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2 16:13 编辑
《中国历史》署名文章:应该如何给袁世凯定位?
朝鲜官员在浚明堂
戊戌六君子被诛杀事件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与德国官员合影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1月,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公布《颁定教育要旨》,大力发展教育。同时公布《权度法施行细则》,开始施行度量衡标准。5月,袁世凯在日本外交压力下,接受了干涉中国内政的“二十一条”中部分条款,使其政绩蒙上污点。当月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筹办。11 袁世凯政府颁布《著作权法》。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5日,全国举行国体投票,同时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同年,经过袁世凯政府立场强硬的谈判,中、俄、蒙签订《恰克图协约》,外蒙古分裂势力于6月9日取消独立,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 袁世凯称帝恢复了君主制,建立洪宪帝国,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 袁世凯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袁世凯朱批“21条”选2
袁世凯之所以成为历史的罪人,莫过于称帝和所谓签订二十一条两件事。其一,袁世凯称帝,与杨度等君主立宪人士蛊惑及长子袁克定迷恋太子权位是分不开的,其中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营造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氛围(此事被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和女儿袁叔桢无意中发现),袁世凯曾责袁克定“欺父误国”。而袁世凯也因此事被活活气死(一说是得尿毒症正所死,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二,灭亡中国二十一条只是当时革命军为了讨伐袁世凯所加的理由,今天看来,并没有那一条真的能够灭亡中国,无非是多国瓜分中国的局面,变为了日本一国独享。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想也应该对二十一条有个客观公正的对待。
称帝只是独裁的一种表现形式,蒋介石死后,传给儿子,不过是变相的帝王之术。所以以此看来,袁世凯之心思是可以理解的。
“袁世凯很清楚,过去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玩不下去了。他本人也曾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并在天津试点推行普选,产生议会。”袁世凯研究专家、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刘路生表示,袁世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建设构想,历史给他的时间太短了。民国初年纷争不已,让他忙于应付,根本来不及着力于此。
著名历史学家骆宝善、刘路生教授编纂的36卷巨著《袁世凯全集》
不管怎么说,袁世凯的死对中国影响很大,袁世凯活着,尚能维持中国安定,袁世凯死后,中国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孙中山虽然是革命先驱,但他只能做革命先驱,却不适合做中国的政治家和领导者。他只会打破中国的旧制度,却不能够建立一种新制度。能力有限,属于那种好心帮倒忙的那种人。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近代的军阀混战以及动荡是和孙中山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