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9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学渊公与余田袁氏始祖用和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13: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16-8-15 21:46 编辑

学渊公与余田袁氏始祖用和公

湖南桂阳 袁春华


      二零一四年七月,中华袁氏郴州谱会成立之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五母十三子和桂阳余田袁氏始祖指谬”的博文,作者是:“郴州布衣”。文章对余田袁氏始祖用和公的身世作了一番考证,其结论是:用和太一郎与郴州袁氏学渊公娶五妣嫡十三子之长房——琼公是两个不同的人,与“五母十三子”没有任何瓜葛。

    我作为用和公裔孙,看到此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看到博文后面的评论,甚至让我感到愤怒。正如文中所言:用和公后裔代不乏人,且颇通文墨者大有人在,如华琼、富洪、富河等。为何到了我们这代出现如此大的纰漏?连自己的老祖宗是谁都搞不清了?为此,我在该博文的基础上,多方求证、翻阅相关资料,甚至通过渠道找到博主,亲自讨教。但,由于时隔三年之久,博主手上资料大多已归还或遗失,这给考证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无奈之下,本人根据手中仅有的资料和所掌握的知识,特地作了一翻分析,现将所存疑惑录于后,恳请贤明之士不吝赐教以解惑。

    余田始祖用和公出生于大宋仁宗嘉佑七年(即公元一零六二年)正月初七日亥时,殁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即一一三六年)九月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四岁。

    学渊公墓志记载:清德郎袁公讳学渊,字溥泉,号显韩,江南和州乌江县人也,宋太宗癸未年(公元983年)以老疾卒于家,享年九十又二,卒之明年二月,葬资兴鹿鸣桥龟形。

    从以上两段文字不难看出:用和公出生时间为公元1062年,而学渊公辞世时间是公元983年。也就是说,学渊公逝世整整八十年后,余田始祖用和公才出生。这合乎常理否?

    在拜读我族民国三十八年版《袁氏宗谱》时,用和公二十三世裔富济舟楫氏所撰之序中,首次出现学渊公之名讳(在以往的谱序中从未出现过)。该序落款时间为民国元年,而在民国元年续修族谱时并未刊录,为何在时隔三十七后才出现于谱序中?

    用和公二十三世裔富济舟揖氏序之梗概:第发源于江西豫章泰和县鹅颈坵罗家塘者,袁丞相讳学渊,在朝左营,出仕云南省一十八载,以后捣在湖南衡州府斗篷店瓦渣坪竹园里居住。开派有五母十三子,长母唐氏生三子,一郎即我族鼻祖,用和公太一郎,二郎居住衡耒,三郎居住常宁;次母谭氏生三子,四郎居住不祥,五郎居住衡山,六郎越数世后居金钢坪,继迁田尾;三母何氏生三子,七郎居住武水,八郎居住祁阳,九郎居住安仁;四母李氏生一子,十郎廷芝居住四川成都府梁山县;五母胡氏,名唤娇鹅,生三子,十一郎居住不知,十二郎居住永兴,小地名三都,十三郎居住宜章……。

    据湖南资兴蓼江大韩袁氏三修族谱记载:学渊公十三房居住地迁徙地简述:长房琼公居资兴蓼江大韩,次房瑞公居资兴三都石背(历来单独修谱),三房珍公居资兴香花柘木江,四房珠公居苏仙丹塘,五房珊公居资兴蓼江上村湾,六房瑚公居蓼江华荣铺(旧称洴塘),七房碧公居资兴七里高陂,八房玘公居资兴香花赤塘,九房珂公居永兴丫塘,十房珙公居永兴七都高塘,十一房球公居资兴清江上堡、珠坪(移民至香花星塘、石鼓),十二房琦公居桂阳稿塘,十三房瓒公居资兴黄草花园、坦头。

    十三房之名号,在我族民国三十八年版《袁氏宗谱》中,只有长房用和公(号太一郎)和十郎廷芝公有注,其余十一房均未标注名、或字、或号,令人匪夷所思!

    各房之居住地,在我族民国三十八年版《袁氏宗谱》中,除长房和六房有详细住址外,其余都是大地名,让人无从考证,云里雾里。且与湖南资兴蓼江大韩袁氏三修族谱记载无一相符。

    娶五妣之姓氏,学渊公墓志详载:公娶五妣,嫡汪氏兵部郎中汪淳之女;刘氏孝廉刘子郢之女;金氏、扈氏、高氏皆世族也。我族民国三十七年版《袁氏宗谱》则载为:长母唐氏,次母谭氏,三母何氏,四母李氏,五母胡氏。无一姓氏能对得上号。

    琼公与用和公之人生历程:琼公登宋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用和公年甫弱冠,客游楚南桂邑之西下冲刘家园,有刘秀才者,见公气宇轩昂,学识宏深,遂以礼相待,知其无愧刑。于是将女开凤赘与为婚,育一子一女,居塘冲。

    学渊公之仕途,在我族民国三十八年版《袁氏宗谱》中载明:袁丞相讳学渊,在朝左营,出仕云南省一十八载,以后捣在湖南衡州府斗篷店瓦渣坪竹园里居住。而学渊公墓志详明:袁学渊系唐庄宗三年(公元九二五年)进士,授长沙府长;明宗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迁郴阳太守;国朝毅勇将军……两者相比,其为官之地、官衔,皆谬之千里。

    以上所有资料证明:余田始祖用和公与学渊公长子袁琼确非同一人!而学渊公出现在我族宗谱中,或许是当时为合修族谱之需。应付了事,未做细究。

    几经辗转,有幸借阅《中华袁氏总谱》,按其世系图仔细查找后,发现:学渊公生瑞公(二房),瑞公生枢公,枢公生光智公,光智公生用和公。即:学渊公乃余田始祖用和公之高祖父也,至此,表面上可释父亡八十载后生用和公之惑。

    江西泰和县是其(用和公)都邑也,鹅颈坵罗家塘边是其里居也,因不得志,于时游湖湘之南,继入蓉城之西,观兹佳山胜境,遂相其阴阳,度地而安居焉。

    若用和公系学渊公玄孙,为何学渊公居资兴,而用和公却是从江西迁至下冲?且徙居时间、原因描写得很详细。难道是用和公之父、或祖父迁居江西后,公因不得志,于年甫弱冠时游玩至下冲而定居于此?

    为此,我特地找到本地宗亲寿荣(二零零七年续修族谱主修之一),向其讨教。他如是说:用和公于二十岁左右入赘到当地一刘姓秀才家(即上门女婿),因当时没有袁姓,且民风彪悍,只有从江西迁居至此者,才不至于被他人欺凌,故,不得以而将祖籍改之。宗谱上所说祖籍在江西泰和是假的。

    细想之下,他的解释很难成立。用和公初来乍到心存畏惧,人之常情,在所难免。把祖籍之地改为江西泰和也就是嘴上那么一说,若真不是从江西泰和迁入,那么在族谱上就会注明真实的祖籍地址。何况余田袁氏用和公后裔首次修谱时,距离始迁入时已四百多年,传承十二代之久。难道用和公后裔在当地还未站住脚?仍惧怕当地彪悍之民风?更何况此乃家谱,断不会轻易示人,何惧之有?

    因此,个人认为我族民国元年版《袁氏宗谱》是真实可靠的。出于对列祖列宗、子孙后代负责的原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真实史料证明之前,不接谱、不通谱。不歪曲事实,不刻意美化先祖,更不可为了个人名利而昧良心作序,误导后人。

    总结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使本家族后代能够了解本家族的根源和历史变迁,了解本家族有哪些光荣传统,有哪些思想精神需要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从而促进后代,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使本家族更加繁荣壮大,蓬勃发展,傲立于民族之林——此乃族谱意义之所在。

    附:桂阳余田袁氏历届修谱年份
    首修大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一五六六年);凡二续修清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凡三续修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凡四续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凡五续修公元二零零八年。

    部分资料可登陆“湖南袁氏族谱文化论坛”QQ群查阅;附桂阳袁氏宗谱部分资料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14 09:0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7 12:29 编辑

    "出于对列祖列宗、子孙后代负责的原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真实史料证明之前,不接谱、不通谱。不歪曲事实,不刻意美化先祖,更不可为了个人名利而昧良心作序,误导后人。"
    大赞一个!修谱、对待族谱等史料必须以这种严谨、科学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6:3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16-8-15 21:47 编辑

      此文春华宗亲是费了心思的,观点鲜明,我觉得写的不错;我是身在陕南的渊公之后,倒希望与春华宗亲是同支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14 22:4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家荣 于 2018-8-10 15:52 编辑

此文春华宗亲是费了心思的,观点鲜明,我觉得写的不错;我是身在陕南的渊公之后,倒希望与春华宗亲是 ...[/quote]
兄长抬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14 22:4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家荣 于 2018-8-10 15:52 编辑

"出于对列祖列宗、子孙后代负责的原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真实史料证明之前,不接谱、不通谱。不歪曲事 ...[/quote]
天下袁氏宗亲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5 07:3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7 12:29 编辑

   
    春华宗亲尊重事实、反对胡编乱接的观点,是绝大多数袁氏宗亲的心声,值得大家学习。

    有些人为了名利,做出损人利己、贻害子孙的事,他们的行为必将被鞭挞。
    呼吁那些被蒙蔽的宗亲早日醒醒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28 14:0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家荣 于 2018-8-10 15:53 编辑

支持作者的考证,实事求是:不做没有依据的联宗,不乱认没有关系的祖宗,不强行拉来他人认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4:06 , Processed in 0.2098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