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袁桥——听讲故事 轻松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5: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21-11-23 08:35 编辑

话说袁桥
——听讲故事 轻松旅游

王向人 编著


序 言

    《话说袁桥》是由我们袁桥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向人同志编写,旨在介绍袁桥村的历史概况、文化遗存和人物故事。从袁桥村的由来,到四张名片(登封红一大、中原古村落、河南孝贤村、千亩梨树园)的展示,从历史故事到民间传说,从实物解析到传统文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土话版的乡村文化介绍。袁桥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传承延续的古村落,在这里能够体验到中华文化在乡村的根基、记忆、延续和发展。

    袁桥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厚重感的古村落,从明朝、清朝到民国,保存下来的古树、古建筑、古石碑刻、古匾额、古书、古陪葬品,还有老家具、老井等生产生活老物件等众多历史遗存,乡村历史文化保存的较为完整,可以说是个难得的豫西古村落博物馆。

    袁桥是我的家乡,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对老家的感情也是深厚的。我本身是一个农民,还做过村里的会计,在老家生活的时间比较长。改革开放后,袁桥由于没有工业资源,慢慢地在乡村发展的大潮中落伍了,以至成为郑州市级的贫困村。每当回到老家时,看到古村落渐次破败的样子,心里总有说不出的伤感。

    我在我们家排行老二,我的大哥叫袁占国,弟弟叫袁占军,我们有一个家族式企业,就是如今的磴槽集团,企业发展起来之后,以我大哥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就非常重视回报国家,回馈社会,践行企业的责任担当,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慈善救助项目。多年来,磴槽集团一直是登封市民营企业中的首善。

    除了回馈社会,家乡袁桥的起起落落也一直藏在我们弟兄内心的深处。早在几年前,有村民流传说我们的老家袁桥村可能要整体搬迁,建设工业园区了,当时心里就觉得很可惜,后来一段时间没有了下文,可能是规划进行了审议修改,总之,袁桥古村落保存了下来。

    自从有了这段不管是真是假的插曲,我的心里就开始琢磨着咋能把袁桥古村永久的保留并得到传承保护,使家乡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慈善文化得以保存,家乡的亲情得以延续,乡村文明的根基得以呵护。

    2015年5月,我们三兄弟成立了河南省首家村级慈善工作站,主要是想着给家乡的人们做点善事,帮助一些贫困的老年人,特别是那些贫穷无助的老年人安度晚年。每月的6日,我都亲自到银行取出现金,现场监督慈善站工作人员将资助金逐个发放到老人的手中,恐怕出现假钱,把好事办砸了,所以每次我都亲历亲为。当时这个初心也是响应了党中央提出的兜底扶贫的政策,这样我们村在2015年就开始兜底扶贫。后来习主席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底前整体实现脱贫,全国贫困县摘帽,国家层面的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

    为了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号召,2017年5月,我们三兄弟成立了“河南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初步的想法是,我们拿出2000万元,以支部村委的名义,对袁桥古村落内整片的、仍保留存在的古建筑和明清时期的老房子、老街道进行修复保护,给后世留下一个古老的村落,帮助村民脱贫。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恰逢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袁桥古村落修复保护这个项目也从中受益。为此我们得到了郑州市农委、郑州市文旅局、登封市委、市政府,登封市农委、登封市文旅局以及大金店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政策上也给予了扶持。目前,这个项目已投入建设资金两个多亿了,其中政府支持了三千多万元,主要建设了美丽乡村安置区93处(套)独家小院、我们村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实现了水、电、路、网、气全通,而且还实现了供暖,我们邀请有关企业建设了一座供暖基站,专门给我们袁桥村供暖。袁桥古村落内已修复竣工的项目有古寨墙750米、古寨门3座、古建筑文化活动中心、二进院村史馆、农耕文化展示厅、三进院文化大院、村民仿古游园、两排三进私塾学院、明朝地道、地坑院民宿等,外围环境旅游配套区竣工的项目有游客中心、游客广场、小吃街、景观水系、儿童乐园、玻璃滑漂、水上冲浪等。

    袁桥村现在是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是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村,郑州市人气古镇第一名。随着袁桥古村落的修复、文化的挖掘、环境的改变,袁桥古村落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有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回报乡村的信念和持续建设乡村的动力。

    袁桥做为明清时期保存较好的一个古村落,它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慈善文化都是有传承的,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起袁桥过去的故事,我都听的津津有味,能把它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并传承下去,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个项目不会像其他工业项目那样迅速能赚回头钱,可能连银行利息都顾不住,这是个百年后人们从中受益的项目。所以项目运营后主要的收入只要顾着正常经营费用,能给村集体和群众带来一些真正的受益,就是我的福气了。我经常对朋友们说,人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金钱,但是钱多了也没啥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最终还是社会的。人有了自己的实力之后,总要留下一些东西给后世子孙的,就像我现在提起明清时期袁桥村的名人一样。我的子女们没有在袁桥村长大,他们对老家的感情没有我们这一代那么深厚,我们可能是乡村保护工作最称职的、最有感情的、最有记忆的一代了。所以,乡村建设,我义不容辞。

    说句实话,我们袁氏三兄弟也是靠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富民政策发展起来的,虽然企业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产品还是资源型、传统型的产业结构,比如挖个煤矿、建个水泥厂,这些都没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这是国家发展的大环境、大机遇带给我们民营企业的好处。比起我们国家那些搞航天、建高铁、造导弹、富民生的科学家们,我们啥也不是,我们只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早前一些时候,我就想着请登封市文学界的老师们对袁桥村的文化挖掘后出一本小册子。后来王向人同志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乡村治理以及现在的乡村振兴连系了起来,游客听了他的讲解无不拍手称赞,纷纷夸奖。基于以上想法,刚好王向人同志已经着手编写了这样一本小册子《话说袁桥》。我看后还是基本能够体现袁桥古村落文化传承的,虽然袁桥古村落还有更多的文化需要挖掘,但对于一个普通游客来说,有了这样一本《话说袁桥》小册子,还是特别有意义的。

    此书没有高深的理论,精琢的语句,但是他的乡土气息还是很浓的,像谈话一样走进你的心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展现讲的有情有味,实在难得。希望各位能从中了解到乡村文化、中华文化的点滴,我们就心满意足。               


袁占欣 2021年5月23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2:07 , Processed in 0.1745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