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思归 何惧路遥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袁氏赴湘寻根记
湖南湘乡 袁卫红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公元2015年8月18日是个吉祥与难忘的日子,敝支派下安行公迁秦后裔回湘认祖归宗了!
大清乾隆年间安行先祖因得罪权贵浪迹天涯,最终落根于陕西山阳县,虽近三百年音讯暂断,可先祖思故地之心却从未间断,回故地看看成了山阳袁氏的祖训。流落天涯的断肠人终于回归故里了。
我与仁有兄弟在网络上相遇的,通过他们资料的传送,再经过我们的家谱确认。终于促成这次不平凡的相会。他们的老谱毁于文革,但他们先祖遗留下来祭祀的文书上记载:祖籍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珍莲十七都景宁下乡西阳里暗山保青山庙王金楼冲土地祠下宁家坪。与我们旧地名一致。但今地名已有极大变动,今天通过文书找是无法找到这儿的,宁家坪己成了袁家湾,十七都成了翻江镇。他们说若没在网上遇到我,他们打算在湘乡县一个镇一个镇的找,可见他们决心之坚。
他们一行四人(仁有,仁弘,仁康,仁波)上午十点从西安出发,我在长沙接他们时已是晚上十点半左右,可见其路途之遥。我们打算第二天回老家湘乡。次日凌晨我们走长韶娄高速回家,在车上众宗亲问这问那真有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之感。大约五十分钟后下起了倾盘大雨,到了出口。我指着前方的山栾对他们说这就是暗山,我们的一世祖伯庸公里居此地。那边有我们的祖坟。从此地发出的族众十多万,分布祖国各地,有各朝进士,将军,还有毛主席的老师呢。可惜雨实在太大,无法去暗山。相约来年清明一定成行。
从高速路口到老家六公里,他们却沉默不语了,“近乡情更怯,无语泪朦胧”此时我更理解他们的心情。终于到了目的地——袁家湾(古宁家坪),恰巧雨也停了。平时不起眼的小村经过暴雨的洗礼今日显得格外秀美,以“九女大山”为背景,使这个小村跃然于画纸之上,小桥,流水,人家。但这次的人家就不是别人家了。众宗亲感叹风景之秀美,忙拿出相机相互留影。仁康感慨地说“这么好的地方先祖颠沛流离地远赴陕西,说明先祖当时是多么的不舍啊,教他为何不思故地?”随后,我们到了袁少生宗亲家对谱,他们对家谱那种膜拜的情形无以言表。仁有对得极为认真,有疑惑之处我与少生一一作答。他说湖南之行意义重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最后去他们的仲锡祖,安宗公等众先祖的坟地,仲锡祖的碑立于大清乾隆十三年。碑上的字虽有风化,但还略清晰,他们一字一字拿牙刷洗干净,再用纸巾擦干。他们看到安行的名字刻在碑上,那心情激动到了极致。他们一秉虔诚,燃放鞭炮、礼花,点上纸、香等祭祀用品告慰先祖,在祖坟前正式认祖归宗了。
目送他们上车后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族人回归,会族联支篤其亲爱,派衍一源,支归一本。忧的是随着族中尊长贤达渐渐逝去,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家族文化可有可无的今天,可能真会无人想继。家族传统文化是不是也会缺失?真正做到昭穆灿若日星,班次了如指掌。这路很长,也很艰辛……。 告慰先祖
核对族谱
左起仁弘、仁有、仁波、仁康。
2015.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