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7-8-21 16:49 编辑
新登袁氏
(注:该文据“习仁居士—立周”博客所载图片资料整理;此“新登袁氏”指浙江富阳新登袁氏。)
袁氏历史悠久,自东汉至今,有二干多年的历史,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姓氏考略》等众多史籍考证,袁氏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生申公,申公生靖伯甫,甫的第七代孙诸,字伯爱,伯爱的裔孙涛涂以其祖父的字为姓,而有爰姓,在古义中,爰、袁、辕等是相通的,因此便有爰氏、袁氏、辕氏等,繁衍到后来,袁姓子孙人数最多,成就最大。袁姓在中原的陈郡、汝南、彭城为望族,河南、汝南的袁家最出色。
袁氏在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名人,《史记》和《汉书》中都详尽记载的西汉大臣袁盎,“七国之乱”时,他借机向汉景帝建议诛杀晃错,之后,被封为太常,显贵异常。东汉时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安以严明著称,曾历任太守、司空、司徒,其子孙世代任大官,“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先后被曹操所破的袁绍、袁术兄弟即是出自这一家族。明朝时并称“三袁”的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均是万历进土,著名的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人。还有著名的军事家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也是万历进士,曾官至兵部尚书。清朝诗人袁枚,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创“性灵说”,论诗主张抒写性情,诗、文具佳。近现代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等。
东安袁氏(即新登袁氏)来源于汝南袁氏,其发展分二个时期:第一时期,南北朗时刘宋尚书袁氏第十一世祖袁粲随司马渡江南迁,遂举家迁居浙江东安(今富阳新登),唐末避乱于桐庐桐君山,之后迁居分水桐江侯浦。第二时期,东安袁氏至南宋淳熙年间,礼部尚书袁枢的孙子袁窥云由桐庐侯浦迁居胥口高傅山。至元末战火,宅居毁尽。平息之后,袁窥云的曾孙袁叔高分支迁居塔山下许家巷,袁东叔的儿子袁均亮迁居萧山市楼家塔,袁卯三的儿子袁奇辅、袁奇保迁居渌渚明前衬澳口创业,袁叔信、袁叔义兄弟迁居新登镇城西郭,袁彦荣迁居南新蓼岸,袁叔仁迁居渌川(今渌渚杨袁、百前),袁叔礼从军在外。此外在新登境内,还分布着袁枢的长孙袁公富的一支,在袁仁甫时迁居湘主三山村石桥头山阴坞;在胥口拢坞塘下还分布着另一支袁枢的后裔;在三溪的袁家、枫瑞、菖蒲等村,还分布着袁枢的儿子袁公性的一支,到袁枢的孙子袁凌云入赘广陵孙氏,其子袁义甫定居大老坞,成为广陵袁氏的始祖。之后几百年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达,文化素质的提高,人口的增多,迁居异国他乡的数不胜数,但是东安袁氏家族后裔,大多仍散居在富阳境内的新登、龙羊地区。
新登袁氏(含龙羊地区)的主要支脉:(1)湘主袁氏,系袁公富这一支,在其孙袁仁甫时迁居新登镇湘主山阴坞(今石桥头),现有人口约70余人;(2)新登袁氏,系袁公贵这一支,是新登袁氏中最大的一支,亦是最早从桐庐分水迁居富阳的袁氏,到了袁窥云的孙子时期,袁氏这一支又一分为三(即袁景年、袁嵩年、袁永年),其中袁景年的后代,在孙子这一代时,袁均亮迁徙萧山楼家塔居住,袁奇辅、袁奇保迁居渌渚镇百前村的百丈、沃口居住,有近500人;袁叔高迁居新登镇上塔山,约有70余人;袁叔仁迁居渌渚镇杨袁村的上袁家、下袁家居住,有250人左右。袁嵩年这一支在其孙时,袁彦荣迁居南新蓼源居住;袁叔义、袁叔信迁居新登镇城区西门居住成为新登袁氏的主流。(3)广陵袁氏,系袁公性这一支,在袁凌云时入赘广陵孙氏,到其子袁义甫时,定居大老坞口,成为广陵袁氏的始祖,目前主要分布居住在洞桥镇三溪的袁家、菖蒲袁家、枫瑞等村,有1000余人。(4)胥口袁氏,有胥口镇垅坞塘下(里坞)还居住着袁枢另一支后裔,有100多人。
新登,古称东安。新登袁氏与潘、罗、方、周并称东安五大望族,自袁枢后裔迁居新登以来,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据民国《新登县志》人物传记载的袁姓名人就有22人,其中有礼部主事袁璞、职方员外郎袁不约、青州知府袁英、萧县知县袁应碱等4人是进士出身,其余分别为廪生、贡生、举人、教偷、诸生、监生、监察御史、兵部主事、训导、教授、知县、州同、商人等。现代新登袁氏也同样人才辈出,有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又成、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高级工程师袁迪生、沈阳军区无线电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袁尚、广州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袁浩、美国佛罗里达核电厂高级工程师袁森泉、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袁也利;还有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捐躯献身的革命烈士袁洪春、袁士中和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袁中军等等。 清官袁应碱,字理卿。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进上,历任江苏溧水县知县、安徽萧县知县。萧县地处险峻,民多劳倦,事繁难治。袁应碱到任数年,政通人和,士民乐业,治绩推为第一,被世人赞响为“勤政为民的清官”。
支持北伐的袁镜吾、袁仲林、袁纯阳、袁纯佩四兄弟,在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和辛亥革命时,他们共同支援国民革命,当北伐军抵达新登时,他们就为北伐军供给军粮,因此,孙中山为他们四兄弟积极支持北伐,参加国民革命及为地方办善事,特赠匾额,“彤管长春”以示表彰。
高级工程师袁又成(1915—1981),新登双联村上柴场人。抗日战争时期毕业于国立西湖艺专(时在贵州)精于美术装潢和建筑设计,解放前就从事多项工程设计工作。建国后又来到了新中国首都北京,先后在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参与北京火车站、北京机场候机大楼、北京饭店及中国农业展览馆等重点工程的设计。六十年代初为了改进我国建筑小五金等构配件的质量,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水平,参加卫生陶瓷和水暖五金新产品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同行的称誉。
骨科专家、名老中医袁浩,1926年出生,洞桥镇三溪人,广州中医学院教授。在骨科和骨髓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被病人称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大夫”,特别在为好军嫂韩素云治疗骨科疾病中,攻克了被常人认为难以医治的顽症,获得成功。这一事迹经全国各大媒体披露报道后以及电影《好军嫂韩素云》在全国各地的播映,袁浩的医德、医术、医技也为世人所知,被世人所传颂。
新登袁氏,对富阳市特别对新登、龙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具有自身的特色:(1)崇尚教育,注重读书。这是新登袁氏的优良传统。据《东安袁氏宗谱》(严寿堂编)记载:袁昌浚在清光绪帝实施改革科举制度,允许民间办学时,就率先在家乡办起了袁氏小学,供子弟及邻里学童就读。光绪末年,同盟会会员袁镜吾在新登圣庙(新登中学所在地)创办了简师培训班,从而开创了新登办师范教育的历史。可见,袁氏祚具有远见卓识。据民国《新登县志》人物传记载的22个袁姓人物中,有进士4人。解放以来,袁氏子孙祟尚读书的风气更加浓厚。仅据1995年严寿堂编撰的《东安袁氏宗谱》记载:袁氏子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70余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3人,可见族中重学之风气。现今袁氏子孙通过读书求学,成为专家、学者、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行政领导和军事将领者,不胜枚举。1982年新登袁氏后裔,现旅居美国的袁森泉还在台湾交通大学设立“袁蔼如纪念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家境清贫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2)著书立说,文章传世。新登袁氏历来重视文化建设,著书立说者较多。据新编《富阳县志》记载的古代著作目录中,新登袁氏就有9位作者,有15种著作,具体是唐代袁不约的《袁员外郎集》,明代袁时亿的《文笔山房集》、《观文集》、《历代统系》、《训蒙要语》,袁纯的《精忠录》,清代袁之龙的《临诚杂咏》、《怡我集》、《怡云集》,袁度的《四书补略》,袁朝的《嚣嚣野吟集》,袁攀风的《平山诗稿》,袁震的《性里注解》、《四书讲义》,袁知的《次立斋诗集》。(3)重工商,办实业。据《东安袁氏宗谱》记载:新登袁氏对发展新登地方工商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时任新登商会会长的袁镜吾就集资创办了新生电灯公司兼大有米厂,同时,致力发展致和酒酱作坊和商店。曾担任过副乡长的袁益三由于青年时代接受过西方工商业知识的教育,在嘉兴秀州中学高中部(美国教会学校)肄业后接管家庭工商业业务,与新登同仁创建茧行并被推选为董事长。同年,又自购柴油动力机办起了碾米厂。1947年袁益三和袁镜良、曹杰生、洪简秋合伙在松溪创办东海化学公司,生产丙醋酸、木馏油。现今,新登袁氏的后裔经商办企业的甚众,据《东安袁氏宗谱》记载:袁氏后裔中有20多人担任企业的厂长、经理。
(撰稿:钱云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