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中山称袁世凯头脑清醒,当总统是名至实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21:5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09:05 编辑

《重说中国近代史》:孙中山称袁世凯头脑清醒,当总统是名至实归


    核心提示: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当中认为,袁世凯当总统是名至实归,没人认为是孙中山的。书里他有注释说,孙中山、黄兴到北京拜会袁世凯,孙中山后来对国民党党员说,他相信袁的为人,袁世凯很有肩膀,头脑也很清醒,思维很新,国民党统治应当以权力赞助政府和袁总统。于右任也相信孙中山的判断。
    凤凰卫视12月9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蒋晓峰:《开卷八分钟》。今天我们来继续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既然这个书名叫《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其实也值得我们重读。
    新政是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经过与西方近七十年的接触和碰撞,中国新崛起的一代士绅阶层和绅商阶层,已经站到了前台,在他们的努力下,变革做得还不错。
    作者张鸣认为,清末的新政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变革,朝廷中的官制的改革,司法改革,以及邮政、内政等新的机构,还有废除科举,都已经在有序的进行,总的来看,这次变法在行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戊戌维新。比如要重点来谈一下预备的立宪问题,因为经过庚子之变,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导致中国空前灾难的这场国难,变法立宪就成为一种呼声了。
    一个外在的刺激是什么?就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立宪的日本打败了俄国,当然了,西太后也关心什么叫立宪,因为她更关心的是开国会之后,皇帝的权力究竟会怎么样。但是后来清廷自己也犯了大错,节点就是1908年,光绪帝和西太后的先后离世,摄政王载沣和一些清贵当权了,在1911年搞了一个什么叫皇族内阁,然后就出现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的政策,或许是当家的满族少年清贵看到了立宪的危险,为了避险,就实现把权力和资源集中到自己的手里,看一下他的皇族内阁,13个阁员当中有9个是旗人,7个是皇族,把汉人的权力尽可能的都收回到了满人的手里,清贵们以为这样就是救命稻草。
    但是张鸣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能让人永远掌权的这种选择,如果选了这个选项,就相当于按下了自我毁灭的按钮,因为这个选择得罪的人太多了。
    但是清贵们,他们这么做是认为,尽管有了宪法大纲,对于满人,尤其是皇权进行诸多的这种保障,但是留在纸面上的东西没有太多,满汉权力消涨,满人统治集团退出历史舞台是可以预见到的。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袁世凯,中国有两千多年帝制的传统,国家最高的权力所有者从皇帝变成总统,中国人看来还不太适应,没了皇帝,传统的纲常伦理都乱了,政权的转换也带来的各种的动荡,而袁世凯当大总统,后来的历史书说,革命成果都是被他篡夺了,因为大总统的职位是被他拿去了,复辟当皇帝破坏了民主共和。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当中认为,袁世凯当总统是名至实归,没人认为是孙中山的,书里他有注释说。孙中山,黄兴到北京拜会袁世凯,孙中山后来对国民党党员说,我相信袁的为人,他很有肩膀,头脑也很清醒,思维很新,国民党统治应当以权力赞助政府和袁总统,于右任也相信孙中山的判断。你想革命的领袖尚且天真的被袁世凯玩弄,普通的革命党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也参战了,日本人认为袁世凯是个政治强人,如果他的能力足够强,那么中国真的是有可能由弱转强,成为日本扩张的重要的障碍。所以日本人是处心积虑的要搞臭袁世凯,1915年的时候,日本送来了21条,其中的一条就要求中国必须聘用日本人充当其政治,财政、军事等这些顾问,相当于把中国变成了第二个朝鲜,使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但是袁世凯居然是签了这21条,他的声望就自然大跌,该怎么样来树立权威呢?有人说称帝,这里面逻辑似乎是颠倒了,一般的开国元勋都是需要文功武治,称帝才能顺理成章,但是袁世凯认为,只有称帝才能度过内政外交的危机,历史就这样倒退了。结果在众叛亲离当中,袁世凯死去,中国就陷入了一种无权威的这种状态,但这种政治的这种纷乱的状态,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有人说了,如果袁世凯不称帝的话,可能会慢慢的走出困境,中国可能会顺利的往前走一点,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袁世凯的失败使得中国在经历了大变革之后,又失去了政治的中心。
    在他主政时,中国还存在着统一政局的可能性,毕竟他是一个政治强人,他的去世使中国陷入了一场因为权威的缺失而导致的混乱,比如府院之争等等,不一而足了。
    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的时候,他在那一年去世,他在世的时候,一战已经爆发了,日本要中国接受21条,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一举拿下,但是中国国内反弹非常强烈,西方国家也不满日本要独霸中国。在他去世的同一年,日本已经逐渐的改变了对华的强硬的路线,寺内正毅的内阁试图用一种王道的统治策略取代霸道的策略。
    其中寺内就派遣了西原龟三到中国来调查,并且主张日本应该在中国找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加以支持,通过援助贷款等经济的计划,获得对中国的间接的控制,使中国的货币和日元挂钩,然后逐步实现日本以前希望攫取的利益。
    段祺瑞刚刚在日本人的金元支持之下,对于日本人是抱有好感的,日本这个时候又递过来橄榄枝,条件又非常的优厚,借款又不需要抵押。所以段祺瑞就利用了西原借款,编练了自己的嫡系武装参战军,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战胜,中国也跟着成了战胜国,但是接下来的巴黎和会,中国成为人家的战利品,失去了青岛和胶州县,收不回来。
    治外法权又不能废除,关税又不能自主,这一切的责任都落在了段祺瑞政府的亲日政策上、军阀混战,结果形成了张作霖,孙传芳和吴佩孚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开始了。


(来源:凤凰网·凤凰卫视频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09:2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09:06 编辑

《重说中国近代史》简介


内容简介
    基于此,我们将这门课的讲课稿集结成书,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是的,那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作者介绍
   
读者评论
    图书策划人也是本书第一位读者张乃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张鸣教授的这本《重说中国近代史》就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独特的观点。本书非纯粹的学术著作,阅读起来颇有快感,然亦非坊间那种把历史写得像小说之类的众多网络写手的浅薄之作。无论你是沉迷于中国近代史的痴迷者,还是未入门的门外汉,阅读张鸣教授的书后,都会对从1840年至1919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风风雨雨有不同往常的全新认识。
    张鸣教授展现的历史观,据个人愚见,亦可概括为近代化的历史观。中国在近代为什么会被屈辱的挨打?是因为中国在各个层面上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创建的近世文明,亦正因为中国中世社会与西方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之间的差距,所以导致中国在近代一次一次屈辱的加深,在义和团运动中更是达到了顶点。于是乎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试图抄近路学习西方,无论是学英美学日本还是后来的学苏俄,其实概括之就是模仿学习西方人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创建近代社会体制。用近代化三个字可以概括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等改革、改良措施或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暴力革命。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近世中国从中世纪社会的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走向创建近代社会,打造工业文明的强国之路。这比简单的以暴力革命历史观为进步的主流观点,或许更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实际情况。

(来源: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1: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09:06 编辑

老孙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9 15:3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09:06 编辑

张鸣教授详细阐述1840年至1919年间,所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风风雨雨。客观、详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6-3 17:22 , Processed in 0.1953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