁熹光夫妇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过职,解放后被监督改造,隐居于家乡罗湖村,随后夫妇两人出任深圳中学教师。担任该校初二班的植物课。1958年,袁熹光夫妇两人经澳门赴荷兰,后入籍荷兰继承其父产业,并继续经营两个酒楼。由于家乡地少人多,有剩余劳力,袁熹光常常介绍家乡子弟、亲戚朋友往荷兰谋生。这些人到荷兰后,均在其经营的大酒楼里工作。袁熹光是位热爱家乡的知识分子,后来在荷兰因中风而逝世。
    袁伟林是位老中医,乃罗湖村有学识的贤达之士,居住罗湖六家头村(现为罗湖村四坊)。他早年拜师学医,学成后行医多年,并曾于深圳街挂牌开业。他自行创制跌打丸及各种中成药,方便群众,他还出资建立“伟林书室”,聘请校长与教员,让家乡子弟上学。在大革命时期,罗湖村人在观德袁公祠成立罗湖村农会,袁伟林被众人推选为村农会委员长。1937年,罗湖村创建“缉敬小学校”,校址设于观德袁公祠,袁伟林因众望所孚,被推举为缉敬小学校校董会董事长,时缉敬小学校实行五年级制,有学生200余人,校长是南头乡人文国亮。解放后,袁伟林继续行医,于上世纪60年代逝世。

       袁机是位老画家,字秉仁,1920年出生于罗湖大屋村。其父亲是上海、香港大新公司职员,后因病回乡不幸逝世,时袁机年方四岁。不久其母亲也病逝,生活经费靠其在美国的叔父袁作良提供,在家乡则由其伯父袁占魁抚养。袁机自少就读于罗湖村缉敬小学校,毕业后往上海读中学,费用由其父亲在上海的同事协助,半工半读,后又进入画院。袁机自少聪慧,擅于画画,进入画院之后,其专长得到更好的发挥、画技更进一筹。袁机毕业后,就业于上海图书馆,成为著名的画家,并成为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990年夏,他受罗湖村委邀请回乡观光,他在家乡作画有“山水之乐”、“深山观绿”、“幽香”、“春晚”、“深山探胜”等数十幅。他书法擅长魏碑变体,作画气势磅礴,尽情山水之中。袁机在画中印鉴铭款为“深圳罗湖人氏”,“深圳画室”、“家在深圳罗湖村”等,这些都道出了一位老画家的爱国爱乡心境。
       袁景煜是香港建筑师,祖籍罗湖,其父小时就往香港谋生。其本人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曾就读于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又攻读以色列工学院城市设计硕士,在英国伦敦大学获视觉文艺文凭,回港后,成为香港政府认可的规划师,香港大学建筑系名誉讲师,英国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会会员,香港建筑师会会员,以色列建筑会会员,在香港干诺道中111号,永安中心1505室设立袁景煜建筑师事务所。1976年香港政府成立古物咨询委员会,袁景煜成为非官委员,198681日起担任主席之职,1989年又被港督委任为香港市政局议员。袁景煜多次回乡,被罗湖区侨联会聘为罗湖区侨联委员。
       罗湖村的地理位置首当粤港要地,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以后,村的四周先后建立起许多高层建筑群,由于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年由袁氏始祖开拓发展起来历经数百年的古老村庄,已逐渐消失。罗湖古村的建制和规模到底如何呢?
   
     罗湖古村与文物古迹
       罗湖村现属深圳市罗湖区南湖办事处管辖,共划分为六坊。其中第五坊墩头,第六坊桥头洛是新建的村民住宅区,而第一至第四坊是古老的罗湖旧村,包括沙路、围内、杨树仔、大村、下底村、大屋、六家头等七个自然村,计有老屋500余间。现均拆毁殆尽。
    沙路村,原为罗湖村第一坊,有古老房屋60间,其东边靠人民南路、北边接春风路,地处罗湖村北部。在沙路村东边有一个小山,原在山上种植许多龙眼树和荔枝树,小山岗是为粗沙泥土构成,每逢下雨一冲,泥随水流失,满路皆是沙粒,山岗侧建立的村庄,因而称之为“沙路”。沙路村著名的建筑物有“文德堂”,创于清代,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的建筑,是读书的好去处。沙路村前边,有一座牌楼,是罗湖村的大门,一路石路自此通往村内,村人称为“北门仔”,相传为祖先袁彦安开基立村之地。扩建人民南路时被拆毁。
    围内村,原为罗湖村第二坊,当地村民又称之为“围仔”。是一座古老的寨堡式的广府民居,位于沙路村南边。从围门的结构,古老的围墙砖以及罗湖袁氏立村的情况来考察,可知这个围屋的创建年代是明朝。围屋进深、面宽各为59米,是个正方形的围屋,仅在西面开一大门,四个角是多层阁楼,阁楼间连以围墙及围屋,围内有竖巷3条,横巷5条,中巷尽头正对大门的是神厅供人祀神。围内中巷两侧各有四排横屋,每排6间,共计48间,四周紧接围墙的房屋各有13间,共计52间,加上4间阁楼,总共104间。围内的房屋,大多数是清朝重修的建筑,不过也有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砖墙。有水井一口。围内神厅有副对子,道出了这座围屋及袁氏先民的用意:“罗绮严中灯正艳,湖山画里月初圆。”“灯正艳”,“月初圆”的太平安康的日子,是袁氏先民所祈求的,能够隐于罗溪水旁,自安一隅,可谓人间蓬莱。
    这座围屋是袁氏先民在此开基后创建的最庞大的一座建筑。
    杨树仔村,位于围内村之南边,原为罗湖村第三坊,原来村边有一棵古老的杨树,因以得名,这棵杨树本早已枯死,然而其名却一直流传下来。该村从西至东共计有8排房屋,每排有12间,总共有90余间,大部分是清朝时所建筑的。
    大村,原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杨树仔以南、与杨树仔村仅一巷之隔。大村是罗湖正村,其前面是观德袁公祠,其后边接着铺子巷,再后边是一排排的古老房屋,共计有6排,每排有8间,总共有48间。
    大屋村,原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观德袁公祠南边,是一群坚固的古建筑,共计26间,周围边以夯土围墙,大门朝北,人称为“门楼仔”。大屋的墙基均砌以三行花岗岩石,往上再砌以青砖或夯土墙,所以非常坚实,因有“大屋”之称。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罗湖袁氏十四世祖袁超凡所筑。
    下底村,现为罗湖村第五坊的一部分,位于罗湖村的南边,是罗湖最大的一个村庄,因为地势处于较低洼,故人们称之为“下底村”。下底村自西至东计有12排房屋,每排计有12间,总共有200余间,约大多数是清朝建筑。位于西边的房屋地势最低、门外的地势高过屋内,因而,往往要在门口筑一道防水墙,入门则要沿着阶级而下。
    六家头村,现为罗湖村第四坊的一部分,位于下底村之东边,共计有2排房屋,40余间,而且许多房屋已被拆除。相传当时只有六户人家在此立村,因而有“六家头村”之称了。
    罗湖村的文物古迹不少,较著名的有:观德袁公祠。这个祠位于大村铺仔巷前面,是一座前带庭园、照墙的两进三开间一天井两廊庑的祠堂式建筑结构。民国八年的罗湖《袁氏家谱》中有《祖祠山向》一文,对观德祖祠的风水作了传门的介绍。祠堂的大门上额为“观德袁公祠”,大门两旁的对子是:东汉名臣卧雪,南州柱石擎天。在后殿神龛上书:缉敬堂。这个是罗湖村袁氏的总堂号,对联为:“缉修家声遗篇觉当年吏肃官清如见萦盈首部,敬访
钓游旧迹看今日湖深水绕堪哉卜筑初基。”观德袁公祠,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成为农会会址。1937年,观德袁公祠成为“缉敬小学校”的校址。解放后,学校停办,至“文革”时期又被改建成礼堂,文物惨遭厄运。该祠现已拆毁。
    天后庙,位于现在的春风路之“罗马餐厅”处,原为三进三开间,有数百年的历史,原与观音菩萨等神像共祭一堂。“文革”时期破除“四旧”,庙中文物被一扫而光,从此庙貌衰败,村人及港澳乡亲每谈及此,不无惋惜。原天后庙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建筑,后因漏水,遭风雨侵蚀、屋顶崩塌,无人问津。经济特区成立之后,该庙改建成“罗马餐厅”。
   《罗湖袁氏家谱》,据传该谱创修于明朝,后毁于兵荒马乱之中。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袁兆宠二修袁氏家谱,乾隆十六年(1751)袁?三修袁氏家谱,同治十一年(1872)袁品立四修袁氏家谱。现存《罗湖袁氏家谱》是民国八年(1919)袁藻铨的重修本,仅有卷上。分谱序、谱例、诗文、墓志、山水、绅士。东莞温塘村一世始祖至十一世及新安罗湖村十二世至二十九世之袁氏历世之姓讳等档案,因只存卷上,所以罗湖许多袁氏先民已失载,但该谱仍保存了不少罗湖地方的古代历史资料,是研究深圳市区古代历史难得的、十分珍贵的一种谱牒。其中较有价值的见有:明袁百良、袁漠隐、袁皓、袁思静的律诗及明弘治解元林伯乔《渔陷公墓志》、清康熙袁居易《袁氏家谱序》、清乾隆十六年《封赠袁联逃诰文》、清乾隆三十六年袁德著《罗湖村风水序》、民国八年袁砚铭《英界土名牌山龟地祖墓志》等文选。
    英界牌头山龟地袁氏祖墓,罗湖袁氏的祖墓位于英界,自罗湖海关出关后,过庵边河桥,经得月楼(座山面河),穿过石马,即到达牌头山龟地。龟地从西向东,共葬罗湖袁氏先人骨骸七具,皆同穴而葬,其七位先人是:罗湖村袁氏二世祖袁彦安与孺人李氏,三世祖袁百良与孺人文氏、林氏,四世祖袁渔隐与孺人邓氏。每年清明时节,罗湖村袁姓皆有代表前往祭扫。1988年,香港罗湖袁氏宗亲会成立后,则历年由宗亲会组织集体去祭扫。1919年,罗湖村袁砚铭曾为龟地撰写《英界土名牌山龟地祖墓志》。
    联芳书室,乃罗湖村十四世祖袁超凡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位于观德袁公祠之南,下底村之北,原为四坊105号。其建筑结构为三开间一天井灰沙砖墙瓦顶硬山顶,是古代袁氏子弟读书之地。砚铭书室,是罗湖村十八世袁砚铭建于清末民初,是罗湖村在近现代年间创建的一间书室,又称“鼎先生书房”,位于罗湖杨树仔村之北,原为三坊64号。建筑结构为二开间带天井。伟林书室,是罗湖村二十世袁伟林创建于民国初年,位于罗湖六家头,原为四坊198号,建筑结构为面宽三间带天井。
    袁华故居,1945年为荷兰罗湖杨树仔村的华侨袁华所创建,原为罗湖村三坊90号。该建筑为青砖、钢筋混凝土的楼房结构,楼房的窗户皆用钢筋铁板做成,坚固万分。楼房的周围是花园,楼房与花园外边用围墙围住,围墙的大门朝西,是一座较为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式建筑。
    罗湖村的文物及古迹,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及沧海桑田的变迁,现仅存家谱一本和香港新界古墓地一块。然而由罗湖村得名的罗湖桥、罗湖口岸和罗湖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它们的历史也值得去追溯一番。

     罗湖桥史话
     罗湖桥,是中外著名的界河桥之一。1985年5月,《深圳特区报》将反映深圳特色的文艺专刊命名为“罗湖桥”。因此“罗湖桥”为广大群众所耳濡目染,但真正了解罗湖桥历史渊源的并不多。罗湖桥是何时始建的呢?
     清康熙年以前,罗湖村边的罗溪(今深圳河)上没有桥,河两岸的交通靠摆渡解决。当时的罗湖渡口,有渡船一只,这见载于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津条:“……罗湖渡,已上横水渡。”而嘉庆《新安县志·建置略》津条载:“……罗湖渡;塔子前渡,自归德场抵三门亭子步头;已上横水渡共十只,见旧志,姑存其名。在嘉庆年间,已建了罗湖桥,无须摆渡,考其建桥时间,当在乾隆年间。
    罗湖桥的建造是因风水而起,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罗湖村的国学生袁德著所《罗湖村风水序》载:“……然地脉亦有稍偏,而人事尚有未尽者,围门前洛水虽则朝会,而泄破长生,不修石桥以锁住,则水无防,汤湾水口虽则汇交,而直出无涯,不筑一路以能墟,则沙不绕。”为了风水的聚结,人才真气的保留,罗湖村民修建了罗湖石桥,又修了一条通向深圳墟的道路。罗湖桥真正的闻名,是它作为一条界河之桥,沟通深港最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这就是罗湖铁路桥,它的建立,使深港交通进入新的纪元,罗湖桥的闻名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
    古老的罗湖石桥不知毁于何时,而新的罗湖铁路桥于1911年8月建成使用,是广九铁路广州大沙头至深圳罗湖段、罗湖至九龙尖沙咀段的连接点。
    广九铁路的港段全长33公里,1906年开筑,1910年完成;粤段全长146公里,1907年开筑,1911年完成,该段是由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任顾问。广九铁路全线于1911年10月15日举行通车仪式。
    罗湖铁路桥,因地处界河,又是港、粤两段铁路的合拢处,它的建成,沟通了广九铁路这条大动脉。作为内地与香港的界河桥,罗湖铁路桥也分为两段,粤方长11.66米,港方长36.15米,全长47.81米,桥面宽8.9米,距水面高4.6米,是两墩三孔双线铁路钢桥。两边桥头各设有站岗亭与升旗楼。出入境的旅客沿着桥面路轨的两侧行走。
    1965年,在距桥面高7米的地方,加盖宽12米的铁皮雨棚,雨棚呈半园形。
    1980年,中英双方联合设计与投资,在罗湖铁路桥东则11米处,修筑长40米(粤方9米,港方31米),面宽8米,距水面高5米的人行桥,这座新的人行桥于1981年2月竣工使用,改变了出入境旅客沿铁路轨行走的状况。
    1983年,深圳市政府与香港政府共同协议,由中英双方共同设计,又在罗湖铁路桥东侧69.4米处,新建双层人行桥,1984年5月施工,1985年3月竣工,6月正式使用。全桥长61米,面宽8米,连接深圳罗湖新的联检大楼。这座新建的双层人行桥,每分钟客流量可达1000人。
    到目前为此,历史上有4座罗湖桥,分别是罗湖石桥、罗湖铁路桥、罗湖人行桥和罗湖双层人行桥。由于粤港经济、贸易、旅游,对外关系的发展,罗湖桥由人行铁路全桥,变成人行与铁路分开的专用桥。罗湖桥始于袁氏风水的需要,继而是港英加强经济扩张而重建,现在却成了深港两地友谊与使用的见证,罗湖桥将为深港两地进一步合作与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罗湖桥不是普通的桥,桥的两侧各建有海关,我方有罗湖口岸,港方有罗湖出入境管制站。

    罗湖口岸今昔
    罗湖口岸,现位于深圳罗湖村的西南面,深圳罗湖客运车站之南,是我国目前进出旅客最多的一个口岸,平均每天进出旅客万5万多人,全年近2000万,占全国进出境旅客的一半左右。
    罗湖口岸,最早称“罗湖分卡”,是九龙新关深圳区属下的一个缉私分卡,创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1928年,九龙新关对税收和缉私分卡进行调整工作,深圳车站为税收分卡,罗湖为缉私分卡(隶属于深圳河区)。
    1939年2月21日,日机炸毁深圳山顶缉私总部,该部迁至罗湖分卡办公。
    1946年2月27日,罗湖支关恢复工作,4月21日,深圳车站支关恢复工作。
    1948年7月5日,增设罗湖、深圳铁路桥(罗湖桥)等耕牛过境点。7月8日,撤消罗湖支关,将其业务、人员并入深圳车站支关。
    1950年,撤消了许多支关,有关人员和业务,划归罗湖口岸总关负责。10月16日,在深圳车站内的“罗湖联合检查棚”落成启用,对进出境旅客实行海关与公安联合检查的办法,不再实行“二次检查”,方便旅客过关,海关以经济检查为主,公安以政治检查为主。
    1954年7月8日,将罗湖联合检查棚扩建成“入境旅客行李物品检查站”,该建筑具民族色彩与传统,古香古色,建筑面积2071平方米,并建有100多米的走廊通往罗湖桥头。
    20
世纪60年代建在罗湖的深圳边防检查站
    1983年7月14日,由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与香港合和公司合资兴建的11层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正式动工,并有双层人行桥连接港方口岸检查大楼。
    1985年6月14日,投资2.5亿港元,建筑面积7万多平米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部分竣工,交付使用。口岸检查台位由原来边防检查台位72个、海关检查台位138个,增至边防检查台位84个、海关检查台位202个,每天可疏通出入境旅客20万人次。
    香港方面,罗湖同样是最繁忙的深港交通枢纽,有罗湖站与罗湖出入境管制站。原来广九铁路的火车是直通的,1950年后中断,进入中国内地的旅客过境须进行检查,因此港方在罗湖桥头增建罗湖火车站,因其地是罗湖村的,又设于罗湖桥头,建成的火车站也名以罗湖,从九龙至罗湖的火车需70分钟才到达。港方为进行出入境检查,设立了罗湖出入境管制站,隶属于人民入境事务处管理。因罗湖是深港门户,交通十分繁忙,罗湖站是香港工作最繁重的一个出入境管制站。
    香港为解决罗湖出入境管制严重挤塞的现象,拆卸旧的罗湖火车站,改建一幢现代化火车站大厦。与之相适应,香港对九广铁路香港段进行改造,历时五载,耗资35亿港元,完成九广铁路香港段全长33公里的现代化与电气化的火车服务,从九龙火车站往罗湖火车站的列车每隔15钟开出一班,九龙至罗湖的行车时间减至36分钟。
    香港的罗湖出入境管制站与深圳的罗湖口岸,其情况有所不同。香港的罗湖管制站只是个交通站,离市区较远,旅客无法在那里久停;而深圳的罗湖口岸连接市区,出入境旅客不一定马上通过或疏散,可漫步市区进行参观购物,场面较为热闹。罗湖口岸的情况非常有利于罗湖区商业与旅游业的发展。

     罗湖区及名胜古迹
       罗湖区原称罗湖管理区,其名取自历史悠久的罗湖村。罗湖区东与盐田区相连,东北与龙岗区接壤,西与福田区以红岭路为界,南与香港的新界仅深圳河一水之隔。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4月深圳市委决定将福田、附城两公社和深圳镇组成中共罗湖区委员会。1981年10月又将南头、蛇口、盐田三个公社和沙头角镇划入,成立罗湖区人民政府,管辖整个特区的社、镇。1983年9月,成立罗湖管理区,管辖附城、人民路、和平路三个办事处,同年12月,罗湖区又改设桂园、笋岗、翠竹、黄贝、蛟湖、南湖六个街道办事处,49个居民委员会和20个村民委员会,辖地面积74.2平方公里。罗湖区今已日新月异,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购物中心。
    罗湖区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深圳河与清水河,山峰主要有梧桐山、小梧桐山、鸡公头、九尾顶及铜鼓钮等。
    罗湖区较为古老的自然村,有元代立村的泥岗村、笋岗村、蔡屋围(旧称赤堪力)村等,有明代立村的罗湖村、黄贝岭村、向西村、湖贝村、水贝村(旧称隔塘村)等。
    深圳墟,见载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县志·地理志》都里条,说明深圳墟等在300年前就已成墟了,其始于何时,有待考证。
    罗湖区内重要的名胜古迹有:
    梧岭天池,乃梧桐山之主景,位于罗湖区的东部,梧桐山海拔944米,明清新安县的镇山,著名的新安八景之一,有“清凉世界”、“云中公园”之称,不但是罗湖区的最高峰,也是深圳市的最高峰。
    元勋旧址,地处笋岗仓库与广九铁路之间,又称“笋岗老围”,创建于元末明初,是岭南名贤何真创建的,其建筑布局合理,古老而壮观,是深圳市目前保留的最为古老的寨堡之一,1988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怀月张公祠,位于湖贝大围村侧,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九年重修。湖贝大围始建于清初。这两处古建筑是深圳老街旁仅存的古迹。怀月张公祠还是革命旧址。1925年6月是省港大罢工的工人接待站,接着又为省港大罢工工人纠察队第九支队队部旧址,是深圳大革命时期重要的文物建筑。
    思月书院,座落于罗湖商业区内的南庆街22号,为水贝(旧为隔塘村)、黄贝岭、湖贝、向西等村张姓乡民创建于清代,原是张姓子弟读书之所,1925年6月成了省港大罢工的工人接待站,接着又为省港大罢工工人纠察队第九支队队部,1988年7月公布为深圳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9 年迁建北门街。
    鸿兴酒家,位于罗湖南庆街20号,为晚清至民国初年的二层楼阁式建筑,1938年曾为东江游击指挥部,叶挺任东江游击指挥,1983年5月列为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2年在原址重建。
    基督教深圳堂,座落于和平路口,1896年德国莱茵公会创建于深圳旧墟(遗址在今新安酒家西侧),原属基督教礼贤会,抗日战争时为日本侵略军烧毁,1948年迁建于和平路,现于福田区上梅林村重建。
    拆毁的文物古迹有:
    深圳旧墟,其建筑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建,房屋低矮,街道狭小,但各行各业集中,摊挡如林,趁墟之人如潮,颇具岭南墟市特色。
    蔡屋围怀懦公祠,位于蔡屋围新围旁,深南东路之南,为二进五开间两廊庑三天井的宗祠式建筑,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周恩来同志曾在此活动,省港大罢工时曾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队部旧址。
    黄贝岭靖轩学校,位于黄贝岭村的东南部,1928年为黄贝岭张氏侨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同胞等捐资兴建,1930年正式开学,桃李满天下,于1981年当地华侨、港胞又捐资新建一所“靖轩学校”落成。
    蔡屋围燕贻小学校,位于蔡屋围大酒店对面,原名“宝安县私立燕贻小学校”,1929年为蔡屋围蔡氏华侨捐资兴建,是宝安县历史上著名的小学之一。

    罗湖,源远流长,她就是这样由一个小小的默默无闻的村子,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著名的口岸、交通枢纽及高层楼区,她是深圳最重要的一个行政区。


(来源:政协深圳市委员会网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5-15 11:08 , Processed in 0.1831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