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永修县三角乡树下源槎袁氏宗谱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5: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家荣 于 2017-2-15 10:32 编辑

江西永修县树下源槎袁氏宗谱序

五修谱序

    闻纪亲疏、序长幼,水源木本,一展卷如灿若日星、明如指掌,其功端赖乎谱焉。顾吾袁氏自受姓而后,支派分衍,旧谱记载甚详,今何容赘?始自观叟以迁源槎详言之。吾祖雄公与豪公同居观叟;而雄公转迁乐平,六传而后至于叔彝、叔美。彝生添衢,衢生希富,富生用贤、用道,道传至四世而至志高公,始迁大岸牯堎。而叔美公生添陛,陛下复居观叟,生希桂、希宦。希桂迁马湾无所稽考。希宦公庠名桂高,乃自观叟居源槎始;娶王伯亮之女,见其风醇俗美、水秀平原,遂亦与王公居流岭口焉。生子四:长用敬,次与三则逸其名焉,四用和。用敬生子四:以庄、以巷、以忠、以太。以庄之子世居旧基巷下。以忠之子四:曰道、曰存、曰笃、曰泰。道与存守旧基流岭口,今之巷上与洛滩隆尾村是其裔也。笃与泰则新迁马踏湖,是二公者又沙湖村始迁之祖也。用和公生子八:以文、以义、以衡、以信、以宏、以端、以在、以恒。而端、在、恒兄弟三人同居受安。以信之子曰顺广,以宏之子曰名广,以兄弟同居树下村;是顺与名又树下始迁之祖也。然大纲虽揭于前人,而细目犹待乎后起。敢避鄙琐之讯以贻讹于子孙,而令其欲考无由哉。今幸族君子纠集同宗坐局重修,闻兹盛举不禁忻然而起,曰欲展仁孝之心,而敦本支之谊,其在斯乎!爰鼓众志踊跃赴局,与二三共事晨夕参订,虽寒暑两更往来频繁所勿辞矣。岂敢谓守先而待后哉?亦庶几亲疏辨、源流清,支分派衍、条分缕析,俾后之人一览而了如指掌、灿若日星,以告无罪于祖宗焉耳。谱帖成矣,聊为数语,以併其端。
    时维
清雍正癸丑岁①孟春月   谷旦     
源槎桂高公十一世孙、大报、大泰、大熙、大伦、大宏、大鹏、同撰
   【编者注
    ①雍正癸丑岁:指雍正十一年,即公元1733年。

七修谱序

    语云:三世不修,谓之不孝。诚以家之有谱;一以序祖宗之流传;一以记子孙之派演义。本凡族皆得而逆其渊源,世远年湮,不致无府笼考。凡欲联为近由亲及踩而俾我。后裔知亲踩有别,长幼有叙,分析有自,迁徙有方,油然生仁孝之心;而展爱敬之忧。为则谱帖之修,所关岂细故哉!爰考吾于自安公发跋以来,人文蔚起,超子孙繁衍析居共处,不必殚述。递传数十世而至文仲公,徙家南昌蓼州。生子二。长曰:应彦、应奇迁居彭泽。应彦生效贤、世贤。效贤公生雄公,与从兄弟豪公同居观叟。雄公复转迁乐坪。世贤之孙回照公,宋时工部尚书。致化迁武宁三洪小港。是雄与照乃从堂之叔侄。照为三洪滩始迁之祖。雄乃源槎发脉之宗。一脉流传然可考。世雄公数传而至添衢,衢生希富,富守乐之坪;生子用贤、用道。道传四世而至志高公;始迁大岸牯峻。叔美传添堕。堕复居观叟,生希桂、宦。桂从马弯无所笼考。希宦公,庠名桂高;乃自观叟迁徙居源槎;与岳父王伯亮同居流口。生用敬、用和。用敬之孙茂广世居旧基。河分苍下大,道广居河分苍上磊山隆尾二村。笃广、太广新从沙湖。用和之孙顺广、名广、以广兄弟同居树下。虽基分四支;实本一派。远则与三洪共宗文仲;近则吾源槎皆出希宦。昔范文正公有言曰:吾矣!中宗于其四派,于吾固有亲踩;然以祖祖宗视之,则无亲踩也。是之家谱之修:不但源槎宜相共事,即三洪亦当合义:乃三遥水远彼此不尽同志。从前未获合局,各图便修。适癸酉岁六修谱帖,源槎、三洪始同坐局。三洪滩劝其事其于亲之谊,可谓笃矣。越今壬寅奉令。 今重册支谱帖,三洪诸君子复邀同局。河浒、而河头、后湖等。以近修葺县祠,惟我树下不殚跋涉之劳,从亲纂修。仍寻旧辙,因命余等坐局。余等自愧补僟之才,不堪斯任;但既承长者命,敢不才自诿?逐共倡其义,鼓励众志敛费赴局;爰竭驽钝之才。
    考宗德以明其也。系宗诠公为一世之祖,祥所已知略所未知补遗漏,序其错乱,派取一字鱼贯图,放欧苏体式源源本本;时维照然不齐;至于一切皆称门第俊陈里居之祠皆略;而不哉惧于功令也。
    皇清乾隆壬寅岁桂月                        
源槎桂高公十一世联大、宣还合撰
   【编者注
    ①乾隆壬寅岁:指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
   ②桂月:即农历八月。

十一世宗谱源槎总序

    甚矣,修谱之难统一也,或以人地涣散,情不胶黏,天灾流行,费无着落;或山水遥隔,跋涉艰难;或责任放弃,仔肩莫属。他如舞币,匿艰荡弃,纲纪有碍统一者曷胜枚?举吾族宗谱,由唐宋元明而前,清康熙辛酉、雍正壬子、乾隆癸酉、壬寅以及嘉庆辛未、咸丰丙辰、各修辑时分时合,迭更非一。或彼合而此分;彼分而此合。怠光绪壬辰、丙申十修分合,尤其(奇)推厥原因,从不穷究其隐颇,亦稍知其情矣。然前辈之是非后人何容指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壬辰、丙申迄今相越二十余年,老成痛悉,凋敝生息,幸益繁盛,迁徙婚嫁,岁增无已。后起者不继往开来,及时重修。恐绪端有族中诸君子,咸谓圩乡,富岁不常,时机莫失,慨然以十一世为急务。初次会议,合泮溪各支联盟。一人宣布,从(众)口赞成。踊跃赴局,因意见分歧;逐合同支父老续议。咸指西湾神庙为谱局。一支独修计出两全余等安。轻性躁方,疏学浅谬,鹰重任夙,夜战兢诚,恐错讹唯。辨遗缺莫补源流;或由是而不清照穆;或因之而失序。上无以慰列祖之威灵;中无以副父老之雅望;下无以启后人之景慕。其难其慎,诚意诚心将订新篇。先按往轶,不敢自执乎!已见以求其疵谬中稍减疵谬而已;然联盟盛举难,已失败无效;而本支复合则觉亲厚。信前揆诸,尊祖敬宗,笃亲收族之谊,犹足少述,贻谋匪。十修谱公之心慰,即我支始祖贵高公九泉乃含笑矣。至若忠孝,传家簪缨。世胄与夫孺,林菁作理。学浅疏一,族之大代,不乏人自。有国史流光,何须另载。家乘慨略之,以被夸耀云尔。
天纲公三十二世孙 业儒连南康中学生 盛伟
三十五世孙 陆军毕业生       逊同熏 鞠躬谨撰
民国五年岁次庚申仲夏月 鹰夙

九修十条
(安公第70世孙谨识)

    一、源槎八修遵天纲公为始祖,应广搜资料上接安公下接希宦公;
    二、天纲公与天祥公同在唐太宗时做官,是同时人;非天祥公后代;
    三、演公在汉末迁居江州。天纲公是由河南新安县令迁袁州,不同时;
    四、雄、豪二公是自袁州经由南昌蓼州迁观叟,是袁州后裔非熙田后裔;
    五、天纲第八代(孙)承宽公为唐开元进士。天祥公第十代孙蘭公亦在唐武宗等代历任大夫官。天纲公第十世孙未载号;
    六、自袁安公至希宦公时距1350余年,以世派数计算平均年龄26岁。祖宗各代由此数估计推定;
    七、天纲公第八代孙承宽公至南宋孝宗时相差312年,应为十二世,现有五世;
    八、雄公至元末希宦公时差270-280年,应为十一世,现有五世;
    九、天纲公至雄公十二世和天纲公至安公年代与祖名,只要找到袁州天纲公谱便可查一出;惟雄公至希宦公须广查有关谱和史料可查得;
    十、修谱前作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免刊印时忙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4-6-2 22:50 , Processed in 0.190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