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袁氏宗亲网-全球袁氏网上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9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2: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1 编辑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人民日报:【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领导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议事协调机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农村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农村、农业经济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农村、农业经济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组成人员

  组 长:汪洋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副组长:田成平(专职) 陈锡文

    成 员

    韩长赋 农业部部长

  陈  雷 水利部部长

  周声涛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正部级)

  张  勇 国务院副秘书长

  杜  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贾治邦 国家林业局局长

  范小建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兼)

    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人事安排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主管农村工作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专职领导(正部级)担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农业部、水利部部长、国家林业局局长、国家发改委主管副主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国务院主管副秘书长、国家扶贫办主任等涉农部门领导担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由专职领导担任。   


(资料来源:搜狐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3:1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1 编辑

“封疆大吏”提前去职为哪般?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被中央宣布免职,为“晋官难做”再添一例,此时距他任期结束尚有一年。毫无疑问,省内接连不断的官场地震是他仕途生变的直接导火索。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省委书记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对其任免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政治部署。任期未满便令其去职,虽非孤例,也实属罕见之举。个中缘由,值得细细揣摩。

袁纯清被免有先兆
    被接连不断的官场地震推至风口浪尖后,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被中央免职,另有任用。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山西官场连爆猛料,一个常委、一个副省长相继落马,使近期山西官场落马的省部级官员达到7个,其中省委常委达到4个,山西也就此成为落马省部级官员最多的省份。
中央“空降”官员入晋,已显露不寻常
    袁纯清被免职的最早迹象出现在8月24日中午,当日太原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宣布太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太原市公安局长柳遂记被免去职务,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汪凡接任其职务。当时就有媒体分析指出,省会市级公安局长由中央空降极罕见,不排除该省“一把手”也将换人。而在更早之前的6月19日,山西副省长杜善学、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落马,当日,原湖北省委常委楼阳生就空降山西,就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缺席重要“表态”会议,袁纯清去职成定局
    而上周六的新闻报道则进一步坐实了袁纯清仕途生变的消息。在8月29日山西省又有两名高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遭调查后,山西省委8月30日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表态拥护中央决定,“无论什么人、什么地方出现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都要坚决反对、坚决清除”;省委要求“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等。据山西卫视30日晚间报道,当天的会议由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主持,并没有提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而此前两次,聂春玉和陈川平,杜善学和令政策分别于8月23日、6月19日落马时,山西省省委也是立即召开会议,并由省委书记袁纯清主持。山西省委常委会以及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但并没有提及“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等。这些细节的变化,似乎都在印证坊间关于袁纯清仕途生变的猜测。
“封疆大吏”任期未满就去职,原因各有不同
属地风波:“另类”石宗源给自己打50分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在改革开放以来,省委书记的职位都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他们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其职位就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在任上被免职的省委书记更微乎其微。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即该书记属地在其任内发生造成巨大影响的负面事件,譬如官场窝案,群体性事件等,则该书记乌纱难保,此次袁纯清被免职即属此例。
   
    而在袁之前亦有“前车之鉴”,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的瓮安骚乱,震动中外。基层官员在事件之初,延续高压与封锁之惯常思维,令局势失控逐步升级。事件初步平息之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即赶到瓮安向居民表示歉意。在随后召开的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座谈会上,石宗源又两次起立鞠躬道歉。一名省委书记就地方的群体性事件作如此表态,实为罕见。
   
    “瓮安事件”处理后,石宗源给自己打了不及格的50分。他解释道:“‘瓮安事件’惊动了境内外,对贵州的形象、对我们国家的形象,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作为贵州省的主要负责人,我是有责任的。”2010年8月,石与省长林树森被同时调离贵州。不久,他被任命为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3月28日病逝于北京。

    2009年“7.5暴力事件”后,新疆面临的较为严峻的安全形势。在此大背景下,2010年4月26日,张春贤离开湖南,飞往3200多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开始成为执掌边陲的“封疆大吏”。他所接替的,是已经在新疆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将近二十年的王乐泉。后者于同年调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在中国省委书记的群体中,王乐泉是个例外,他曾连续担任新疆党委书记长达15年。1979年以来,没有一位省级领导人在某一省担任省级领导人职务超过两届(即十年)。
贪腐违纪:三名直辖市“一把手”戴罪离职
    在省委书记这个群体中,直辖市党委书记的重要性和政治地位都要高于大多数普通省份的“一把手”。过去的二十年里,有三名直辖市党委书记因贪腐违纪,在任上被抹去职务。
   
    1995年4月27日,原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自杀22天后,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引咎辞职的消息出现在新华社的通稿中。随后,因在调查王宝森过程中发现陈希同涉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撤销陈希同的职务。中纪委随后对陈希同的问题进行审查。两年之后,1997年9月,中纪委查明陈犯侵吞贵重物品、腐化堕落、牟取非法利益、严重失职等问题,报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其党籍并移交司法机关。
   
    陈希同案十年过后,同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步其后尘,2006年7月,上海社保系列案案发,陈良宇身陷其中。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做出了对陈良宇有关问题进行初核的决定。2008年4月11日下午,天津市第二中级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陈良宇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接下来是薄熙来,2012年3月15日,中央宣布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25天后,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也被停止,中纪委对其立案调查,并在同年九月移送司法机关审理。2013年8月22日,济南中院判处薄熙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薄也成为继陈希同、陈良宇之后,改革开放35年来第三名因为贪腐问题被司法审判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上调中央:朱厚泽上任即入中宣部 栗战书老将出山掌中办
    当然,省委书记们在任期内去职也并非都是负面因素所致,有的恰恰是更进一步,甚至进入核心决策层。1985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批复,省委不设第一书记,原第一书记改为书记,原书记改为副书记。朱厚泽因负责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当年贵州省工业总产值增长18%。接替池必卿出任贵州省委书记。1985年7月,中共中央调朱厚泽出任中央宣传部部长。胡锦涛接任贵州省委书记。朱厚泽在贵州省委书记任上只干了五个月。
   
    十八大召开前,62岁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上调中央,接棒令计划掌管中共中央办公厅,成为历任中办主任就职时年龄最大的一位。而十八大甫一闭幕,在第一波高级干部人事调整中,也有省委书记任期未满上调中央的例子,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任期还剩一年时即调任中组部长。
袁纯清被免职,凸显“一把手”监督紧迫性
省委书记有多重要?
    省委书记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家群体之一,他们不仅仅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其GDP总量2012年达到了5.7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超过1亿,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常住人口数据,其实力达到全球中等国家水平。对于边疆省区来说,省委书记所需要处理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远远超过许多国家,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陆地接壤的国家就达到8个,相比之下,和美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仅仅只有2个。
   
    省委书记中的一部分人还将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引用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介绍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机制。十八大产生的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平均每位曾担任过2.14个省级正职领导人。在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除去两名来自军方的委员外,只有4人没有担任过省级领导人,占比不到17%。
   
    省委书记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家群体之一,他们不仅仅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其GDP总量2012年达到了5.7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超过1亿,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常住人口数据,其实力达到全球中等国家水平。对于边疆省区来说,省委书记所需要处理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远远超过许多国家,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陆地接壤的国家就达到8个,相比之下,和美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仅仅只有2个。
   
    省委书记中的一部分人还将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引用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介绍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机制。十八大产生的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平均每位曾担任过2.14个省级正职领导人。在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除去两名来自军方的委员外,只有4人没有担任过省级领导人,占比不到17%。
监督省委书记,“用人权”是关键
    正因如此,省委书记施政的成败,直接关乎整个国家发展的走向。这就回到一个老话题:如何监督省委书记,尤其是省委书记手中的用人权。从之前的案例看,一些省级一把手几乎都是通过拥有绝对的用人权任用亲信,然后才开始大出问题的。这说明能不能公正地用人,不仅是一个地区事业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领导干部是否廉洁的重要体现。
   
    而对省委书记的监督,首先要解决对其绝对用人权的制约,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开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硬约束,其余的都等于零。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善选任用人的制度和机制,限制重要领导人在用人上过大的决定权,无疑是对其加强监督的重要环节。只有从这里入手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才能真正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重演。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3:1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2 编辑

山西“官震”后续示意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3: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3 编辑

崩塌的山西官场:揭秘为何晋官难做

    摘要:山西作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大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全省90多个县内都出煤,易出“煤老板”,更易出安全事故。这种单一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难免遭遇困境。同时也预示了出了名的晋官难做之怪状。矿难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将官员的前程“砸”进去。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山西的一件大事。如果任内平安,多会得到升迁。反之则不然。

    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虽引发多地官场地震,但一天之内一地两名省级官员同时被调查的并不多。唯有山西,三创“一天打两虎”的纪录:6月19日,中纪委通报,山西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和山西原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被调查。8月23日,中纪委再次通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和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被调查。8月29日,中纪委三度通报,白云、白恩培和任润厚正接受调查。
  至中纪委宣布任润厚被调查,山西的“打虎”纪录已达7人。在涉及落马高官的19个省份中,山西成了人数最多、落马最密集的省份,沦为“崩塌”状态。“晋官难做”再度复发。
  
    晋官难做:山西省长曾不到400天换了三任
  山西作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大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都出煤,易出“煤老板”,更易出安全事故。这种单一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难免遭遇困境。同时也预示了出了名的晋官难做之怪状。矿难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将官员的前程“砸”进去。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山西的一件大事。如果任内平安,多会得到升迁。反之则不然。
  曾经,山西省省长在不到400天的时间内换了三任,于幼军、孟学农、王君轮番上阵,孟学农也由此获得“中国最悲情高官”的称号;而临汾市委书记一职竟空缺半年之久,更是创造了中国政坛的一个历史。
    据悉,孟学农曾被认为是是政坛的一颗“政治新星”,被外界看好。2007年9月3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孟学农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在次年1月22日山西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谁想,还未干满10个月,在当年9月8日,发生了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作为第一责任人,孟学农先被中共中央免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随后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一职;副省长张建民、临汾市市长刘志杰、副市长周杰等官员也接连被免职,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停职检查。当时媒体称,襄汾溃坝引发山西官场“地震”。
  此后,王君到任山西,可谓是临危受命,不料在正式受命的1个月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屯兰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同月24日,王君哽咽着向死难矿工及矿工家属致歉。这是王君在山西第二次流泪。而上一次是2008年他看望“9?8襄汾溃坝”事故遇难者家属时。“9?8襄汾溃坝”后,孟学农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王君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转任山西省省长。
      
    矿难不断:安全事故成山西官场心病
  安全事故是山西的一块心病,据悉王君到任之初便认为山西官场的不作为造成了安全事故。他曾称“从襄汾矿难到其它安全事故,我认为大都由官商勾结、腐败以及职能部门不作为造成。”
  王君的话一针见血,点中了山西的要害-官场生态有隐患。这种隐患反映到工作中,便是安全生产隐患。《南方周末》有关山西官场的报道中援引当地政情人士话说,贪腐现象屡禁不止的山西官场痼疾由来已久,由煤矿资源所引发的暴富,以及背后地方官员和利益群体的种种纠结,在过去多年中已然暴露无遗。大官们如履薄冰,生怕因为突发的人祸而被免职;而基层官员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掌握的资源,大肆的巨贪。中饱私囊。
  据人民日报报道,针对煤焦领域官商、官煤勾结等突出问题,山西曾在2008年7月,在全省集中开展为期两年的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据统计,一年来,山西清缴该缴未缴、应收未收的煤炭基金、资源价款、偷逃欠税等资金83亿多元;排查煤焦领域案件线索985件,初核627件,立案查处案件600件。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案10件,涉案的20名官员受到严肃查处。
  在许多当地人看来,一些官员并未为山西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相反,不正常的官场规则已成为山西转型的掣肘。山西地方势力、各种利益等盘根错节,新任官员短期内很难驾驭,施政抱负往往在地方利益的阻滞面前败下阵来,据媒体曝光,此次被调查的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尽管在吕梁主政许久,但一直受到以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为首的当地官员排挤甚至架空。而历任山西执政者,都曾对山西吏治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在位时曾历陈山西地方官员四种“病症”:诚信缺乏症、大局淡化症、服务冷漠症、效率低下症。
  
    晋商亦难当:权钱交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晋官难当”的同时,民间还有“晋商难做”的感慨。如果官员的权力太大,商人的命运也掌握在官员手里,只能彼此“绑缚”求得暂时的安全感。媒体曝光,在山西吕梁,政商两界已经不分你我。官员需要钱的时候,老板们双手奉上,老板遇到问题了,官员出面摆平。以致在当地,人们说起某家企业时,直接就以某某领导的企业称呼。
  吕梁的一名企业家表示,“很简单的权钱交易买卖关系,当官的要往上爬,没钱行不通,主要就是靠和老板们拿,老板的钱也不是白拿的,谁也不可能把钱白给你,除非你们以前就是好关系,但这好关系又有几个是君子之交,还不就是权钱交易。如果你拿着老板的钱上去了,之后能不为他办事?到时候要想公事公办,怎么可能?已经绑在一起了。”
  对此,山西某官场人士表示认同,他称:“每一个落马官员背后都有一批老板受到牵连,每一个老板被抓也都会迁出一大批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么具体。”据悉,此次反腐浪潮中被抓的“山西首富”张新明在山西官场是呼风唤雨的人物,被称为“太原地下组织部长”,而数名落马的高官均与其有深度交往;
  7000万嫁女的煤老板邢立斌在3月12日在太原机场被被警方带走,邢利斌素来对官场出手大方,出事后牵涉范围难以估量,尤其与两位省委常委杜善学和聂春玉有关的传言四起,一时令当地局势紧张。一个月后,事件再度升级,与邢合作的另一大型国企董事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亦告落马。邢利斌与两个国企合作伙伴查之后,主导两次并购的两任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亦先后被中纪委宣布违法违纪,一年内升任的两个省委常委,同步身陷囹圄。
  山西本地官员与煤焦老板们的“亲密关系”造就了权钱交易的一切可能。“钱”能带来权力和项目,“权”或入股煤矿、或通过审批,煤炭里的利益有多大,据媒体曝光,山西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聚敛财富3.05亿。其中银行存款1.27亿,在北京、海南等地有房产35处。一个科级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
  官员自身的贪念、煤焦老板们的利欲熏心,形成了众所周知的官商勾结,那么多的官员被拉下水,那么多的商人被牵扯不来,可见,不论晋官难做还是晋商难做的根源还是在他们自身。
  
    放开权力 晋官晋商都会好当一点
  虽说随着改革深入、反腐加力,“官难当”已是各地皆然的普遍趋势,但在能源大省山西,或许不只是“矫情”,而有更强的代表性。如山西官场人士总结,从当地落马的副处级以上贪官,很多都和煤炭有关。在山西,与煤炭相关的审批权和核准权,现实中很容易被异化和寻租。因而“晋官”才感觉尤为“难当”。
  新一届政府一直着力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在能源领域的力度还应更大一些,不需政府掌握的权力,再“难放”也要放掉,让市场顺其自然地发展,商人也就不会去逢迎官员,官员也不会因被煤矿收买拉拢、或没法管而放任,最后爆出事故而去担责。这样各就其位,“晋官”“晋商”可能都会好当一点。
 
 (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3:2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3 编辑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袁纯清,男,汉族,1952年3月生,湖南省汉寿县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曾任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履历
  1971年10月---1975年10月,湖南省汉寿县公安局工作;
  1975年10月---1977年02月,湖南省常德地区公安局工作;
  1977年02月---1980年0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校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
  1980年01月---1984年06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
  1984年06月---1985年05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公室主任;
  1985年05月---1987年03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
  1987年03月---1992年12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1992年12月---1997年09月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7年09月---2001年03月 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其间:1997年9月---2000年3月兼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党委书记);
  2001年03月---2004年01月,陕西省委副书记;
  (1999年4月---2001年5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年01月---2004年02月,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
  2004年02月---2006年06月,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06月---2006年07月,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07月---2007年02月,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7年02月---2010年05月,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年05月---2010年07月,山西省委书记;
  2010年07月至今,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2 09:3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4 编辑

这个结局不错的,如果纯清宗亲没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早已到秦城报到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9 19:2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明辉 于 2020-7-23 18:04 编辑

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袁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02288号   

GMT+8, 2025-5-2 02:24 , Processed in 0.1868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风格设计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