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7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千里寻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7:58 编辑

千里寻根

   
   
    袁寿山,字清隐。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的话,那他的别号你可能就会很熟悉了。
   
    白眉公。
   
    他有一个兄弟,叫红眉,也有人说是三兄弟,还有一个叫赤眉,但多数的说法是红眉和赤眉其实是一个人。
   
    他们有很漂亮的眉毛吗?他们的眉毛真的是白颜色和红颜色的吗?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清楚。   
   
    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何止于此。
   
    有谱说白眉公生于南宋,也有谱记载他出生于元朝;有谱说他的父亲是曾任广东布政使的袁志君,也有谱记载志君是他的儿子……
   
    混乱而矛盾的记载,让我们这位远古的祖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然而,也有清晰的。
   
    他的墓,现存完好,位于广东省龙川县上坪镇田心坝村。
   
    他的子孙,遍布于广东、江西、湖南等全国各地,多达几十万人。
   
    他的子孙,一代一代,跋山涉水,去到他的坟前,磕头祭拜。
   
    2014年11月20日,湖南省醴陵浦口袁氏宗亲会一行五人就来到了白眉公的安息之所。
   
    醴陵浦口袁氏,白眉公后裔。因祠堂位于醴陵市浦口镇,故称浦口袁氏,由六大房组成,人员基本集中在湖南省醴陵市和江西省萍乡市,两地人数基本对半。这六大房原本不是一起的,迁醴迁萍的原因和时间不一,但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白眉公。清末,他们联谱,统一字辈“粤稽我族  源远支长  钟奇毓秀  合兆嘉祥……”,又成一家。
   
    袁发连,74岁,长着长长的寿眉,面容和蔼,很有亲和力,系原醴陵市人防办公室主任,正科级退休干部,浦口袁氏上任理事长。因年事渐高,主动让贤,年轻的袁剑被推举为理事长。袁剑是醴陵市一家企业的老板,精明能干,头脑聪明,为人谦逊有礼,同样热心于家族事务。
   
    19日,袁剑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和发连一起从醴陵出发,一路向南,踏上了千里寻根之路。同行的还有三个人:浦口袁氏宗亲会秘书长袁阳文、萍乡市荷尧镇横江村原支部书记袁长启、居住在萍乡市湘东镇黄塘村的退休老工人袁支荣。
   
    应浦口袁氏和袁龙飞的邀请,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当时我正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沙钢集团出差,为赶上他们的行程,我从无锡飞广州,再从广州坐火车抵达兴宁。
   
    袁龙飞也是匆匆赶回兴宁的--他老家在兴宁,现在广州工作。
   
    认识龙飞是在袁氏宗亲网。他在论坛上传了两段袁氏活动的视频,让我有了最初的印象。后来龙飞在QQ上主动和我聊天,聊着聊着,他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龙飞认为,现在很多族谱错误百出,原来老谱的记载也不见得准确,但有两个东西一定是准确的,一是祖坟,二是祖屋。
   
    我很赞同龙飞的观点,对现在族谱界一些胡编乱造、修通谱的现象深恶痛绝。龙飞年轻,能有这样务实、科学的态度,实在难得,所以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再后来,他告诉我,他和醴陵浦口袁氏有联系,他们都是白眉公的后裔,但在对照族谱时,发现有很多对不上的。
   
    我和浦口袁氏的联系比较早,也很频繁,二十年前,他们四修族谱时,我就应邀前往,后来就一直有联系,包括去年他们的祠堂竣工,我也去看了。老理事长发连叔和我是一对忘年交,去年,他们来萍乡,叫上我一起吃饭,这样又认识了新理事长袁剑和阳文秘书长。
   
    发连有意去趟兴宁寻根,龙飞很高兴,热情邀请他们去。发连打电话给我,要我一定同行,我说尽量吧,只要时间上允许,肯定没问题,我也很希望去看看白眉公的祖居地。
   
    这就是此次兴宁寻根活动的由来。
   
    从广州到兴宁,买了一张软卧。虽已入冬,南国依然温暖如夏,穿短袖T恤即可,车窗外,葱郁一片。进入梅州,满目客家建筑,已与南粤不同。
   
    到兴宁市区,已近傍晚,龙飞来接,这是第一次看见龙飞,高高瘦瘦的个子,鼻子很大,眼睛炯炯有神,浑身透着憨厚和勤勉。我们互致问候,一见如故。
   
    我选择入住鸿都酒店,大约过了半小时,发连一行才到,我们在一家小餐馆简单吃了一点晚餐,回到宾馆开始开会。
   
    说是开会,其实是对谱。龙飞带了一些资料,发连、袁剑他们将浦口袁氏的谱与之对照。一对照,问题多了,出现了人名不同、辈分混乱等等现象,当然,也有很多的资料完全一样。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年代久远,各支修谱情况不一,迁徙辗转之中,资料散失,人的记忆又不可能那么准确,出现不一致完全合乎情理。看着发连叔稍稍有些失望的神情,我谈了一些观点,我说,历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有太多搞不清楚的东西,也许,有些东西,永远都没有答案,但,答案就那么重要吗?一代一代的人穷尽所有手段去研究、去考证,这个过程,就是魅力。但我们需要秉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千万不要为了一个答案而胡编乱造、牵强附会。我们应该尊重老谱的记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只能存疑。
   
    大家一致赞同我的这个观点。
   
    21日一早,我租了一辆车,车主也是宗亲,叫袁福新,以前在深圳从事电器工程,为照顾老人和小孩,今年才回到兴宁。福新说话办事干净利索,一看就知道见过世面。
     
    我们的第一站,象形祖屋。
   
    象形祖屋位于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洋塘堡象咀下,为罗岗袁氏八世祖柯公所建,是兴宁特色古名居之一。
   
    罗岗袁氏族谱记载:白眉公生十八子:谷旦、谷升、谷顺、谷良、谷政、谷财、谷宝、谷昌、谷德、谷存、谷清、谷明、谷徵、谷敏、谷有、谷梅、谷松、谷启,号称十八谷;第五子谷政生有八子:贵甫、宗甫、兴甫、华甫、英甫、达甫、寿甫、南甫;宗甫子五:孟忠、仲忠、季忠、润忠、秉忠。
   
    柯公即为季忠脉后裔。
   
    柯公的后代中,有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据他的一篇文章回忆,他1993年曾回过兴宁老家。罗岗的宗亲说,袁伟时那次回来,即瞻仰了象形祖屋。
   
    兴宁这边的祖屋的大门与别处有异,不是开在当中,而是开在房屋坐向的左边,象形祖屋也是这样。进入大门,一个小小的院落,两级台级而上,是两进的厅堂,两进之间是一个方形的天井。厅堂的正面,高悬“爱敬堂”书法,正中,端挂着柯公的遗像。
   
    接待我们的宗亲叫袁木权,他的家,紧挨祖屋。木权给我们拿来1994年编修的季忠脉族谱,介绍象形祖屋的情况。
   
    浦口袁氏一行,焚钱点香,祭拜柯公。袁剑尤其虔诚,因为他也是柯公的后裔,除了跪拜叩首外,他还向祖屋捐了一点钱。
   
    从象形祖屋出来后,我们到袁木华家做客。
   
    木华宗亲是柿子坪村村委会主任。他热情的接待我们。客家人待客,首先是泡茶,小小的茶杯,一个一个洗干净,摆好,烧水,放大把的茶叶,将茶泡好后,一轮一轮地筛茶,茶香尽入心脾,甘味无穷。木华介绍说,柿子坪村共有2200人,其中姓袁的有1300人,加上袁家的媳妇,这个村基本上都是姓袁的。
   
    在柿子坪村,有一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兴宁十大古名居之一,也与袁氏紧密相连,它就是善述围。
   
    围,乃客家围屋、围龙屋的简称。兴宁一带围屋,多属围龙式围楼,极具客家风味。善述围却属于赣派方形围屋,俗称四角楼。位于柿子坪村蕉坑,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它的的主人叫袁述初,罗岗袁氏十八世祖,他是袁伟时的爷爷。
   
    善述围好大,占地十二亩多,建筑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4栋6横屋,砖瓦土木两层结构,共354个房间,20个会客厅,6个花厅,6个南北厅,2个横厅,大小天井25个。推开门,进入围屋,一间房一间房看着,端详那些古老的青砖,那些硕大的木料,一百多年后,你依然能品味出当初的繁华。厅堂的墙壁上,涂有一些土改和“文革”期间的一些字迹,站在那里,你仿佛在穿越历史。
   
    离开善述围,我们终于来到了仁风围。
   
    知道仁风围,源于龙飞的介绍,他曾在宗亲网发帖介绍。它的主人是罗岗袁氏六世祖惠公,袁惠是宗甫的孙子、仲忠三子。仁风围位于罗岗镇颜畲村楼下村民小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康熙年间十四世祖有惠公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1980年,距今也三十多年了,围屋依旧,仁风依存。
   
    仁风围的宗亲们知道我们要来,非常激动,早早做好了准备,燃起长长的鞭炮迎接,随之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祖仪式,上香、化宝,所有参加的人均手持瑞香,在祖公厅前虔诚叩首。
   
    仪式由福泉宗亲主持,他就是龙飞的父亲。他在致辞中动情地说道:你们在百忙之中,跋山涉水,一路辛苦,数百年来首次回到颜畲楼下老祖屋。我们特别高兴,想念你们。从今以后,你们要经常回来看看。一番话,入理入情,令我感动。
   
    来到仁风围的,还有七位紫金的袁氏宗亲。
   
    河源市紫金县有五支袁氏:南岭镇彩头村袁氏、蓝塘镇袁氏,属谷清后裔;柏埔镇袁氏,谷政仲忠后裔;瓦溪镇上濑袁氏、上东村袁氏,均属谷政后裔。
   
    这五支袁氏,四支均修有族谱,只有蓝塘袁氏没有,他们只知道自己是谷清的后代,具体世系却是不详,这次来仁风围,也是希望能够弄清世系,代表蓝塘袁氏来的是袁县辉,他在古竹镇镇政府工作。
   
    袁卫新是紫金县紫城镇中学的一位退休老师,博学多才,亦健谈,属瓦溪袁氏。他对紫金袁氏的情况非常熟悉,2006年,曾参与紫金文史姓氏篇的编写。
   
    中午,在龙飞家,桌开三席,主人热情招待我们。客家的菜,丰富而精致,特别好吃:白切鸡、手挥鱼丸、红焖肉……席间,大家相互敬酒,亲切交谈,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此时,达到一个高潮。
   
    下午,车奔小灰。
   
    多少本族谱里面看到过小灰村这个地名,它是白眉公的家乡,他几十万的子孙都从这里发脉,这是一个令白眉子孙们魂牵梦绕的圣地。
   
    小灰村,今属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
   
    小灰村的袁氏祖屋依在,叫仁风第。古老的土屋已经破旧不堪,写满沧桑的历史。在当地负明宗亲的引领下,我们进入祖屋,怀念这位伟大的祖先。
   
    白眉公的夫人曹氏,大家叫她曹氏婆婆,一直随公生活,去世后,就葬在小灰村,具体地名叫乌鸦落洋,又称泥鳅逼咀。据传当时安葬不用挖坑,直接把棺材沉到淤泥里即可。她的坟墓被后人们保护得很好,位于一片耕地的中间。我们一行肃穆地立于墓前,放鞭炮、焚香、化钱,浦口袁氏几位还下跪叩拜,祭拜这位不平凡的袁氏母亲。
   
    千里寻根,压轴的最后一站:祭扫白眉公墓。
   
    白眉公墓位于上坪镇田心坝村,一处崇山峻岭之中,据谱载,此处地名为鹧鸪颈虎形,又称金剪钳火,墓为典型的客家风格,四向皆有界标,青石勒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重修,端庄肃穆。站在墓前,眼前既有郁郁青山,又开阔望远,自然是佳壤所在。
   
    全体前来祭扫的袁氏子孙,包括醴陵浦口袁氏、紫金袁氏、罗岗袁氏,虔诚地跪拜在祖先的寝前,祝福所有的子孙繁衍昌盛,瓜瓞绵延,发扬光大,为祖宗争光,为国家作贡献。
   
    一天紧张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所有的宗亲,特别是我们一行,实现了心中一个很久的梦想,来到了龙川,来到了小灰,来到了遥远的祖先跟前,追思抚远,展望未来,让先祖知道,千里之外,他的子孙没有忘记他,这是一件何等有意义的事情!
   
    再见龙川,再别小灰!

入住兴宁鸿都酒店

    讨论族谱(一)(鸿都酒店)

讨论族谱(二)(鸿都酒店)

在鸿都酒店喝早茶

象形祖屋

跪拜柯公

在象形祖屋合影

在柿子坪村村主任袁木华家做客
从左至右:袁明辉、袁剑、袁木华、袁发连

善述围大门

善述围

在善述围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袁阳文、袁发连、袁支荣,后排(从左到右):袁长启、袁明辉、袁剑

善述围厅堂

仁风围

欢迎标语

客家人的热情之一:泡茶

袁福泉主持仁风围祭祖仪式并致辞

焚香

拜祖

化宝

醴陵袁发连和紫金袁卫新在对谱

和袁卫新合影

欢迎午宴(一)

欢迎午宴(二)

欢迎午宴(三)

仁风第

曹氏祖婆墓

祭拜曹氏祖婆

和醴陵浦口袁氏袁剑理事长合影
和袁龙飞合影

白眉公墓碑

祭拜白眉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4 16:1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7:59 编辑

      热烈祝贺湖南醴陵袁氏宗亲到广东龙川寻根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24 23:5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7:59 编辑

    万水千山,阻隔不了宗亲血脉情;五湖四海,牵连着袁氏一家亲。千里寻根,承载的是对祖宗的敬重与虔诚、对宗族的责任与担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5 00:4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7:59 编辑

图文并茂,功德无量。明辉站长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5 08:3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8:00 编辑

祝福醴陵袁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1:0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8:00 编辑

图文并茂,功德无量。明辉站长辛苦了。[/quote]
谢谢项城袁氏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5 19:4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8:00 编辑

    在此代表仁风围袁家族老感谢明辉站长、湖南浦口宗叔伯兄长、紫金宗叔伯兄弟,感谢你们一路劳苦前往拜祭先祖、看望宗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4-17 11:2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9-7-24 08:00 编辑

值得学习。宗亲们的努力终有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4-23 15:04:16 | 只看该作者
我赛楼主好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14:00 , Processed in 0.2122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