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得一见 云南唯一状元袁嘉谷母亲徐太夫人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4 09:0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力 于 2021-5-14 09:09 编辑

难得一见 云南唯一状元袁嘉谷母亲徐太夫人资料
  
作者:石屏小生苏林

  袁嘉谷的母亲徐太夫人,石屏徐家寨人,生于1833年(根据去世时间推算),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享年84岁。
  
  △袁母徐太夫人遗像

  △时由唐继尧敬题“天上宝婺人间母仪,九旬福禄万古光辉”。(无图)

  徐太夫人19岁时嫁给丈夫袁德洋,一生共生育九子四女,其中二子三女过早夭折,育七子一女长大成人。

  
  (由上表可知,袁母1917年去世时,儿女一辈中的嘉乐、嘉谟、嘉言、嘉端四子已先她而去,仅剩嘉猷、丽英、嘉谷、嘉璧服伺在身边。)

  丈夫袁德洋于1884年于石屏城中买下吴松龄家祖上遗留的地皮,1885年盖起正屋(即今天的石屏古城中袁嘉谷故居),1887年房子基本完工,袁德洋于此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去世。丈夫去世,老大、老二刚成家,老三、老五刚成年,还有三子未成年。

  从悲痛中刚走出来的徐太夫人,对儿子们进行了分工:老大、老二管家,老三、老五经商,老六、老七、老八还年幼,专心读书。

  徐太夫人一生所做善事甚多:

  如在1887年卖米巷(今天的南正街)新家落成的那一年,石屏发生大地震,全县死亡千余人,城里多数房屋仅剩断壁残垣。袁家的新屋虽然没倒塌,但墙也外倾,丈夫德洋公还卧病在床,徐太夫人不忘乡亲,让家人把盖新屋剩下的木材,送给那些震亡又没钱做棺材的人家。

  
  1907年前后,石屏连年旱灾,徐太夫人提议家人,合力筹办“公米店”,在丰年平价收购粮食,存于公米店,灾年再拿出粮食施舍给灾民,上图物件即为石屏公米店墙砖。徐母听说一农妇将女儿卖到寺庙为尼姑,用卖女儿的钱来买米,她马上派人将那人家的女儿赎回给农妇。

  1913年峨山地震,徐太夫人捐出金耳环等首饰给自治局,作为赈灾的资金。

  
  此外,她还于1909年捐钱筹建石屏德厚女学家塾,经袁嘉猷继续筹措钱款,将家塾扩建为公立学校,后学校改名为钟秀中学。上图《女学歌》为民国年间石屏女校钟秀中学校歌,学校地址在石屏公米店。

  民国成立之初,云南地方政府颁布了《云南通省妇女缠足惩禁令》,徐太夫人带头相应,倡议成立“天足会”,号召女子放开缠足。

  △袁母徐太夫人灵堂:1917年农历11月14日,徐太夫人寿终正寝,享年84岁。

  徐太夫人去世后,云南各界名流如唐继尧、赵潘、由云龙、陈荣昌等数十人送来挽联,由袁丕佑收集整理编入《徐太夫人荣哀录》中,下面简列一二:
  
  
△赵潘所送挽联
  
  
△由云龙、刘祖武所送挽联
  
  
△陈度、顾视高所送挽联

  参考资料:1、《徐太夫人荣哀录》 2、《耕读世家》

(来源: 专注谈话三十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5-18 11:04:27 | 只看该作者
义举为善积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2:30 , Processed in 0.1986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