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株洲袁氏10代同堂祭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9: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17 15:42 编辑

清明节株洲袁氏10代同堂祭祖

     
   “弘扬家族之精神,立足敬宗睦族之本,昌后世之文明。”2012年4月3日,在祭祖开始前,有的袁姓后人摇着脑袋,用旧时私塾老师念经书的腔调读着祭文,听起来抑扬顿挫,韵律感十足。


袁氏后人向祖先庄重地献上祭品
     
    百井袁氏是株洲本土大姓,经过本报“百家姓”栏目报道后,不少袁氏后人和袁氏修谱委员会取得联系,希望修谱委员举行一次祭祖。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筹划,3月31日,祭祖终于在芦淞区五里墩乡百井冲举行。
    几十年来,这个家族头一次举办这样的聚会,百井1000余名后人从四面八方赶来,10代同堂祭祖,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表情。
    庄严的祭祀典礼上,袁氏后人一拨拨虔诚地向祖宗寿孙公和寿孙公母亲三叩首。
    来拜祭的,年龄最大的袁天福97岁,他颤巍巍地走近墓碑,带着老花镜,凑到碑前仔细地阅读历经风霜洗礼的碑文;1岁8个月的袁晨曦被父亲抱到墓前,叩首的姿势很稚拙,父亲在他耳边说,“晨曦要记住,这里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哦。”
    “乡音无改鬓毛衰。”75岁的袁茂如动情地诠释了这句诗。袁老1964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直至退休。尽管袁老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和其交谈,仍然是一口湖南话。袁老说,退休后,在株洲盖了几间房子,每年秋天回来居住三个月,“北京再大再繁华,那也不是我的家啊!我的根在这里,只有回到老家了,在家门口听着树叶落下的声音,才觉得踏实。”
    《论语·学而》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一个故乡纷纷沦陷的时代,一次庄严的寻根之会,或许可以视为一次重建民间社会的尝试,归属与互信,当能从中生长壮大,最起码,在某个心无所依的夜晚,当时阖族同欢的场景多少能给天涯游子一点安慰。


                                (来源:红网株洲站——株洲晚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6:43 , Processed in 0.2202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