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佳节忆母亲——袁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22:3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18-9-23 15:49 编辑

佳节忆母亲

贵州 袁志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至,思念母亲。至今,此生最为宽怀之事就是除读书以外,从未离开母亲。母亲出生名门,外公是知名乡绅。然母亲出嫁不久即解放,论田产化为地主,父亲小母亲5岁,时未成年,只能为地主子女。父亲自幼父母早逝,由其爷爷奶奶抚养成人,结婚后也从不管家庭生计。母亲嫁入后,父亲的爷爷奶奶不久就去世,母亲只好把地主成分和家庭生计一肩挑起,艰难前行。

    共和国前三十年,对“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人)相当“优待”:借故丁点小事或莫须有罪名就可以随意吊打批斗,生产队但凡有偷窃或其他负面事,首先怀疑“四类分子”,屈打成招者大有人在。“四类分子”平时多做事,少说话,每年还要做无数“义务工”,母亲遭罪不少。母亲经常讲她冬天沿河岸去乡公所开会、做工,脚上绑稻草绳防滑,来来去去,脸上被凝风吹起巴掌大的麻皴子等情况。其实,她还有好多屈辱没有说,这是我从别的老人给我说的点滴信息推断的。晚年,她对二姐说不想归葬老家,证实了我的推断。可惜我为了祭奠方便,还是将她的骨灰葬于老屋后了。

    母亲常说,她有了我,所有辛苦和屈辱都得到弥补了。之前我有一个大哥,不到一岁就夭折了,这成了母亲心里永远的痛。后来生了大姐,不久就遇上1959年的“粮食关”,期间,母亲又重病,险些丧命。后来,母亲带着全家辗转投奔亲戚,方保住一家三口性命。大姐出生后9年,才生二姐。其时,母亲已33岁,成分不好,家庭贫穷,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当地底层,而最揪心的是没有儿子,那个年代,这是农村相互骂架和谈论嘲笑的硬伤。母亲的焦虑和压力可想而知。所幸,矮小孱弱的母亲并没有被击倒,她依然苦苦支撑着这个位于社会底层的家。三年后,我出生了,邻居叔叔说,我妈生我差点死去。是的,36岁高龄产子,没有进医院,在家自然生,危险可想而知。应该说,我和妈妈都是从鬼门关走过来。

    但我的到来,给妈妈、给这个脆弱的家带来了无限希望,妈妈彻底从绝望中走出,有了真正开心的笑容。记忆中,我吃奶的时间最长。那时,妈妈总是包着洁白的帕子,上门牙包有三颗银色的金牙。与人交谈,笑口常开,笑容灿烂,笑声清脆。妈妈但凡走亲戚或赶场,都带着我。我总感觉自己就是妈妈的全部,妈妈也是我的全部。二姐嫉妒,经常抱怨妈妈稀奇我这个独儿。我也感到愧疚。

    那时我就想,一定要报答妈妈,最先的报答,是每逢妈妈出工回来,老远就飞跑过去给她扛锄头。一个小毛孩,仅仅扛得起锄头的小屁孩,扛着锄头,走在背着柴的妈妈前面,似乎就为妈妈减轻了好大的负担,心里充满了骄傲。同行的长辈们则羡慕不已,因为所有的伙伴中,只有我这样做。听着婆婆婶婶们羡慕的夸赞,我心里无比的甜,我相信,那时妈妈的心里,也与我一样甜。

    读书以后,妈妈经常教导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为了给妈妈争气,我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土墙壁。读初中时,国家摘了地主帽子,中、高考升学早已步入正轨,我顺利考入师范,顺利工作、成家,接母亲一起住。母亲脱离了农活,成了街上人,我算是实现了童年的愿望。条件好了,很多人风风火火过生日,我知道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苦难日、挣扎日,所以每逢生日,必然早起,在母亲床前磕头,问安,给她一百块钱,母亲很高兴地接过,封赠我好多吉祥语,我感到无比幸福。

    光阴似箭,母亲渐渐老了,病也渐渐多了,渐渐重了,经常住院。期间,我从不让家人陪夜,必须自己陪护。因为我明白,我能陪一晚是一晚,陪一晚就少一晚。现在想陪也不可能,我真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浪费机会,心里仍有满满的幸福。邻床家属或病人看着我给母亲擦洗或换内衣裤,总免不了夸赞,病危中的母亲,总是笑得那样甜。而我,做这一切总是很开心,因为妈妈把一生都献给了我,能报答点滴,是我的福分。

    本来,县城好单位有几次要我,但为了伺候母亲,我都婉言谢绝了。后来我们都吃食堂,母亲已行动不便,我就在食堂提饭回去与她同吃,鸭溪镇党委政府对我是特许。我对母亲说:“妈妈,您现在终于吃上国家饭了。”

    母亲就开心的笑:“是呀,哪晓得能有今天啊,你要好好工作哟,不然对不起国家。”

    其实,母亲只是说说,她知道我从来都是勤快人,工作是不会偷懒的。但母亲的吩咐,却又给了我更大的动力,我感觉她还在我身边,看着我,鼓励我。每当我疲倦的时候,回忆起母亲,就又有了动力,又开始工作。

    现在,我主编的《鸭溪镇志》(近150万言)已经付梓;受区教育局派遣,又开始主编《播州区教育志》,我相信我多一点贡献,母亲就多一份开心。都言修志者要能吃“三苦”(辛苦、困苦、清苦),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但我有母亲陪着,不寂寞,乐此不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16:1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22-5-4 16:19 编辑

三咏太阳坪

文/袁 志


  太阳坪,美丽的太阳坪,你站在洪关之巅,一千四百米海拔,让你傲视群峦。表土薄如轻纱,罩住碎石肌肤。清瘦,让树木难以存活。而坚强的野草,却为你穿上绿装。是怕美丽着凉吗?

  不,是轻掩胴体,让你更加妩媚昂扬。

  而美丽的杜鹃仙子,只钟爱伟岸的汉子,毅然下嫁清贫,在山脊联袂成林,登高怒放,如火如阳。

  这哪是映山红啊,分明是山的桂冠,美的点妆。


  山有灵气,灵在人气。观光车绕着攀登,坡陡路平。山眉间石板铺道,别具匠心。而山头,一座座电塔迎风舞剑,嚯嚯劈风,气势磅礴。据同伴介绍,转一圈,值二元。风臂呀,你就不停地转吧,将风能,变成万盏明灯,照耀心灵。

  山有灵气,灵在故事。山坳新辟的广场,掩埋了昔日翻山的羊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就流传着木马神话,人们路过,必丢下预先捡来的碎石,以飨神马。代代沿袭,竟成石冢,是迷信么?

不,是愿望,是唯美,是善良,更是山民的信仰!


  放眼远方,正崛起一个个城乡。谁知从前啊,这里何其空旷,何其荒凉!但老岳父一家,曾在此蜗居,逃难谋生。正因为荒凉,才无人占据,贫困者才能赖以落脚,熬过时光!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先贤刘基的预言,在此得到最美的诠释。看吧,游人如织,喜气洋洋。

  让不毛之地变成人间天堂,是政惠民,民拥政的杰作。东风浩荡,泽润华夏;露珠虽小,可见朝阳。

  山顶有一个巨大的喇叭,署名是“天下第一吹”,昂首远眺,其势撼人,仿佛正向世界宣告:地球的东方,有一个大国正崛起,处处似天堂。

  君若不信,请来洪关苗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1:52 , Processed in 0.1900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