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2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宝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4:1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8 编辑

袁宝华

   
    袁宝华,1916年生,河南南阳人,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他在中国经济建设工作中卓有建树,对职工教育和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人物生平
    袁宝华,19161月生,河南南召人。1936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2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加一二九运动,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北京大学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37年至1940年任河南开封及南阳平津同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共河南南阳中心县委委员,中共豫鄂陕边工委委员,中共南阳地委委员兼南召县委统战部部长。1940年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任党支部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通鲁地委城市工作队队长,中共吉江省委干部科科长兼吉江建设学院院长,中共乾安县委副书记、书记,中共洮安县委书记,中共嫩江省委分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嫩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兼省委青委书记。1949年至1957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计划处副处长、处长,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秘书长,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基本建设局局长。其间:19562月至12月任重工业部办公厅主任。1957年起任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1956年至19609月任冶金工业部党组委员、副部长(19599月起)。19605月起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物资管理总局副局长,9月起任国家经委副主任,19635月起兼任国家物资管理总局局长。1963年起任国家经委党组委员、国家物资管理总局分党组书记。1964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物资管理部部长、党组书记、党委书记。1966年至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69年起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生产组组长。19706月至19783月任国家计委革委会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786月至19813月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13月至19825月任国家经委主任、党组书记(至19824月)、党组副书记(19824月起),19825月至19884月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其间:19804月起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19855月至1991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曾任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管理学会会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85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重要经历  
    新中国的成立,他先后担任东北工业部秘书长兼计划处长,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物资管理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重要经济管理部门的局长、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副主任、主任等领导职务。他创建并领导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并任会长。在此期间,他作为代表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三大当选为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40多年来,袁宝华一直在国家工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工作,长期担任主要负责工作,经历了建国以来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他参加过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参加了莫斯科156项建设项目的谈判。五十年代,为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他不辞辛劳,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戈壁山川,选厂址,上项目。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钢铁基地的建设,许多都与他的努力有关。
    六十年代,他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创建国家物资管理系统的工作上。“文革”开始不久,他受到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69年由周恩来总理点名“解放”出来,在“四人帮”严重干涉破坏的困难条件下,协助余秋里等维持了全国工业交通和经济活动。
    改革开放一开始,袁宝华就率国家经济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美、日、英、法、德等国家,系统考察了国外企业的管理情况,对比中国企业管理状况,提出了加强企业管理方面的许多新建议。之后,他用了八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抓企业的全面整顿工作,抓职工文化、技术的“双补”工作,都有建树。他主持制订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和《企业法》。1978年后,在他再次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主任时,就力主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组织制订方案,进行试点,并总结、推广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几代领导人的高度器重。1980年,他陪同邓小平会见日本生产性本部代表团;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就有关问题与他亲切交谈。

  
    成就贡献   
    袁宝华对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熟悉中国经济情况,从实践到理论有较系统成熟的见解。他一贯主张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尤其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力主经济建设要走出中国自己的新路子。无疑,这一见解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他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形象地说:“管理科学同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个车轮,但在这两个车轮前边还有一个导轮,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保证。”
    除了在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卓有建树,袁宝华对职工教育和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3月和1985年6月,经中共中央决定,国务院任命,袁宝华先后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在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和党组书记的六年时间里,他和学校其他领导一道,弘扬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发挥学科优势,团结协作,民主办学,锐意改革,保证学校在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受到广大师生的爱戴。
(来源: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5 01:5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0 编辑

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0: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0 编辑

    “袁宝华,袁世凯之孙,1916年1月出生,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袁宝华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书记,省委分委宣传部长、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兼青委书记等职。”
    以上是有人在网上的发帖,认为袁宝华是大总统之孙。真假莫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6 21:2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3 编辑

    “袁宝华,袁世凯之孙,1916年1月出生,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应该不是吧?如果是,怎么没听项城袁氏的宗亲们,特别是袁晓林主席说起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08: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4 编辑

应该不是吧?如果是,怎么没听项城袁氏的宗亲们,特别是袁晓林主席说起呀。
      我和你持相同的观点。希望有权威人士解疑释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21 12:3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4 编辑

    受项城市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袁晓林宗亲委托,现将其发给袁明辉站长的短信公布如下:

明辉您好!
     请您出面纠正一下,袁宝华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泰斗,很受尊敬。但他绝对不是“袁世凯之孙”。袁宝华祖籍河南南阳南召县,和项城袁氏没有关系。


                                           袁晓林
                                           2014年10月2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21 12:3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弘毅 于 2016-8-19 00:45 编辑

    为求证袁宝华宗亲是否为袁世凯孙子,我特致电项城市政协原副主席袁晓林,袁主席复信:“明辉您好!请您出面纠正一下,袁宝华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泰斗,很受尊敬。但他绝对不是‘袁世凯之孙’。袁宝华祖籍河南南阳,和项城袁氏没有关系。”
    袁晓林是项城袁氏后裔,而且几乎是项城袁氏的活字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人比他更熟悉项城袁氏的情况,所以,袁宝华属项城袁氏、是袁世凯的孙子这一传说可以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2:22 , Processed in 0.2262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