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柱石《三国志诗书画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08: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柱石《三国志诗书画大全》

前 言

  《三国志》乃我国西晋著名学者,史学家陈寿所著,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此书记载了我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不记释文仅文言文就367000多字。
  陈寿蜀汉时期曾任蜀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黄门侍郎等职,黄皓专权时,陈寿常受遗黜、蜀降晋以后,历任晋著作郎,太子中庶等职,晋灭吴后,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写出此书。由于晋承魏政,当时陈寿应站在魏晋立场上作正统历史记载的,因此,记魏时就应用本纪之称,而写蜀吴时就应用了列传之形式,然而陈寿却毅然都用本记方式记录了魏蜀吴并列成书,这在当时来说,陈寿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此著字数规模宏大,取材用心,记载史事,据实真书,评价人物较为公正,剪裁斟酌下笔不苟,矜慎着墨为巨著,为后人评话,杂剧,话本,故事以及《三国演义》的问世,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国志》成稿以后,晋尚书郎范覠向惠帝推荐此书,说它“辞多劝诚,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及相如而质真过之”。惠帝十分欣赏,下诏到陈寿家中抄录,由此不难看出《三国志》在当时就影响之大。
  袁柱石先生乃中央书画研究院院士、日本国书艺道院教授、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书协会员。其书法毛泽东主席后人和毛主席纪念堂、国家会议中心收藏,并荣获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
  袁柱石先生自幼喜古籍经典,尤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不厌其烦的读过数遍,对其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官智慧,武将勇猛,排兵布阵和人物形象很是欣赏,同时他在社会上也看到一些古今留下的赞美三国人物的诗歌和插图。但都是些零星散作且都是赞美那几个大家都非常耳闻目睹的人物,对三国时期六百多个人物,同时用诗歌书画形势集锦刻画未所见闻。因此就产生了编写三国志人物诗歌插图和配以四体书法的《三国志诗书画大全》的想法,以下简称《大全》,编此《大全》有以下几个思路。
  一是考虑到从古至今无有一本专门为陈寿《三国志》人物《诗书画大全》的作品;二是陈寿对三国人物的描写,用古文描述曹孟德一人就用了35000多字,释文用了17000多字,其中最少的人物记载也有上百字或者万千言之多,如此众多的文字介绍某人,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惜时如金的情况下,读者要想详细了解三国中每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程,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况且也很不好记忆;三是唐诗宋词里也很少有歌颂三国人物的诗词书画;四是通过品读陈寿《三国志》一书,尽管此著较全而详实,但细查里边还有不少重要人物未入志书。例如魏国之司马懿父子、蒋干、徐庶;书画家韦诞、汉献帝刘协、陈宫、张角、张宝等。蜀国有关兴、关平、张苞、马稷、廖化等。吴国有首任丞相孙邵、末任丞相张悌、吴国太、乔阁老、左慈、陆逊等一大批顶尖人物都未入其志。其中还有竹林七贤、魏晋七子,他们中间有不少的人都曾在曹魏时期活跃在政坛上,但是都未入《三国志》之中,并且细查无有标题之人而实际入其志的也有,例如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实则多出“王肃”一人,作者也为此人补诗而记;五是想对三国时期的忠勇仁义之士和卖国求荣卑鄙小人给以褒奖和鞭挞,扬善抑恶舒发胸怀。因此,笔者不揣谫陋,仅凭斗胆展想,以陈寿《三国志》为主体,并以《三国志》各卷本章节保持原貌为基础,增加了一些重要人物未入志和曹操治国六字歌以及评论的诗歌,以舒情的心态,用七言古诗的格调,尽可能符合韵律,用八句或十二句不等的诗歌对每个人物创诗一首,并且按个人的水平对某些人物加了注解和本人的看法。有的言不达意者会增加一首或重墨润色,例如:才女蔡文姬父女、诸葛亮、周瑜、孙策、黄忠等人的才华和遭遇很是感人,就会浓墨重彩或加诗给以描述。或者请几位书法家为其挥毫泼墨,彰显其功。再者志中有的过场人物功过微小,有的早死,如曹操二十五子,其中有十六子,文帝九子,业绩刮薄,仅用其名合并赋诗一首简而过之,但其二君计二十五子的名子已计入诗人之数。还有汉末12常侍、袁涣袁霸他们的后人皆联名诗一首。功绩较大、事业感人者还会加诗和评语。有的不记,并且将魏晋七子、竹林七贤中的人物搜集整理以诗书画形势奉献给读者。
  本《大全》是严格按“寿编三国志”卷宗顺序编著而成的,然而书中成诗的时间零散,书画时间不齐,地点较多,加之诗稿多次遗失重编,故未按成诗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在此说明。
  《三国志》书中未入志者基本均已增补,计魏国魏武帝诗后加曹操治国六字歌及评论诗共七首,带后汉及晋初相关人物入志者174人,175首诗。未入志者154人,140首诗。武文二帝之子合诗25人,诗3首,魏晋七子、竹林七贤14人成诗15首,共计328人,315首诗。蜀国入志有诗者60人,69首诗。未入志人物98人,成诗98首,合计158人,161首诗。吴国入志者99人,成诗114首诗。未入志者39人,赋诗39首,合计138人,成诗159首。三国总计624人,635首诗。
  关于书画创作书法方面,特邀请有北京、郑州、开封、许昌、鄢陵等46位中国书协会员、中央书画研究院院士、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民协副主席、许昌市软硬笔书法协会主席以及985书法在校研究生和书法博士生,乃至书法优秀学子,他们上至80岁耄耋老翁,下至十几岁少年儿童,发挥专长,以软硬笔的书法技巧,积极热情的投入创作,并且不畏艰辛,多次弃稿重书,最终以章法巧妙、款式新颖、书法精湛的正、草、隶、篆以及竹叶体和飞鸟体奉献给读者,可谓是蔚蔚大观,使读者耳目一新。
  至于人物插图特邀请中央书画研究院院士,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美院优秀毕业生,并且担任了多年的美术导师。
他们根据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将其中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忠奸善恶来刻画各种人物可谓是造型准确,笔墨娴熟,形神兼备,人物栩栩如生,观者呼之欲出地展现给读者。
  他们通过大量的辛苦创作和多次修改,用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将《大全》635幅书法和624幅人物插图一诗一书一画地奉献给读者。至此基本填补了《三国志》人物无有全诗书画的空白。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概了解《三国志》中每个人物的籍贯特点和功过是非,评价较为详实客观,并且还给今后文艺历史工作者以及绘画三国人物时提供了诗作,虽然此诗书画已完,然而,中国诗词自从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阙”二言变为四言,再创诗经,楚辞、五七言律诗,绝句,柏梁句以及诗词曲赋等等诗歌。格律诗是中华传统诗词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诗体。作者也曾想按律诗编著,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真作起来就不容易了。
  此书虽然面世,《大全》假如能给读者带来愉悦,能给后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一点作用,那也就达到作者的心愿了。
  在编著过程中,向参与此《大全》的各位领导、书画家以及赞助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向鄢邑名士王留正先生、马保记先生和张二欢女士不顾三九寒冬、严寒酷暑为本书反复校正、编排、打印,作了大量工作,此书才得以付梓于世,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作者认为:从着手多年的编写过程中,才深深地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尽管作者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翻阅历史资料和书写查对,但由于才疏学浅,写起来实在是力不从心。虽然此《大全》也经过三校五审,并通过批准了国家专利,但仍难免会出现格律韵味謬误和其它不当,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教正。


2024年3月27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3 00:03 , Processed in 0.2221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